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4.4 跨越半年千里的面试持久战 6个月的面试持久战第一节- -
一个跌宕起伏的半年,千里,不易的外企求职过程!
求职总是会面临面试的。为了能顺利进入外企以寻求到将来更加好的工作和发展空间,我开始思考着怎么为即将到来的外企面试做一个全方位的准备。
2000年,一月份的深圳,依然是阳光宜人,丝毫没有成都寒冬那样的阴冷。在深圳的每一个年轻的打工者都在繁华而略显杂乱的华强路上,深南路上奔波,追逐着自己的梦想,编写着自己的命运。
就这样,靠着一点运气和自己精心的准备,再加上这么多年我含辛茹苦的学习和积累,我顺利的闯过了外企面试的第三关。
我真的是傻了眼了,怎么我认识一个人,他们就要选择离开啊?此时此刻,我该怎么办啊?
NORTEL NETWORKS就这样拖着,Cisco一直毫无回音,我的外企追逐梦难道就会这样的夭折么?!
4.4   6个月的面试持久战
迎战面试
求职总是会面临面试的。为了能顺利进入外企以寻求到将来更加好的工作和发展空间,我开始思考着怎么为即将到来的外企面试做一个全方位的准备。
面试是和面试官之间的交谈过程,而我是这么来理解面试的。面试官面试的主要目的不是要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来为难我,他问问题的目的总体而言是想来了解或者证明我某些能力。当面试官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一般在几秒钟就必须要开始回答,这样给予我思考问题答案,组织回答思路和逻辑的时间非常的有限。我不是那种如大专辩论会上面出口成章的人。怎么办?要想在面试的过程中,顺利并有效的回答提出的问题,我必须得提前做好准备。
我反反复复的研究着《一锤定钟音》这本关于求职面试的书,仔细的研究着里面提到的各种面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全部转化成自己的经历和优势。我将自己简历背得很熟,特别是自己目前的工作状态,针对外企技术支持职位的要求把简历的口头陈述整理成几点。我后来想到了一个更加好的办法,我索性把一些猎头网站提到的重点问题,还有《一锤定钟音》上面提到的一些我觉得是许多核心和关键的问题全部整理成为一篇为自己专门打造的面试问答集。我依照这些问题,整理出我对于这样的或者类似这样的问题的详细答案。由于有充分的时间来组织答案和回答的条理,这样整理出来的最后回答语言显得条理清晰,面面俱到,也充分的把对于整个网络业界的理解和我个人的能力和经验融入了其中。我觉得这样的整理和准备后来证明是非常的有效和成功的。经过这样总结后,在我这么多年经历了诸多的面试中,面试官问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全部在我的整理和预料中,经过了精心的准备和演练的,我自然回答得比较轻松和自然,丝毫没有慌乱的迹象。这样的整理面试问题的方法我也一直沿用至今。
Cisco和NORTEL NETWORKS都对应聘网络工程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实我很清楚,这么全面的技术背景和能力,一个人是很难在一个时期面面俱到的,而且在我接触到的Cisco和NORTEL NETWORKS的工程师也都不是这么全面的,甚至有的我觉得网络技术上面还不如我理解的深刻和细致。或许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感觉,才给予了我一个毕业于一个毫无名气的大学,一个半路出家自学网络的毛小子一点胆量,勇气和信心去追逐一下这个外企白领梦。
此外,我还很担心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英语交谈口音,这个相对我的英文阅读能力,我的确弱了很多。像在95年的中国,我那个普通而偏僻的四川轻化工学院出来的学生估计就没有几个口音能过关的。我尽量地去练习英文的听力,买了外企面试英文口音的书和磁带听。
电话面试
2000年,一月份的深圳,依然是阳光宜人,丝毫没有成都寒冬那样的阴冷。在深圳的每一个年轻的打工者都在繁华而略显杂乱的华强路上,深南路上奔波,追逐着自己的梦想,编写着自己的命运。
自从我的简历送出去之后,我就一直在期盼着接到Cisco或者NORTEL NETWORKS或者我的朋友通知我去面试的电话。我一直在天天的期待着。直到一天下午,我依然像往常一样在位于新闻大厦12楼上的傲天总部忙碌着。我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我一看号码,是来自北京的。我心里怦然兴奋了一下,真的希望就是我一直期盼着的电话。
电话接起来了,是一个非常职业而又甜美的声音。她说:
"你好,我是NORTEL NETWORKS的,我的老板收到了你的简历,他想约你谈谈,你看看你明天下午2点有时间过来么?"
