类加载过程与双亲委派机制以及如何绕过双亲委派直接加载
1.概述
我们都知道Java代码会被编译成class文件,在class文件中描述了该类的各种信息,class类最终需要被加载到虚拟机中才能运行和使用。
虚拟机把Class文件加载到内存,并对数据进行校验、转换解析和初始化,最终形成虚拟机可以直接使用的Java类型,这就是虚拟机的类加载机制。
2.类加载过程
加载的过程是通过类加载器实现的。
3.类加载器的分类
类加载器分为系统级别和用户级别:
系统级别的类加载器有:
1、启动类加载器(底层使用C++实现)
2、扩展类加载器(底层使用java实现,是ClassLoader的子类)
3、应用程序类加载器(底层使用java实现,是ClassLoader的子类)
用户级别的类加载器我们统一称为自定义类加载器。
3.1 启动类加载器
首先我们来看看启动类加载器加载了哪些类,启动类加载器负责加载sun.boot.class.path:

通过上面的代码我们可以获取到启动类加载器所加载的类
3.2 拓展类加载器
扩展类加载器加载负责加载java.ext.dirs,我们同样写一段代码去加载它:

可以看到,除了加载了JDK目录下的ext外,还加载了Sun目录下的ext

3.3 应用程序类加载器
最后是应用类加载器,它负责加载java.class.path:

它负责加载工程目录下classpath下的class以及jar包。
4.双亲委派模型
所谓双亲委派模型,就是指一个类接收到类加载请求后,会把这个请求依次传递给父类加载器(如果还有的话),如果顶层的父类加载器可以加载,就成功返回,如果无法加载,再依次给子加载器去加载。

我们先通过代码来看一下类加载器的层级结构:

编写一个类,依次输出这个类的类加载器,父类加载器,父类的父类加载器

可以看到首先是应用程序类加载器,它的父类是扩展类加载器,扩展类加载器的父类输出了一个null,这个null会去调用启动类加载器。如果你不信,我们看源码:ClassLoader类

接着从父类加载器往下调用findClass,如果可以加载,就直接返回class,如果不能加载,就依次向下。如果到了自定义加载器还是无法被加载,就会抛出ClassNotFound异常。
下面流程图来展示双亲委派模型的全过程:
//loadClass 源码 protected Class<?> loadClass(String name, boolean resolve)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synchronized (getClassLoadingLock(name)) { // First, check if the class has already been loaded Class<?> c = findLoadedClass(name); if (c == null) { long t0 = System.nanoTime(); try { // 这一块实现了双亲委派的机制 if (parent != null) { c = parent.loadClass(name, false); } else { c = findBootstrapClassOrNull(name); }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 ClassNotFoundException thrown if class not found // from the non-null parent class loader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