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重点学习背诵笔记合集2024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重点背诵笔记合集2024版

武汉市江夏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中央财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方     芳 

      159 2760 2711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

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定义中的中国特色:

(一)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性特点

(二)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性特点

(三)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可操作性

内在含义:

(一)作为非物质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遺产

(二)作为特定文化空间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作为动态性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作为多样性文化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一)无形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一种变动的、抽象的、依附于人的存在。

1.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有形与无形。无形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中的有形物质不具有独立性,是依附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形态之,上的。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与“有形”的关系

“无形”一般是指人的眼、耳等感觉器官不能或者不容易感知到的特性,也可以是意识层面的非物质或者是以能量等形式存在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是一种变动的、抽象的、依附于人的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上具有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特点。它不是通过物本身而是通过人的活动来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形性并不排斥其存在和传承时的有形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中的“有形物质”不具有独立性,是依附于无形性之上的。有“工具,实物、工艺品”的表述,而“工具”“实物”“工艺品”无疑均为有形物质,但其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创作、演示、展演所借助的工具、载体、道具,或者是制作或创作出来的产品。这些有形物质皆不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体性特征,只是依附性存在,发挥的作用也只是辅助性与派生性的。

(二)传承性
传承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性,即具有被人类一代义一代享用、继承或发展的特性。

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体现在以古人的活动为认定对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社会实践、仪式节庆等活动皆是现今尚存的古人重要的日常性或周期性活动。这些古人的重要活动,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成为-种文化积淀, 产生普遍性的文化意义,并获得时体内的认同和接受,逐渐成为其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目觉与不自觉中将这种活动传承与发扬,从而使其得到永续发展。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体现在将过去与现在相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性体现在文化遗产是一个过去的文化集合, 其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文化的积累。而文化的积累必然包含着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继承强调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的历史性和传统的文化形态,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性历史文化价值的延续。而创新强调的是紧随时伏性,代表的是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部分。在创新的过程中,也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进行护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三)活态性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然形态,也是其生命线的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指过去的陈迹,只能收藏在博物馆里供后人参观,而是具备从过去到现在直至未来的动态延续性。

1、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的文化特征与价值

活态性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发展性,非物质文化遗户不是单
纯的静态存在,而是一个既不脱离原有传统》又增添新时代因素的动态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特点,是活的文化,它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和创新。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要不断为其赋子新内酒、注入新活力,使其当代价值得以彰显,服务于人们的社会需求。

2、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的表现形式

(1)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过去到现在直至未来的延续的适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传承的形式存在于当下,又以革故鼎新的姿态面向着未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详以活态保护的方式主动创造既反映当代又承载历史的新价值,所谓“活态保护”强调的是对创新性内容的彰显,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复制、搬运、移植,而是创新性地开辟路径,在创新中寻求生机。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过程中变异与创新的活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特征还体现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变异与创新,这种变是与创新的内在动力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性质和外在条件双重作用决定的,当这种文化遗产进入异时异域时,不变异不创新就不能传承与发展,在外在机制的促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的调适机制被触发,以达到可持续发展。

(四)地域性

地域性通常被作为一个空间概念,文化的地域性指某一空问领域内文化样式所呈现出来的突出特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而言,地域性往往表示的是某一文化事象的地域特色。
1、地域性与民族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与民族性紧密相关,民族性的概念可由地域性来构成,地域性的表述既体现又深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每一个民族大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地域,该地域的自然环境对该民族有很大影响,进而会在此基础上形成该民族的文化特征。生活在共同的地城空间是一个民族形成的基本前提。

2、地城性与集体记忆

“集体意识”指的是同一个地城的成员共有的信体和风觉的综合构成具有本身社会特征的一定的体系,用以区第个人记忆。集体记忆的载体称为“记忆之场”。通过“记忆之明”,一个民族抑或一种文化会获得“凝聚性结构”,将过去与现在相连。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很显然是构成这个“记忆之场”的关健性因素。现代社会的文化乡愁不仅呈现了人们的论旧思绪,同时也折射出人们的文化想象与文化期望。

