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学习2 - 乱弹“体机用”

为未来学习的思路源于身为一个软件从业者的我对未来的担忧。软件行业一直有这么一句话,软件开发是青春饭,30岁或35岁后就写不动了。这是经典的为过去学习模式,其假设是知识经验是可以被传授的。如果自己花费1020年积累的知识经验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被他人学会,那么自己也很容易被别人替代。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体机用与为未来学习

“体机用”是早已有之的概念,却能够帮助我们区分为过去学习和为未来学习两种学习模式。

体用是很容易理解的概念,体指本体或本质,用是效用或表现。机也容易理解,却难以掌握。机是指时机,常用的不少成语无机可乘,机不可失,临机应变,当机立断,见机行事,机缘巧合等都与时机相关。与此同时,机还指环境与条件。

为过去学习是主流学习模式,侧重于关注体与用,因为这是可描述、可传授的知识经验。然而对于机却关注甚少,因为机难于描述,重在体会。而为未来学习却侧重于机,这并不是说体和用不重要,他们是基础,但是对机的把握是能否有效应对未来的关键。机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对机的把握能力是每个人独有的能力,它很难精确描述,难以传授,从而不可替代。

以设计模式为例,体是设计模式的静态结构,多以类图形式展现;用是设计模式的目标,高内聚低耦合;机是设计模式的应用时机。那是不是应用了设计模式(体)就能达成高内聚低耦合(用)呢?不然,机是关键,在什么时机(机)使用设计模式(体)决定了达成高内聚低耦合(用)的程度。当然,体和用是基础,缺少了对体和用的理解,也无法把握机的存在。

另一个例子是最佳实践。因为见到过最佳实践达成的效果(用),所以整理出最佳实践(体)。然而却发现最佳实践(体)在当前的环境(机)中并不能达成预期的效果(用)。最佳实践这个说法最近遭到抛弃,都是源于机的不可重复性。

为未来学习的几个层次

1. 从体入手——学体-猜用

学习从体开始,猜测听闻别人应用(体)得到的结果(用)。

体是个相对静态的概念,容易总结、记录,因此学习总是从体开始。这种学习主要是记忆和模仿,在上学期间(国内)的学习主要是这一类学习。

2. 由体及用——用体-得用

将学到的知识经验(体)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得到实际的效果(用)。在这个阶段,开始学习将体与用进行关联,开始知道采用什么方法(体)能够得到什么效果(用)。当处于这一阶段时,切忌过早求变。

3. 以用为先

在这个阶段,对体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开始追求用,开始了解体与用的关联关系。

a)变体-得用

在这个阶段,开始尝试对体进行调整,然后观察用是否收到影响,从而可以更好的学习掌握体与用的关联关系。

b)求用-变体

在这个阶段,已经明白了体与用的一些关联关系。因此为了达成某些特别的效果(用),开始尝试对体进行调整。

4. 悟机为主

在这个阶段,对体、用以及体与用的关联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掌握。开始发现在不同环境下、由不同人执行同样的体,会达成不同的用。

a)用体-得用-观机

采用某种方法(体)后,观察得到的正面或负面效果(用),观察是哪些因素(机)对这些效果的达成造成了影响。

b)求用-择体-得用-观机

为达成特定的目标(用),选择了某种方法(体)。应用该方法,观察得到的正面或负面效果(用),观察是哪些因素(机)对这些效果的达成造成了影响。

c)观机-择体-得用

观察可能影响结果的要素情况(机),根据情况选择某种方法(体),观察得到的正面或负面效果(用),并与预期进行比较。

5. 养机为用

在这个阶段,对体、机、用和三者间的关系都有了相当的认识,但是侧重于养机。通过改变自身、影响环境、改变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改变体发挥作用的环境(机),从而可以改变结果(用)。

6. 大机大用

在这个阶段,体机用三者合一,不再执着于侧重体机用的某一个侧面,而是按需发展,因此在各种情况下均能优雅地应对。

与其他几种学习模式的关系

守破离是日本剑道对学习的理解。

德雷福斯模型是一种技能获取模型,用于衡量你当前技能的程度,并指导学习发展。关于德雷福斯模型印象最深的有两句话,第一是大部分人都停留在高级新手和胜任者的阶段,第二是精通者是初级专家而非高级胜任者。

为未来学习也受了这些思路的影响,但是更侧重于成长的路径。

下图是几种学习模式间的对应关系。

篇后语:

前段时间的《为未来学习》引发了不少讨论。但大部分网友都认为缺乏可操作的手段。刚好最近购买了《武艺二书》,翻开其最后一章第二节“大机大用”,突然发现其中“体机用”的概念能够比较好的支持为未来学习的理念。于是有了这一篇短文。在上文中对“体机用”的概念有所演绎,是以名之为乱弹。下面是网友们对《为未来学习》的评价:

主题很好,不过解决方案不好!!属于空谈系列!!——源自一位网友

已阅,一篇引发思考的杂文。——源自一位同事

积极向上。——源于@杰华Gladys

眼光:六度学习,广义的:2导师-2同门-2弟子。心态:志闲而少欲+成长思维。行为与习惯:心安而不惧+刻意训练。自省:最大的自省转变自我,无我,纳新。——源自@AgileCoach

参考:

守破离:请参考《武艺二书》中宫本武藏《五轮书》。

德雷福斯模型:请参考《程序员的思维修炼-开发认知潜能的九堂课》中的德雷福斯模型。

体机用:请参考《武艺二书》最后一章第二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体,指本体或实体;用,指作用、功用或用处。这是它们的本来涵义。在中国哲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有体有用、体用一如的思维模式。体用范畴也被赋予了复杂多样的涵义,但主要有两种:①指实体及其作用、功能、属性的关系;②指本质与现象或根据与表现的关系。——源自体用_互动百科

学的时候要死,练的时候要活,用的时候要变。很多问题都是因为习练者开始不肯,非急着。其实不起来,也不得。何以故?因未得深入骨髓故。——源自@章显洲-Arthur

posted on 2011-10-07 16:04  大卫张  阅读(1699)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