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敏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敏捷,在此,也说说我心中的敏捷。

声明,此文章仅代表个人见解,可以献花可以扔砖。任何个人见解必然存在个人对原有信息的重新理解或者扭曲,我相信这里依然存在。

. 我是这样衡量敏捷的

在我心中对敏捷有两个主要的衡量依据,每个依据分为5个方面进行阐述。这5个方面并非层级关系或相互独立,实际上你不可能只践行其中一个方面却完全不涉及其他方面,同时这5个方面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很难单独让其中一个方面超出另一方面太多。

1. 以人为本,持续改进

1.1 引入敏捷方法学和实践

为了改进引入敏捷方法学和实践,最常见的就是引入ScrumXP中的一些实践。也可以包含一些工具。

1.2 持续改进的过程和结果

关注过程和结果,价值驱动,消除浪费。引入思考工具辅助思考、解决问题。

1.3 以人为本的持续改进

利用人的特性持续改进过程和结果。加强对“人”的认知,人不等于机器。

1.4 持续改进的个人

个人是任何项目、团队、组织、企业的基本元素,个人的持续改进是其他方面持续改进的一个原动力。

1.5 持续改进的组织

重新思考组织构成的各种模式,不仅追求组织产出,而且在组织形态、组织思考、组织行为方面持续改进。

2. 强调适应,而非预测

适应主要包含两方面的信息,1)当前需要的满足度;2)适应未来的健康度。因此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提高适应未来的健康度是适应追求的主要目标。适应并不完全与预测矛盾,适应可以是基于预测的适应。

适应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是信息处理机制。建立起一个高效(有效并成本可控)、健康的信息反馈、噪音抑制、自我调整的机制在适应中至关重要。(例如Scrum的三大支柱透明、检验和适应。)

2.1 进度的适应

进度泛指项目或产品的进度。信息处理机制例如由发布、迭代、故事、每日立会、结对编程、测试驱动开发构成的进度反馈洋葱型反馈环。

2.2 软件的适应

软件自身具备适应性,在这一点上让它区别于其他产品。软件一个重要的信息处理机制是各种测试驱动和持续集成等反馈的种种健康度信息。当然,这不是唯一的信息处理机制,软件的架构、设计、内在代码质量等很多信息依然只能由人来识别和处理。

2.3 个人的适应

对匠艺(个体技能)的追求、对价值观的追求和对优秀工作习惯的追求都体现了个人的适应性,这些本来也是个人的信息处理机制。人生活在社会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以适应社会,价值观也不仅敏捷一种。

2.4 团队的适应

团队间的信息沟通反馈方式与频率、协作模式、工作习惯和默契,都是团队适应性的表现。典型的提法是自组织团队,它具有内建的信息处理机制,能够自主去满足当前需要并保持健康度。

2.5 组织的适应

组织如何建立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如何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提升健康度?这依然是个问题。

. 我的敏捷概念

这里的敏捷是一种做事的理念和方式,你也可以把它看做一个工具。但是,它不是保证你做事成功的唯一因素,也不是唯一工具。如果你认为它好,尝试去掌握它;如果认为它不好,去找个适合你的就好。

1. 敏捷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应对方式。

敏捷世界观:我们身处于一个非线性的,不断变化的,难以预测的复杂世界,我们自身也处于不断变化中。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我们认识到人力有时而穷。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并不断改变对世界的认识以适应世界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不停地行动以影响世界的变化,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果。

常识:我们面对着一个线性的,不断变化的,可预测的世界。作为控制这世界的人,我们认为人定胜天。为应对世界的变化,我们需要达到某种既定要求。在假设无损沟通、人员技能恒定、团队等于个体之和的情况下,我们能够预测和控制世界的变化以追求最佳的结果。

2. 敏捷思想

敏捷思想:务实,承认人力有时而穷。强调适应,而非预测。以人为本,持续改进。价值驱动,消除浪费。在现实基础上,追求更好结果。

常识:基于假定,认为人定胜天。线性假定,人员能力守恒假定,无损沟通假定。强调预测和控制,最佳过程,最佳实践。在假定基础上,追求最佳结果。

3. 敏捷方法

敏捷方法的一个核心是小步前进,持续改善。另一个核心是搭建信息处理机制。此处待完善,可参见前期博客中的问题解决模式相关解释。(见下方的两篇博客)

4. 敏捷软件开发方法学

简单来看,敏捷方法学是敏捷软件开发实践的堆砌。但与敏捷实践在某点上解决问题不同,敏捷方法学试图解决的是一个领域的问题。借用XP中的一句话,这些实践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胜于部分结合的整体。

5. 敏捷个人

推荐@周金根的《敏捷个人》

6. 匠艺

匠艺就是技能、工具、工作习惯等各方面的有机融合,形成了一种整体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告:推荐@张克强-敏捷307的敏捷词汇表,围裙入口在这里http://q.weibo.com/852378。诸如敏捷实践,敏捷软件开发实践,敏捷个人,敏捷软件开发方法学,持续集成,敏捷团队,敏捷企业等等,期待这些能够在这里有一些讨论,有一些结果。

回顾前期的博客,发现了不少变化,也有些原来有但限于话题篇幅没有在这里覆盖的。《换个角度看敏捷1-敏捷问题解决模式》《换个角度看敏捷3-我心中的敏捷

posted on 2011-07-29 07:38  大卫张  阅读(1808)  评论(5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