(五)多元性

非物质文化遗户的多元性主要是就非物质文化遗户的存在形态而言的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同的形态,同种非物质文化遗户产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形态也不尽相同。

1、人类实践的多元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人的实践来生成与传承,而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即是多元的存在,有物质生产实践、精神生产实践、科学文化实践、人与人关系的实践等,其中每一种实践都可以生成与传承为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文化多样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丰富了世界多样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多样化生存是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文化多样性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这就从某种层面上把尊重、保护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和平发展联系在了一起。

3、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性是推动人类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需要在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 各个地区的联系日趋广这与采密,全球化因素已经全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化趋势背景下,发展显然具有二重性特点:方面,-体化、普遍化、均质化的文化被推行:另一方面,多样化、异质化、个性化的文化被强调。多样化生存是人取得自我定义和身份定位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代全球化浪潮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展示的价值显然已经超出了作为人类共同记忆、共同财产的意义,多元性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的支点。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着重强调它作为不同族群、地城的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的内涵。同时, 能推动世界认识和理解某一族群、地城或社区文化的世界意义、人类意义和全民意义。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展示与交流

文化多样性是人们文化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提倡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正是注意到人类在相互信任和理解的氛围下,尊重文化多样性、宽容、对话及合作是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住保障之一,希望能够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认识到人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进一步发展文化问交流的基础上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更广泛的合作。来自世界各个族群、文化区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选与展示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2、国家民族文化符号的认同与传播

从符号学的角度未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文化形态的内容、意蕴、特征和关系的具象化,具有地城性和民族性等特征,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号。这种在长期的集体传承、诠释中不断发展而来的文化符号一旦形成,就会在国家、民族共同体成员中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可能成为民族身份认同和国家身份认同机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民族、地城或社会群体文化的彰显与互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个国家、族群和社区推逸出的能代表国家、族群、社会群体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内容的特色项目。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避选、介绍和展示等活动实质上是民族、地域或社会群体文化的彰显与互鉴的过程。

(二)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

1、族群发展史的展演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特定民族、地域文明和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记录着民族和民族文化交流发展的历史。

2、民众生活史的叙述与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人类社会生活史的信息,包括衣食住行、社会生活、风俗习尚、文化娱乐等诸方面的变迁轨迹。从传承主体的角度来说,社区成员往往是文化传承的实际承担者。

3、传承人文化生命史的记录与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承人和他所在的社区每个个体的文化生命史。非物质文化道产的传承往往伴随传承人的一生,甚至几代人代代相传的情况也是较为普遍的。

(三)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精神,如人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产生积极影响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着世界各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对塑造健康人格和美好品德,激发人类的创造活力等众多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1、凝神最气的民族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且作为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生动有效的存在,能够很好地将民族精神传递到每一个人、每一代人身上。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显著的民族凝聚力,有的则更多地反映出民族精神、气质,还有的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特有的理解和链接方式。

2、团结互助的社区观念

社区更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享性内涵。很多集体仪式、传统节日、文化空间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通过社区民众集体开展各类活动,使得团结互助的社区观念得以彰显和传承的。

3、崇业尚道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灵魂,也是其文化传承的核心内容,这在传统手工艺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工匠精神在技艺上主要表现为精登乘精的品质,在习俗上表现为对先祖的敬仰和对传统的崇敬,在行业中则表现为崇业尚道、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呈现给我们的认识艺术发展规律、给人以艺术启迪和美感享受的价值。

1、日常生活空间中的实用性艺术价值

口头传统、民间手工艺是日常生活空间中最能集中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价值的门类。以口头传统为例,其中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是民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与音乐、舞蹈等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协作型表达的美学特色。民间手工艺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特征,在材料选择上就地取材,以成本低廉、取用便捷为主。某一地域的民间手工艺传承人往往是群体性存在,艺术家们的作品风格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

 

