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一)前苏格拉底哲学

哲学的概念

哲学问题的四个方面

问题,论据,结论,意义;

结论必须在特定的环境下才有意义。

哲学与其它学科的区别

  • 与创造性写作:哲学能做出在某种意义上有真假的判断;
  • 与科学:哲学不依赖实验;
  • 与形式科学(数理、逻辑学):哲学必须对自己的假设进行反思,并设法论证其合理性;
  • 与神学:哲学没有固定一套处于宗教理由无法放弃的预设(如基于启示的教条);

泰勒斯

观点

  1. 变化中的不变是一种不变的元素,因此它构成了宇宙,是多样性中的一致性,称为“始基”(urstoff),也就是组成世界的原料(arche);(实体问题)
  2. 基于观察认为这种原料是水,水部分是未分化的始基,部分是分化了的物体;宇宙的构成和事物的转变可以解释为从水到其他物体再到水的过程;(变化问题)

泰勒斯把论据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因此他可以被称之为科学家,但他的问题是讨论整个世界的本质,因此可以称之为哲学家。

泰勒斯的问题相较于他的论据而言太大了,这个问题在最早的希腊哲学中普遍存在。

意义与局限

为实践科学的假说-实验方法的成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认为整个世界是可被认识的,思想从神话思维(mythos)到逻辑思维(logos)。

我们无法清晰地了解泰勒斯(只能从残片和柏拉图的表述中猜测他的思想);他没有区分物质和灵魂;认为自然是一个整体,或许对应着“存在”的概念。

阿纳克西曼德与阿纳克西米尼

阿纳克西曼德认为如果水能与任何事物相互转换,那说明任何事物能转化为任何事物,那水就没有特殊性。阿纳克西曼德认为始基是apeiron,即不定者。这种主张没有经验性的观测依据,但是是从泰勒斯的主张中推导出的一种理论论据,所以可以说他才是第一位哲学家。

阿纳克西米尼关注泰勒斯理论中的另一个未解释的问题:水是如何从未分化状态转化为分化状态的?阿纳克西米尼认为始基是气,气冷却为水,再凝结变为冰和土,气被加热稀释后就变为火,气的状态是由温度和密度决定的。

赫拉克利特与巴门尼德

第一代哲学家由经验得出变化每时每刻在万物间发生着,第二代哲学家开始质疑变化本身。

赫拉克利特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处在流动变化中,但变化的规律是不变的,这种规律包含对立面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创造出了和谐。

赫拉克利特的作品是隐晦的、神谕式的,他把世界比喻成在永恒的火中不断生灭的过程。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论证说:存在可以被理性(思维)认识,非存在则不能;而变化意味着存在与非存在间的互相转化,因此预设了理性无法认识的非存在状态,因此思维无法认识变化;而作为(或许是世界上第一个)理性主义者,他认为感觉是虚妄的,理性是真实的,因此得出变化是不存在的假象。

巴门尼德明确区分了感觉和理性,被视为二元论的开端:

\[\begin{aligned} &理性-是&-存\ \ \ \ 在&-&静止&-一致性\\ &感觉-非是&-非存在&-&变化&-多样性 \end{aligned} \]

但他本人是坚定的一元论者,因为他认为理性之外再无物,可感知的对象不是存在。

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他通过制造运动悖论的方式论证世界是永恒静止的。

恩培多克勒和阿纳克萨戈拉

第三代哲学家认为世界的真理是介于绝对变化和绝对静止之间的。

恩培多克勒

  • 存在四种不可变化的原始的元素(水火土气);
  • 除了原始实体外还存在着一些力量;
  • 原始实体的本质和总量都不会变化,但不同元素可以彼此结合;

阿纳克萨戈拉

  • 元素是无数的;
  • 对变化的解释与阿纳克萨戈拉相同;
  • 认为世间唯一的力量是心灵nous,心灵让变化朝着某个目标telos前进,自然界就这样成了目的性的、有目的的。

德谟克里特

原子论

  • 世界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原子存在于虚空中并不断运动(机械决定论)
    (承认虚空这种非存在是存在的基础)
  • 原子只有量的属性(形状、大小、数量)没有质的属性(颜色、气味、感觉)
  • 物体的组成是由不同原子结合形成的,这种运动是机械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为了说明只有质的属性的原子如何让人产生对物体量的认识,德谟克里特提出了感官知觉理论:

物体发出中间原子,与组成人的原子反应,产生了感觉;物体本身只有量的属性,没有质的属性;

意义与问题

感官知觉理论第一次区分了物体的内在属性和我们对物体感知到的属性。

一些问题:

  • 既然我们和物体都只有量的属性,我们为什么能确定物体没有质的属性?这是不是从量到质的飞跃?
  • 我们能否确定这套交互理论提供的是对物体的正确感知?

对物体的认识建立在感觉上,而原子是无法用感觉认识的,只能用理性认识,整个理论预设了一点:对世界的认识必须涉及理性的部分。

毕达哥拉斯

“万物皆数”

毕达哥拉斯认为基本观念不是物质,而是数学观念。

论据

  • 对和声的研究说明数学与非物质的东西间存在对应关系;
  • 三角定理说明数学可以应用于具体事物;
  • 天体的圆周运动说明这些也是服从数学规律的;
  • 事物会毁灭,但作为形式和结构的数学观念不会毁灭;

理性主义者

  • 使用以数学证明为形式的理性论据;
  • 认为基本观念即数学形式需要使用理性来认识;

但毕达哥拉斯还认为数学指向理性之外、神秘主义的东西。

毕达哥拉斯也认为世界是二元的:

\[\begin{aligned} &数学-确定的知识&-实\ \ \ \ 在&-&永恒\\ &感觉-不确定的知识&-非实在&-&可变 \end{aligned} \]

这种思想成为了柏拉图理念论的源泉。

其他

毕达哥拉斯认为实在是可以用数学来考虑的,这种理想化的观点强调世界可以被测量的部分。

政治上毕达哥拉斯似乎支持哲人王的政治体制和禁欲主义的伦理,认为有一套灵魂转世的信念。

posted @ 2023-06-05 22:46  daizhuo  阅读(5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