我听了后,又兴奋又头痛。兴奋是的我真的期盼到了第一个来自外企的面试邀请,头痛的是我现在没有在北京出差啊。我原本是以为我还要在北京出差好一段时间的,那样我就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整个面试的过程,可是在北京呆了2个多月后,公司就把我调了回来专门负责广东移动的项目。这可怎么办啊。
我告诉了电话那边那位的秘书我现在在深圳,我当时心里想,如果的确没有去北京出差的机会的话,我就自己花钱飞去北京面试。那位秘书真的人非常好,我后来知道她叫Clara。我给她说了我的想法后,Clara叫我不要着急,她去建议她的老板先和我做一个电话面试,让我们先通过电话聊上一个小时,如果老板觉得可以的话,再商议我们面谈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办法也不错,于是让她去和她老板约时间,然后我等他就可以。
可能是在我面试初期的过程中,运气还比较好。虽然相隔这么遥远而且和Clara素未某面,可是善良,热心的Clara很快的就帮我安排好了和她老板面谈的时间。要是遇到一个人不是很好的秘书,她完全可以说,你既然来不了面试,那么就算了吧。我尽量利用和Clara通电话的过程多聊了几句,让她也大概的了解了我和NORTEL NETWORKS关系已久远,而且成都office的人都是和我交情还不错的朋友。
我打了电话给我成都的朋友,向他们详细的了解这个技术总监的情况,包括他的姓名,他的技术功底,他的工作风格和喜好等等。即将面试我的人叫Luo,是个香港人。Luo是香港人,在99年的时候,绝大多数外企的中高层职位被香港和台湾人占据着,他们有着相对大陆人较好的留学背景和外语能力。我也向他们咨询了一下如果Luo问我关于offer的组成和数量情况,我该怎么回答。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我的offer必须要求的比较合适才稳妥,如果我开高了,我可能会失去这个机会,如果我开低,那么我会比较吃亏。我的朋友说我可以把对offer的期望值定在Basic salary大约12500左右。外企都是拿13个月,那么我整体的package大约就可以拿到16万多。啊,我觉得这真的是一个诱人的数字啊。相对在1999年当时我的月薪5200而言,真的是一个飞跃啊。
那天下午,恰好傲天公司有会,我真的是着急啊。会议还在继续看样子是没有结束的迹象。和NORTEL NETWORKS约定下午4点开始电话面试,我必须得尽快赶回家去。我只好编造了一个理由请假回到了家。我把电话机换成了耳机式的,这样方便我边谈话边还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翻阅一下资料。
4点过一点,电话打了过来。我以一种言谈清晰,语气平稳,有力,语速适中的方式和Luo交谈着。Luo说我的简历上已经描述得很清楚细致了,他对我的技术能力和经验没有什么怀疑。他更加多的是和我谈了现在我工作的领域还有一些新的技术的发展方向。和Luo的谈话进行得比较顺利,感觉上Luo对我基本上满意。Luo在最后给我留下了3个关于目前最新技术的问题,他要我就这3个问题给我几天的时间,写出一份书面的答卷来。这三个问题,一个是关于电信领域中关于7号信令的,一个是关于语音的,另外一个是他想了解的关于最新的移动数据技术方面的。
电话面试结束后,我当晚就给Luo发送了一封email。在email中把我的一些个人特点和优势再次表达了一下,并感谢他给予我的这个面试机会,并相信自己可以完成NORTEL NETWORKS的技术工作,并期待着下次和他面谈的机会。我希望这封email能够给Luo留下我在工作和做事细致,规范的印象。
我当晚就投入到寻找这几个问题答案的工作中。我在网络上去搜索关于这几个问题的全面答案,我心里想的是我要提交一份在文档编写,Word编排和绘图上面都有一定功底的,技术描述清楚,同时具备一定深度的论文。我完完全全的当作了一篇论文来写。经过三天的努力,我完成了一篇长达50页的就这3个问题进行了清晰阐述的文档,图文并茂,排版精美。这些都归功于这么多年在编写技术方案中练就的Office软件运用能力和在Internet上面寻找技术资料的能力。我想,Luo一定不会想到我会这么快的速度完成一份这么详细全面,图文并茂的文档。
很快,在Clara的协调安排下,我和Luo进行了第二次电话面试。Luo就我编写的文档稍微提了一些问题。很快Luo就说他最近会回香港,想和我约在深圳见面一次。我说:"没有问题,请你在来之前提前通知我就可以了"。Luo说:"我们的见面可能会在深圳的罗湖口岸"。我心想那一定是一个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面试。
 
千里面试
我于是天天的盼望着Luo的电话,几乎有点坐立不安的感觉,老是想着和Luo在深圳罗湖口岸见面的那一刻。
我于是天天的盼望着Luo的电话,几乎有点坐立不安的感觉,老是想着和Luo在深圳罗湖口岸见面的那一刻。
Luo随后就杳无音讯。直到一天,Luo给我发email说,他下周将会在广州,问我可否来广州面谈一次。我说没有问题,准时见面。
可是,麻烦立即就来了,我被公司安排下周出差去贵阳负责贵州的163、169两网合并的技术方案。好在我看了一下客户安排的我们交流的时间,刚好是我和Luo约好面谈的前一天。这样,我安排完成好了贵阳的工作后,我就可以从贵阳乘坐早晨最早的一班到广州的飞机去赴约。