2、民众信仰空间中的仪式性艺术价值


民众信仰空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与日常生活有所不同,虽然仍是就地取材,但整体价值取向是为信仰祭祀的仪式活动服务,具有仅式性,仪式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着民族的文化艺术基因,对于探索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本质,理解民族根基性文化内涵有着重要意义。

3、殿堂艺术空间中的文化美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殿堂艺术空间内的美学价值不仅是艺术精湛之美,更为突出的是其作为族群交化标识的文化美学价值。在建筑艺术方面,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创造。

(五)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价值是指民众在参与生产、生活实践等活动的同时,创造、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着群体性的生产生活知识与技能以及复杂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审美趋向等内容,对一代又一代人了解生活文化的历史知识、形成价值观具有-定的作用。

 

1、群体性三观的培育与养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认为具有确认各民族和文化社区特性的作用,并能够拉近各民族、社区之间及各民族、社区内部关系。这种作用产生的根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群体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蕴藉着代代相传的群体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民族性审美取向的接受与传承

民族性审美取向是一种群体性审美观的体现。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表现与再现、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融会贯通的复杂的

心理过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这种审美取向包括围观者的审美感知与认同、参与者的审美理解与共鸣、传承人的审美传承与创追等内容。

3、地方性知识的生成与传播

任何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包含着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内涵。这些知识扎根于社群民众的生存实践,反映着入与自然、人与社群的复杂动态关系。地方性知识包括认知体系、利用体系与观念体系三个层面,往往是经验性的、源自生产生活实践的知识体系,以解决或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性、地城性的观念体系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对自然界的尊重、爱护,甚至崇拜、敬仰,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并不具有特殊的地位和权力。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保护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意义

1、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有利于促进人类基本文化权利的实现

(1)文化参与权

文化参与权即参加文化生活的权利,指公民在制定文化政策以及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等方面所享有的平等、全面、依法参与的权利。

(2)文化共享权

文化共享权是公民平等、普遍分享文化发展和繁荣的成果和利益的权利。

(3)文化收益权

文化收益权又称文化成果保障权,是指公民所创造的文化成果及其相关利益受到保护的权利。

(4)文化平等权

文化平等权是指人类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虽有强弱之分,却无贵贱之别、每一种文化都有平等的生存权。

3、有利于推动不同国家及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及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也是许多民族,群体、社区的基本识别标志;

另一方面,文化又具有普遍性,它是不同文明之间增进理解、促进交流的重要基础之一。

4、有利于解决全球文化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一方面要求不同文化问相互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也必定会造成不同文化问的摩擦与冲突。

不同文化间的疑虑和隔阂,必须要通过交流和对话来消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让不同文化都获得自由的生长空间,

使之在相互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从而减少摩擦与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意义

1、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及多样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最根本出发点就是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这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传承,关系到民族文化身份和国家文化主权的维护。

2、有利于增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自觉

文化认同是民族归属愿提升的一种表现,能够推动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

保护自己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人民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生发出文化自觉后的具体行动,而各族火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的觉醒正是文化自觉的核心。

3、有利于铸造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自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自信的提高密不可分。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文化自信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只有坚定文化自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才有坚实的根基。

非物质文化遗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是铸造民族精神的肥沃土壤,是提高文化自信的核心元素。

4、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自强

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推进文化创新、实现文化自强的前提与基础,

当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借助高新技术手段,合理地进行创新利用,使之符合现代化的要求,使之在自我超越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保护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认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要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文化形态,保护它所遗传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这要求在实际保护工作中坚决反对混淆真伪的现象。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就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包括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及其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遵循整体性保护原则,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三)活态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其得以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其存在形式的活态性,它随着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创新。

(四)科学性原则

坚持科学保护的原则,就要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首要任务是保护传承,之后才是创新利用。

 

(五)伦理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伦理性原则,就是把社区、群体和个人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位置。要确保社区、群体和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要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力,要尊重彼此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的方式:

