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elArts在线体验MindSpore
基于ModelArts在线体验MindSpore
在MindSpore官网的教程中,能看到每篇文章的标题下面,会有三个小图标,分别是查看源文件
,下载Notebook
和在线运行
,像下面这样:
第一次在官网看教程的时候,好奇这三个图标分别有什么用,于是分别点击进去:
查看源文件
:点击后,会跳转到mindspore/docs
仓中文档的位置。
下载Notebook
:点击后,会将本篇文章的Notebook文档下载下来。如果在本地安装了Jupyter Notebook则可以直接运行下载下来的文档。
在线运行
:这个图标点击后,感觉发现了新大陆。给我这样苦于没有高端N卡,被矿老板按在地上摩擦的等等党,发现了一个免费(baipiao)的学习环境。
使用在线运行
在MindSpore官网找一篇有在线运行
图标的教程。(本人找的初学入门这篇。)
点击页面中的在线运行
图标。
进入了一个这样的界面
在运行文档前还需要,点击右上角的蓝色登录
按钮,登录华为云账号。
登录华为云。
输入后跳转回到ModelArts界面,等待连接时间结束:
连接倒计时结束后,即连接成功,界面如下:
主页面主要分为4个区域:
在运行前,需要在以下区域进行设置:
-
区域一:设置device规格,这里有限时免费的GPU Nvidia V100 可以选择使用,CPU为8核,内存为64G。选好后,点击
切换
完成设置,设置后可以免费使用一小时,该device规格的配置。 -
区域二:选择Jupyter Notebook的kernel,点击后出现选框。
选择
MindSpore
后,点击select
,完成kernel的设置,完成这步后,如果熟悉Notebook操作的,就可以运行玩耍了。 -
区域三:区域中上面部分的选项类似Notebook中,可以在
Run
中选择执行Notebook的方式,下半部分类似文件夹区域,可以选中Notebook后右击,有很多包括download
(下载)该文档的操作。如果要上传本地文件到Modelarts的文件目录呢?可以直接从本地将文档拖动到区域三的空白处就行。
-
区域四:内容主要有三个:
- 显示倒计时的区域,ModelArts会在倒计时结束前2分钟弹框,提示是否刷新,刷新后会继续免费一小时。
- 开关按钮的图像,表示停止Notebook实例,在运行Notebook时耗时过长需要中断,可以使用该功能停止实例。
-
小人像的图标,表示退出ModelArts登录。
在Modelarts中使用MindSpore
在使用ModelArts时,发现ModelArts上的MindSpore版本是r1.2.0版本,落后于当前的r1.5.0版本,需要在ModelArts中运行最新版本的MindSpore怎么办呢?
Jupyter-Notebook上使用最新版本MindSpore
到官网安装页面找到最新的版本()的安装命令并且复制。
在ModelArts的Notebook中创建cell,粘贴上MindSpore的安装命令,并执行即可以完成安装(需要注意:cell中执行bash命令时需要使用符号!
开头):
安装完成后一定要重启ipykernel,不然ipykernel依然是MindSpore r1.2.0版本,不熟悉Jupyter的同学,相信大概率会遇到这个问题,安装完成后为什么版本还是没变。
重启kernel(Restart Kernel...)。
查询MindSpore版本,重启后版本就是最新安装的版本了。
查询本文档在Modelarts环境中的位置:
文档的位置在:/home/ma-user/work/ma_share/mindspore_quick_start
现在就可以在MindSpore上运行最新版本的MindSpore了。
命令行使用MindSpore
在区域一中找到符号+
创建,在Launcher
中选择Terminal
进入命令行模式。
除了可以创建命令行模式的窗口,还可以创建编辑py文档,markdown文档等。
查询conda环境。
conda info --envs
切换到MindSpore环境
conda activate MindSpore
接下来的操作就可以按照自己的使用习惯来了。
运行Notebook
可能刚开始使用Jupyter的同学,对于该工具还不知道如何使用,这里可以简单记住两个执行就行了。其他操作可以慢慢探索。
-
执行单个Cell(可以执行快捷键
Shift + Enter
)。 -
一键执行整篇文档。
所有的在线运行文档
有在线运行标签的文档,我测试了几个都能一键运行(赞一个),自制工具抓取官网上可以在线运行的文档,罗列如下:
序号 | 文档名称 | ModelArts连接 |
---|---|---|
1 | MindSpore API概述 | ![]() |
2 | 应用梯度累积算法 | ![]() |
3 | 应用感知量化训练 | ![]() |
4 | 图像处理与增强 | ![]() |
5 | 自动数据增强 | ![]() |
6 | 单节点数据缓存 | ![]() |
7 | Cell | ![]() |
8 | 配置运行信息 | ![]() |
9 | 转换数据集为MindRecord | ![]() |
10 | 自定义调试信息 | ![]() |
11 | 使用ResNet-50网络实现图像分类 | ![]() |
12 | MindSpore数据格式转换 | ![]() |
13 | 数据集加载总览 | ![]() |
14 | PyNative模式应用 | ![]() |
15 | DataType | ![]() |
16 | 数据处理的Eager模式 | ![]() |
17 | 应用自动数据增强 | ![]() |
18 | 应用单节点数据缓存 | ![]() |
19 | 使能图算融合 | ![]() |
20 | 使能混合精度 | ![]() |
21 | 训练时验证模型 | ![]() |
22 | Initializer初始化器 | ![]() |
23 | 加载图像数据集 | ![]() |
24 | 加载文本数据集 | ![]() |
25 | 加载模型用于推理或迁移学习 | ![]() |
26 | 使用SentimentNet实现情感分类 | ![]() |
27 | MindSpore NumPy函数 | ![]() |
28 | 优化数据处理 | ![]() |
29 | 网络参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