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Open vSwitch虚拟交换机实践、实验3:OpenFlow协议分析实践

实验2:Open vSwitch虚拟交换机实践

一、实验目的

  1. 能够对Open vSwitch进行基本操作;
  2. 能够通过命令行终端使用OVS命令操作Open vSwitch交换机,管理流表;
  3. 能够通过Mininet的Python代码运行OVS命令,控制网络拓扑中的Open vSwitch交换机

二、实验环境

Ubuntu 20.04 Desktop amd64

三、实验要求

(一)基本要求

  1. ovs-vsctl基础操作实践:创建OVS交换机,以ovs-xxxxxxxxx命名,其中xxxxxxxxx为本人学号。在创建的交换机上增加端口p0和p1,设置p0的端口号为100,p1的端口号为101,类型均为internal;为了避免网络接口上的地址和本机已有网络地址冲突,需要创建虚拟网络空间(参考命令netns)ns0和ns1,分别将p0和p1移入,并分别配置p0和p1端口的ip地址为190.168.1.100、192.168.1.1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最后测试p0和p1的连通

     

     

     

     

  2. 使用Mininet搭建的SDN拓扑,如下图所示,要求支持OpenFlow 1.3协议,主机名、交换机名以及端口对应正确。
  3. 通过命令行终端输入“ovs-ofctl”命令,直接在s1和s2上添加流表,划分出所要求的VLAN。
VLAN_IDHosts
0 h1 h3
1 h2 h4

 

 

  1. 主机连通性要求:
  • h1 – h3互通
  • h2 – h4互通
  • 其余主机不通

     

     

     

     

 

(二)实验报告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并学习了ovs-vsctl相关基本操作。在划分vlan中出现了代码敲错,从而导致ping后的结果不同,其次python的代码copy会出现问题,可以新建文件再将内容复制进去。

 

 

实验3:OpenFlow协议分析实践

一、实验目的

  1. 能够运用 wireshark 对 OpenFlow 协议数据交互过程进行抓包;
  2. 能够借助包解析工具,分析与解释 OpenFlow协议的数据包交互过程与机制。

二、实验环境

Ubuntu 20.04 Desktop amd64

三、实验要求

(一)基本要求

  1. 搭建下图所示拓扑,完成相关 IP 配置,并实现主机与主机之间的 IP 通信。用抓包软件获取控制器与交换机之间的通信数据。
主机IP地址
h1 192.168.0.101/24
h2 192.168.0.102/24
h3 192.168.0.103/24
h4 192.168.0.104/24

hello

 

 

 Features Request / Set Conig

 

 

 

 

 

 Port_Status

 

 

 Features Reply

Packet-in

 Flow_mod

 Packet_out

  1. 回答问题:交换机与控制器建立通信时是使用TCP协议还是UDP协议?

tcp协议

个人总结 

数据包在流表中有匹配的条目,但是其中所指示的 action 列表中包含转发给控制器的动作(Output = CONTROLLER),数据包在交换机中匹配不到流表,则向controller发送Packet_in消息。使用Python3会出现问题,改用python后可以解决。

 

posted @ 2022-10-08 18:04  戴晨轩  阅读(7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