(一)整体性保护

整体性保护就是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以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历史延续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是对社会发展中世代相传的精神(技艺)层面文化的动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元素是群体优质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在历史传承中凝聚了群体的宗教信仰、审美观、 价值观、生活观和思维模式,是群体发展的源泉。

(二)活态性保护

活态性保护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变化的环境中进行传承,它区别于以现代科技手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博物馆”式保护的方式。

(三)抢救性保护

抢救佳保护是指对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紧急的记录、整理,使其得以存活、传承的特殊性保护措施。“抢救第一” 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之一,为此实施的抢救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

(四)数字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是指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和传播等技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换成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加以保存。

(五)生产性保护

生产性保护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生产过程得到活态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拾致第-、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

 

保护机制:

(一)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和民众为主的多方合作保护机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负责立法、评定项目、评定传承人、给予政策与财政的支持、传承与传播活动等工作。在政府主导的工作中,专家参与指导,确保工作的有效性与专业性。要确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基因库内容进行有效保护,即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承群体、文化传统与文化空间等进行综合保护。文化基因库的保护与实践,民众是主体。

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作用有几种情况,

第一,一直虔诚地传承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政府和学者的推动,民众更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中。

第二,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濒危、灭绝的状态,政府和学者大力推动该项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民众受到鼓舞,重新传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第三,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当代应用价值,传承人主动与政府、学者合作,踊跃地对它加以保护、宣传和推广。

(二)加强依法保护、落实问贵制度的保护机制

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责任,必须从法律上进一步完善,有必要对已申报成功的一系列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巡视,

对保护不力、政府不作为的现象进行警示、亮牌,直至取缔其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称号。

(三)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保护机制(数字化保护)

(四)濒危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先保护机制(抢救性保护)

(五)适应文化发展、交流大势的保护机制

(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平等、公平保护机制

少数民族地区专业人才较缺乏,国家应加大对该地区人才的培养与研究力度。少数民族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比较薄弱,需要加强文化自信的传递,让民众真正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的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取向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文化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遭产将何去何从的问题。

具体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向度。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取向进行分析,其根本目的在于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的方向与重心,更为科学有效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实践。


(一)经济取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经济取向,主要是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经济性为利用重心,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市场经济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稀缺性特征,

以社会大众文化需求为导向,在市场供霄结构关系由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规划与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的经济取向,就是要尊重市场经济自发调节作用,借助与资本的融合使其进入市场经济领域,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资源样态转化为文化资本样态。

(二)文化取向

文化取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基本方向之一,从本质上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种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取向的利用目标在于,结合现代社会文化环境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其能够再次与人类个体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的文化取向不仅要做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而且也要做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传播。

(三)社会取向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黏合剂,是人类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推动力虽。

就社会取向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社会记忆和社会团结两个方面。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一个民族群体发展历程中经过不断创造和积累的产物,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所属民族群体的文化读本、历史记忆和民族心性。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在民族社会内部具有联结功能,是维系民族内部团结的纽带。

利用的路径:

(一)经济价值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利用取向,主要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领域,借助市场资本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多产业融合的资源利用路径,其中文展融合式利用路径较具典型性。

在文旅经济杨城对丰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和民众围绕着这一资源处于相对协作和博弈中。政府部门需从国家社会整体利益层面出发,科学合理地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化开发框架,既要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文旅经济中实现一定的资本增值,也需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实现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文旅企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产品生产、创意设计以及有偿购买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和服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多种产品服务样式展现在受众面前,并借助受众购买支付等方式实现企业盈利。

(二)教育价值利用

教育是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文化的教化意义便已得到了关注和重视。在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同样应当回归其文化教化本质。纵向渗透环节,主要是指在高等院校和学术研究机构中构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为主题的课程,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横向共推环节则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从高等院校、学术机构这类专业研究教有机构,向社会教育、科普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推广;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向社会大众的横向渗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多元化发展。链向传承环节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形成系统性、链条式的教育模式,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中的零散化问题。活态衍生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由单层面的知识热能传授向多维度的产品创意生产拓展,赋子非物质文化遗严普及教育更为多样性的内涵。