一个天还没有亮的清晨,我穿好白衬衣和西装,打好领带,在星光下离开了贵阳的酒店直奔机场。广州是我第一次出川去的城市,那天,飞机平稳地降落在这个我生平第一次从万米高空降落下来的地方。
我达到广州的时间还比较早,而我和Luo的面试在下午2点。我拎着个大旅行箱不方便到处走动,只有呆在机场等到时间差不多了再去NORTEL NETWORKS广州office。我拖着个旅行箱不方便到处走动,于是在机场咖啡厅坐了下来,依然在思考着和Luo面谈中可能会遇到的提问,以及我该如何回答。我简单的吃了点东西,下午1点的时候,我打车去了广州国际电子大厦。到了大厦才1点25,时间依然还早,于是又在楼下的中国银行坐着等时间。
1点45,我准时动身朝位于4楼的NORTEL NETWORKS的广州分公司走去。公司里面亮着温暖的灯光,整个布局一看就是一家国际大公司的风范。公司的前台一个人也没有,我站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中年妇女过来。她告诉我他们出去吃饭去了,我心想"晕哦,这么晚了,还在吃饭,外企真的是舒服啊"。她好心的安排了我在旁边的小会议厅等,并给我用比较精美的瓷器泡了一杯茶,我想国际外企就是不一样,大多数的公司也就是用纸杯。我打了个电话给Luo,Luo让我稍微等一下,他马上就回来。
我和Luo终于见到了面,大家彼此笑笑仿佛都是比较熟悉的了。他说我在成都朋友Xin Chen和北京的朋友都在推荐我。他说他对Xin Chen的印象很好,想必他推荐的人也不会差。随后就和我探讨了目前网络技术和Internet的构架,这个正是我的强项。我于是干脆起身在白板上边说边画得给他用标准的Presentation的风格进行讲解陈述,我这个人也怪,坐着讲解发言我就是找不到感觉,我喜欢站起来,最好是可以边说边写写画画的讲解。Luo和我一起在整个白板上画了满满的一板的图。
Luo也真的提出要和我英文交谈。好在他问的都不是太难,问题基本上都在我的准备范围中,比如,用英文介绍一下自己,谈谈自己对工作和兴趣的观点。我基本上还应付了过去。
Luo说,他基本上很满意我。他回去和HR做点必要的工作,然后有可能叫我再去北京和他的老板面谈一次。
就这样,靠着一点运气和自己精心的准备,再加上这么多年我含辛茹苦的学习和积累,我顺利的闯过了外企面试的第三关。
好事多磨无法预料的变化
和Luo的第三次面试结束后,我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个等待的尴尬局面。很长时间NORTEL NETWORKS杳无音讯,既没有通知我可以,也没有通知我不合格。真的是让我等待得有点心烦意乱的。
Luo给我发来了email,告诉我,根据NORTEL NETWORKS的一些程序,我还需要去和广州office的大老板面试一次。我就觉得奇怪,我应聘北京的职位怎么叫我去和广州的老板面试。我问我在NORTEL NETWORKS的朋友,他估计可能Luo想把我安排在广州office。这个可是我不愿意的。
利用一次去广州移动的机会,我抽出了一个小时约了那个老板。我和他简单的聊了聊。他是负责销售的大老板,也没有问出什么细节和有挑战的问题。只是问到我愿意在北京还是在广州office上班,我坚决阐明我是应聘在北京的网络工程师的职位。
回来后,又是陷入了不知道终点的等待。
不久,Clara告诉我,她要离开北京了,回到她的家乡上海去。我其实一直想见见这位善良热心的秘书小姐。本来以为很快可以去北京面试,上班的;结果,现在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了,也不知道以后是否有机会见到她。我也有点抱怨这家国际性的外企的办事效率了。朋友电话告诉我,NORTEL NETWORKS是国际性的大公司,当然可能会傲气一些,叫我再耐心的等等。
一等,又过去了一个月,一晃就到了4月份。
一天突然收到了Luo的一封email,这是一封他发给很多很多人的email。我看了大吃一惊-Luo要离开NORTEL NETWORKS了。我真的是不相信这个突如其来的事情。他走了,我怎么办啊?我又要开始重新寻找和面试啊?唉,真的是运气不好啊!我认识的好多进入外企的朋友都说他们一般经历3次面试,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就搞定了,怎么到了我这里却拖了已经4个月了啊?!是我的运气不够好,还是我和NORTEL NETWORKS的缘分不够啊?!
我和Luo通了电话,Luo去了一家新的美国公司Alteon做技术总监。在2000年的时代的通信和IT领域还是股票百万梦想的年代,据说Luo和其他几个过去的人都得到了一笔数目不菲的Stock Option,这都意味着一笔数量可观的财富。在那个时代的业界,也经常流传着诸如Cisco, BEA等等公司的某些人靠Stock Option赚上了上百万的故事。我真的好羡慕他们能抓住这样的机会。Luo叫我去找一个叫JingYing的小姐,说我的简历已经Pass到人力资源部门了。
无奈之下,我只得打电话并发eamil给JingYing告诉她关于这4个月来我面试的情况,然后表达我还在继续等待着加入NORTEL NETWORKS。可是,没有过一个星期,JingYing也离开了NORTEL NETWORKS了。
我真的是傻了眼了,怎么我认识一个人,他们就要选择离开啊?此时此刻,我该怎么办啊?
NORTEL NETWORKS就这样拖着,Cisco一直毫无回音,我的外企追逐梦难道就会这样的夭折么?!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