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第一次作业

一、自我介绍与博客搭建

  1. 自我介绍
    我是石家庄铁道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

  2. 博客搭建与使用
    已在博客园(www.cnblogs.com)注册账号,关注老师和同学博客。
    二、现状、经验与计划

  3. 专业选择与技能差距
    选择软件工程源于对计算机的兴趣(如游戏开发启蒙),但当前与合格IT毕业生的差距明显:
    关键技能评估(0-9分,5分=面试水平):
    | 技能 | 当前水平 | 目标水平 | 提升计划 |
    |-------------------|----------|----------|-----------------------------------|
    | 编程语言(Java) | 4 | 7 | 每日LeetCode刷题,参与外包杯项目 |
    | 算法能力 | 3 | 6 | 学习《算法导论》,每周3道中等难度题 |
    | 项目协作 | 2 | 5 | 组队开发简易APP,使用Git管理代码 |
    | 软件测试 | 1 | 4 | 学习JUnit框架,为项目添加单元测试 |
    | 文档撰写 | 3 | 5 | 编写项目README,整理开发日志 |

  4. 学习心得与规划
    师生关系:希望建立“教练与学员”关系,遇到困难时选择C(请教并完成作业),反对抄袭,支持合理引用(如参考开源代码思想而非复制)。
    未来方向:计划毕业后就业,优势是持续学习能力,劣势是沟通能力较弱。本学期重点提升算法和项目经验,日均编码1小时,目标期末代码量达3000行。
    课程计划:每周投入10小时(含上课),选择D(投入更多时间),采用WOOP方法:
    Wish:独立开发一个Android应用。
    Obstacle:拖延症与基础薄弱。
    Plan:若分心,立即关闭社交软件并专注编码30分钟。

三、高质量问题与反馈

  1. 《构建之法》的5个问题

  2. 敏捷开发的局限性(第7章):书中强调快速迭代,但如何平衡需求变更与项目稳定性?实践中常因频繁改动导致代码混乱。
    2.测试覆盖率的矛盾(第13章):要求高覆盖率可能增加维护成本,是否需根据项目规模调整标准?实际项目中曾因过度测试延误进度。

  3. “用户调研”的可行性(第8章):学生项目缺乏真实用户,如何模拟有效反馈?参考网页10的垃圾短信识别模型,采用公开数据集替代。

  4. 代码复审效率(第4章):多人复审易流于形式,如何设计高效的复审流程?建议引入自动化工具(如SonarQube)辅助。

  5. 技术债务管理(第5章):书中提倡快速交付,但学生项目常因赶工积累债务。是否应设置专门周期进行重构?。

  6. 课程反馈态度
    选择C(至少提3个问题),定期在博客记录疑问并邮件咨询助教,例如对《构建之法》中“创新”章节的实践案例困惑。

四、前车之鉴与阅读感想
参考文章分析
《把每天要做的事分ABCD四类》:
作者强调优先级管理,与我当前计划契合。例如将“算法练习”设为A类任务,避免被琐事干扰。
《速成班与大学教育的区别》:
文中指出大学基础学科培养长期思维,而培训班仅教工具使用。反思自身曾忽视数据结构理论,导致项目优化困难,今后需加强理论学习。

posted @ 2025-03-02 19:29  大门牙很好  阅读(2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