(三)社会价值利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利用,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传承和文化记忆两个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传播式利用主要可采用三种模式:

1.门户网站式的信息传播;

2.移动数据终端传播;

3.社群式传播;

利用的前景: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本利用前景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与科技融合

(三)共生理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研究意义

(一)有利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有利于发掘文化内涵与价值;

(三)有利于坚定民族文化的自信;

(四)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五)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搜集、整理、鉴别巴有文献研究资料而获取相关信息和知识的研究方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运用2

1、历史文献资料

历史文献资料包括地方志,县志、 地方档案等诸多形式的文献材料,这些是我们了解和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

2、相关会议,文件、法律条款、规定等

注意事项;

1、文献的搜集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紧扣研究目标

研究者在资料搜集过程中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牢记研究的目标,分清材料搜集的主次和先后。

2、文献资料的搜集应做到尽量充实和丰富

既要有历史文献的爬梳,也要有相关文化生态等方面资料的搜集,尽量做到材料的充实和丰富。

3、文献的搜集应该全面

全面性即相关研究人员不但要搜集课题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文献材料,还要注意从不同的视角对同一问题作出描述或评价,其中不但应包括相同观点的文献,还应包括不同观点甚至相反观点的文献材料,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轻易否定或忽视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材料。

4、形成文献述评

在全面搜集相关文献材料的基础上,研究者应通过归纳、整理、分析等方法对已有文献材料进行系统全面的归纳和评论,

分析当前的研究动态、存在问题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二) 田野调查法

田野调查法是指深入到调查对象中间,融入调查对象生活,近距离观察和了解调查对象的社会和文化的调查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法可以获得第一手的资料,补充文献资料的不足。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运用:

1、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常见的调查方法,它要求调查者深入调查对象的生活日常,近距离地观察和记录调查对象的生活,从而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

2、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是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社会学田野调查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针对某现象提出问题,听取研究对象见解的调查方法。3、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研究者为了解调查对象对于一些特定问题的态度和认知而设计相应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发放给调查对象,通过回收调查对象填写的问卷,从而了解情况、征询意见、收集信息。

注意事项:

1、选择田野地点

田野地点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消除文化偏见

首先,消除文化偏见主要包括尊重调查对象的生活急惯,了解其社交礼仪、禁忌等,争取做到入乡随俗。其为,调查者不要学会尊重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务必要从客观现实出发,秉持客观的书写标准。3、遵从学术伦理

首先包括对调查对象隐私积、肖像权的尊重,同时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特殊性及个别项目的保密性等,务必要尊重调查对象的选择,不能随意对外公开。除此之外,学术伦理还包括尊重对方文化、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需要我们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去遵守和践行。

(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将个别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揭示其形成、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集合,其数目庞大难以想象,在研究的过程中,无法实现逐一的观照,通过个案了解整体便成为必然的选择。

注意事项:

1、代表性

个案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能够代表其背后的整体。

2、针对性

个案的选择必须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个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深入性

个案的研究应该是多维度、多层面的,这样能获得对个案的整体性认知,研究越全面,越透彻,得出的结论越客观。

(四)跨学科研究法

跨学科研究是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多个学科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成果等从整体上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的综合性研究。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的运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十日综合性学科,其涉及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民间文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研究中,往往需要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央进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注意事项:

1、从研究者来看

跨学科研究法的运用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并对其有较为清晰的认知,能够熟练运用。

跨学科研究的开展需以研究者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学术视野为基础,不能为跨学科而跨学科,而应该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跨学科研究。

2、从研究对象来看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虽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但并非所有的研究都必须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才能进行,研究者衢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趋势:

(-)书斋式研究向书裔与田野并重研究的转向

书斋式研究意指主要采用文献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理论研究,这种研究通常在书斋中即可完成,无论是在研究方法上,还是在研究内容上都体现出了鲜明的书斋式特征。

