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他人的反应推测他的态度?
摘要 从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中可以推测他对别人的态度,因为想要体现自己的态度,就一定会采取对应的行为。本文探讨了一种较容易实现的推测他人态度的方法,因为这方面内容参考文献较少,所以本文没有引用任何其他文章。
关键词 心里 态度 分析
一、问题的分析
很多人并不愿意公开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带来负面的舆论效果,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样做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但一个人对其他人的态度仍可以从他的行为举止中表现出来。如:一个人若轻视另一人则可能忽视他的拜访、请求或问询;反之,即使确实无法即使给予回复也会诚恳地说明原因。本文希望探讨一种低成本快速分析他人态度的方法,旨在高效地判断他人对自己的态度。
二、方法的形成
通信方式可以分为即时(交谈、电话等)和离线(书信、电报、短信等)两种。通常来说离线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方式。可以通过回信等方法观测到目标对发信人发送书信的态度,并分析出他的真实想法。
三、方法的实施
可以在信件中简单介绍你当前遇到的学术相关问题,并以尊敬的态度向目标请教他所擅长的问题,并随信附上一些小心意。通常来说对方的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收到信件但很久未回复
- 退回信件
- 在回信中嘲讽
- 回复信件并真诚地回复
1. 收到信件但很久未回复
这种情况具有以下特征:
- 破坏或(和)丢弃信件
- 没有研究学术的行为
这是最不利的情况,因为他并没有把你真诚的咨询看成是一件需要被完成的事。
2. 退回信件
这种情况具有以下特征:
- 原路退回信件
这种情况很不利,接近上一种情况。因为他可能想表现出过于忙碌而无法回复,但这仍说明他不在乎你的请求。
3. 在回信中嘲讽
这种情况具有以下特征:
- 在回信中使用大量嘲讽性语言
真实案例:萧伯纳和丘吉尔的通信
这种情况稍好一些,因为这证明对方至少还是愿意回复你的。
4. 回复信件并真诚地回复
这种情况具有以下特征:
- 在回信中真诚地回答了学术问题
这种情况要更好些,因为对方确实回答了你的问题。但仍应仔细分辨对方是处于何种目的回复的。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cwkapn,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wkapn/p/18999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