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2日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经过改进的)

摘要: 和前文讲到的经过改进的简单工厂模式类似,这里把策略模式和简单工厂模式结合起来。改进的关键是改写【TodoContext】上下文类,要在该类中产生对象(【干活】类的动态类型),对外提供的干活函数不变。如下:最大的不同就是CTodoContext类的构造函数参数不同了,构造函数成为类似简单工厂模式类的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12 21:32 崔好好 阅读(445) 评论(0) 推荐(0)

【设计模式】简单工厂模式(改进后的)

摘要: 在前一篇【简单工厂模式】中,使用计算器为例做了记录,在前文中提到了我写的简单工厂模式和书上讲得有点不同:简单工厂模式只是用来创建对象,而关于此对象的操作是另外一回事,程序员需要手动根据工厂类创建的类对象(一般是父类对象指针,静态类型为父类,动态类型为子类,多态的基础)。 而我在工厂内部加了一个Ge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12 21:11 崔好好 阅读(372) 评论(0) 推荐(0)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摘要: 策略模式关于策略模式,我的理解:有若干个策略(算法),有一个管理策略的类,该类的输入为策略,输入为不同的策略(算法),输出为该种策略(算法)对应的类对象(的动态类型),然后程序员手动去使用该类对象(的动态类型)去调用相应虚函数,根据多态机制实现执行不同的操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4-05-12 20:12 崔好好 阅读(221) 评论(0) 推荐(0)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