1、研究方法的转向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进行,人们对它的认知逐步加深,单纯的文献研究已无法满足研究的需要,

田野调查法逐渐被运用到研究中来,形成了书斋与田野并重的研究模式。

2、研究内容的转向

早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中在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等方面、多为理论性的阐释和探讨,

基本上集中在“是什么”的问题上伴随研究的深入,“是什么” 的研究已不再是学界关注的核心,

“为什么”和“做什么”逐渐成为研究的重心,这就使得研究的内容逐渐走向了田野,走向了民众生活。

(二)单方面研究向整体性研究的转向

早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主要集中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某一方面的研究,如概念的研究、特征的研究、分类的研究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逐渐发生了由单方面研究向整体性研究的转向,这种转向一方面表现在对整体性文化生态的关注上,

另一方面表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多维度考察上。

1、对整体性文化生态的关注

“民俗文化生态”的理论,指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变革是推动民俗发展和变迁的重要力量。

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也与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紧密相关,需从文化生态看手,采用整体性的研究视野对其展开综合性的研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既要有项目本身的关注,也要有对相应的观照,既要着眼于项目本身,也要放眼于外部整体,

2、多维度的考察

多维度的考察能够从不同方面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使得人们的认识更为全面、立体舟出更为客观、可信的研究结果。

多维度的考察既体现在多种研究视角的考察上,还体现在多重考察视角的运用上。

(三)理论研究向实践研究的转向

非物质实化遗产研究的目的在于发挥其实践功能,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

伴随学界和广大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加深,针对其实践方面的研究逐步增多。



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即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传统手工枝艺、民俗节庆、传统音乐,舞蹈等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结合一方面能够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另一 方面也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得天独厚的扎实根基,是当前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民族文化基础,它们应该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

 

第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作业价值:

(一)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多重价值

(二)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

通过田野作业,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总结传承规律,已然成为做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重要前提。

(三)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新项目

(四)及时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原则:

(一)尊重性原则

尊重性原则是指在田野作业过程中,必须尊重田野作业当地的各种文化习俗、礼仪、生活习惯等,也是田野作业者文化修养、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

(二)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田野作业过程中,基于系统性、全局性的考虑,将所要进行调查的对象置于整体中进行考虑,即充分考虑调查对象与当地文化、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田野作业过程中,必须尊重被调查对象的客观规律,不能带有任何主观性,不添加任何主观色彩,要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四)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原则是指在田野作业过程中,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充分认识并给出一定的建议措施,让其可持续传承和发展。

方法:

(一)综合调查法

综合调查法就是从宏观层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人文、生态、影响范围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方法。

(二)抽样调查法

抽样调查法是建立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之上,着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关联人进行调查的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采用问卷方式了解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联性的定量研究方法。

2、访谈法

访谈法是和受访人直接交谈的方法,如当面访谈、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通过访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调查以弥补问卷调查过于数据化的不足。

(三)观察法

1、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是将自己当成局内人进行观察的方法,主要“采取调查者参与到文化遗产活动中的形式,进行直观的第一手的采集和收录,保持遗产活动完整的真实的原形态”。

2、非参与型观察
非参与型观察主要是将调查者当成局外人,作为一个旁观者客观、冷静地观察并记录所发生的事情的全过程。

(四)文献实物搜集法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既要关注展演过程,还要关注展演所依赖的各种资料,这就需要对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献文物资料进行搜集。反思:

(一) 从广泛普查到代表性项目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作业的关注重点

(二)从项目抢救到传承人保护:非物质文化进产由野作业的人本原则

(三)从保护传承到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作业的伦理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作业资料保护的的意义和价值: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作业资料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物质文化遭产田野作业资料保护是实现田野作业资料成果共享的客观需要

(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作业资料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作业田野作业资料的内容: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资料,包括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枝能。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实物资料,也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的物品。

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场所的相关资料,场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的空间环境,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地理位置、村落或社区的空间布局、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所在的庙字或其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周边的分布情况等。

