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与冯诺依曼结构

硬件与冯诺依曼结构

这一篇文章主要总结一些学习到的知识点

计算机硬件

一些物理装置按系统结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计算机软件提供物质基础

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部分有很多,下面将列出一部分常见硬件

  • CPU:负责运算与控制(对应冯诺依曼结构的运算器+控制器)
  • 内存:临时存储程序与数据(对应存储器)
  • 硬盘:长期存储数据(属于外部存储,不属于冯诺依曼核心五部件)
  • 显卡:处理图形输出(可归类为输出设备的控制器)
  • 键盘/鼠标:输入设备
  • 显示器:输出设备

冯诺依曼结构

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年12月28日—1957年2月8日)

图片来源约翰·冯·诺依曼这篇文章,可以详细了解,此处只用于个人学习记录,以便于后面复习

冯-诺依曼

这位先生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博弈论之父

这是冯诺依曼结构的概述图,图片来源是 冯·诺依曼结构这篇文章,可以详细了解,此处只用于个人学习记录,以便于后面复习

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数据/指令的流动路径

  • 输入设备 → 存储器:原始数据存入
  • 存储器 → 控制器:指令被读取和解码
  • 控制器 → 运算器:下达操作命令
  • 运算器 ↔ 存储器:存取中间结果
  • 控制器 → 输出设备:发送输出指令

冯诺依曼结构

  • 举一个简单的操作例子:

假设现在要使电脑完成“1+1”的操作,并显示结果:

  1. 输入: 用户在输入设备(如键盘)上输入“1+1”这个字符串。这个输入信号被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系统总线传输。
  2. 传输与初步处理: 输入的数据首先到达CPU的寄存器或高速缓存(作为临时工作区)。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如计算器程序)的代码会解释这个字符串,将其识别为一个加法运算请求,并提取出操作数 11。这些数字被加载到CPU内部的寄存器中。
  3. CPU执行(核心步骤):
    • 控制器 (CU) 取指令: CU 从内存中获取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假设是“执行加法”,于此处而言下一步操作确实是加法操作)。
    • 控制器 (CU) 解码指令: CU 解码这条指令,明白它需要执行一个加法操作。
    • 控制器 (CU) 指挥运算: CU 指挥 运算器 (ALU) 执行加法操作,并告诉ALU从哪些寄存器中获取数据(即之前加载的两个 1)。
    • 运算器 (ALU) 执行计算: ALU 根据CU的指令,从指定的寄存器中取出两个 1,进行加法运算,得到结果 2
    • 结果暂存: ALU 计算出的结果 2 通常先存回CPU内部的一个寄存器中(这是临时存放结果的地方)。
  4. 输出结果:
    • 控制器 (CU) 指挥输出: CU 继续执行后续指令(比如“显示结果”)。它指挥将存放结果 2寄存器中的数据,通过系统总线,发送给负责管理显示输出的硬件(通常是GPU或显示控制器)。
    • 信号转换与显示: GPU/显示控制器 接收到数字 2,将其转换成显示器能够理解的视频信号(如像素信息)。
    • 显示: 视频信号传输到输出设备(显示器),显示器根据信号点亮相应的像素点,最终在屏幕上显示出结果“2”。
posted @ 2025-06-12 22:58  程序员小聿  阅读(5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