非物质文化遭产的田野作业资料的基本类型:

1、文字资料

2、围片资料

3、录音录像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作业资料保护的主要方法红

(一)档案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为保护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传播的各种文献资料

(二)博物馆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保护是田野作业的资料活态服务于民众的有效举措、非物烦文化遗产博物馆可利用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将搜集未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转换成博物馆模式。

(三)数字化保护

一方面,可以利用数据库进行资料归类整理,这是“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的有效手段”。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虚拟现实和可视化展示技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户可视化,实现与原物或原事项完全一样的恢复和再现”。

第八章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又称口头文学,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创作,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之一。

民间文学大体可以分为散文体民间文学和韵文体民间文学两大部分。散文体民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等,韵文体民间文学包括史诗、叙事诗、歌谣、谚语、谜语等。

(一)神话

定义:神话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叙事,在现代学术用语中,神话以超自然形象为主人公,是人们对所崇拜的神或半人乎神的英雄事迹的神圣叙述。

分类:根据表现内容的不同,神话可分为宇宙和自然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族群起源神话、文化发明神话和战争神话。

特征:从叙述内容看,神话的讲述过程往往是非常严肃乃至神圣的-项活动:从文学角度看。神话的各种叙述要素(人物、情节)都具有独特的性质。

(二)传说

定义,传说是民众口头创作并传承的,以一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风物、习俗为中心的散文叙事作品。

广义的传说是指一切以口头形式讲述的散文叙事。

狭义的传说则与神话和故事相区别,是指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口头作品。

分类:

一是人物传说:

二是史事传说:

三是地方风物习俗传说特征:

其一,内容的可信性:

其二,情节的传奇性:

其三,传说的区域性

(三)民间故事

定义:民间故事是民众口头讲述的散文体故事,广义的民间故事是指中国各族人民群众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各种体裁和形式,其中有神话、传说,还有其他各种样式的故事, 如动物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笑话、寓言,以及某些民族或地区特有的口头散文叙事文学体裁等等"。

狭义的民间故事是指除神话、传说之外的口头散文称事文学,是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宏大而又多彩的艺术世界。

分类:根据题材、形象、内容、风格的不同,民间故事可以分为:幻想故事、生活故事、民问笑话、民问寓首。

特征:

一是不以特定的人、地、事、物为对象,它所讲述的事件中,时间、地点、人物往往不具体;

二是从开端、发展、高潮到结局具有完整的情节;

三是在情节,主题、人物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类型化倾向。

 

(四)民间歌谣

定义:民问歌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广义的民间歌谣是指民间文学中以歌唱或念诵为主的韵文体作品,包括民歌、民谣、谚语、谜语等。

狭义的民间歌谣是“篇幅短小,以抒情为主的民间诗歌的总称。实际上它由'民歌’和’民谣'两部分构成。


分类:民间歌谣从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情歌、历史传说歌、儿歌等类型。

特征:民问歌谣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间歌谣可以忠实地记录民众的生活状态、表达民众的心态情绪、抒发民众的感情愿望

(五)民间叙事诗

定义:民间叙事诗是创生并传承于民间,以讲述社会人生故事、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以口头演唱为基本形式的一种诗歌类型。

民间叙事诗和民间歌谣的区别在于,民间叙事诗有着明显的故事情节,而民间歌谣以抒情为主,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

分类:从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及表达的主题来看,

可以将民何叙事诗分为三类:

首先是反映历史上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民向叙事诗;

其次是反映爱情婚姻生活的民间叙事诗;

最后反映各民族生产、生活斗争的民间叙事诗。

特征:

1.民间叙事诗结构单纯、 情节宪整。

2.叙事与抒情、描写相结合。

3.重叠复杳、一唱三叹。

4.清新、朴素、洗练的语言。

(六)史诗

定义:史诗是一种古老而又规模宏大的民间叙事长诗,集歌谣与叙事于一体,采用诗的语信,

反映一个民族在其发展的童年时期对天地万物、人类起源等问题的种种认识和看法,

记录该民族在重要历史阶段所发生的民族迁徙、民族战争等重大事件,歌颂那些对部族的形成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及其英勇事迹。

史诗和神话一样,也是一种“神圣的叙述”,但差别在于神话是散文体,而史诗是歌体。类型:英雄史诗和创世史诗

特征:史诗是一一种存在于特定历史范畴的文学现象。

史诗只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阶段,一般认为是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

 

(七)民间语言

定义:民间语言是民众口头流传的活的语言,通俗明快,与文雅庄重的书面语言有显著的差别,

它是各行各业的广大民众惯用的语言,又以其鲜明的生活化和质朴性的特点区别于上层社会的语言。

分类:民间语言通常包括常用型民间熟语和特用型民间熟语特征:1.地方性2,民间性3.俚俗性4,流变性

第九章  传统艺术

(一)传统美术

定义:中国传统美术(民间美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的生动写照与重要载体。

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出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实用需求与鉴赏需要,由广大先民创造出的各种造型艺术的总称。

分类:中国书法、民间绘画、民间雕塑和民间手工艺术

特征:

1.原生性和本真性.2传统性和民间性3.实用性和审美性

 

(三) 传统音乐

定义:传统音乐(民问音乐)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音乐一般指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

分类:民问歌曲、传统舞蹈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和民间器乐

 

特征:

1. 创作内容的乡土性

  1. 创作过程的集体性
  2. 传播方式的口头性

4.音乐曲调的即兴性

(三)传统舞蹈

定义:传统舞蹈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世代相传的一种艺术。

中国的传统舞蹈是集歌唱、舞蹈、器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载歌载舞、歌舞并重是大多数传统舞蹈艺术的表演特征。

类型:汉族传统舞蹈和少数民族传统舞蹈

特征:

1.民族性和地域性

2.内容广泛和形式多样

3.舞蹈和音乐的综合性

 

(四)传统戏剧

传统戏剧是指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创造的传统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与古老民间文化结合的产物,它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列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艺术。

特征: 1.综合性2.写意性3.程式性4. 地方性

(五)曲艺

定义:曲艺是中国民族民间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的演化发展而成为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

类型: 1.以说为主的曲种2.以唱为主的曲种3.又说又唱的曲种4.半说半唱的曲种

特征:1.形式简单、内容通俗2.创作多雄、表演灵活3. 依托想象、追求喜剧性

 

第十章  传统技艺、技能与技术

传统技艺、技能与技术是指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追出的知识和技艺、技能和技术,它包括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等。

(一)传统技艺

定义:传统技艺是指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背景,并必须经过一定的深入研究学习才能掌握的技术、技能。

类型: 1.陶瓷制作技艺2.织染技艺3.金属制作技艺4.漆器樣饰技艺5.造纸技艺6.传统印刷技艺7.传统遭船技艺8.传统酿造技艺9.传统制茶技艺10.传统制盐技艺11.传统食品加工技艺12.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特征: 1. 民族性和地域性2.人传承性和变异性3.技术性和实用性

(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定义:传统体育是指人们遵循-定组织形式、顺序与规则,在平等前提下参与的以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目的的竞技娱乐活动,它包括各种民间传统的武术、体育和竞技项目。传统游艺是指流行于各民族民众生活中代代相传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

传统杂技是古代娱乐形式之一,杂技, 即各种技艺的意思,它包括人们在舞台表演过程中的各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

类型: 1. 传统体育2.民问游艺与杂技

特征: 1. 历史性和生活性2.竞技性和技巧性3.健身性和自娱性

(三)传统医药定义:传统医学是指在现代医学之前,已经独立发展起来的多种医疗知识体系,它有别于现代医学的主流体系部分。

中国的传统医药、主要指中医中药以及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药学。

类型: 1.传统中医药2.少数民族医药

特点:1.民族性2.地域性3.活态性

第十一章 民俗文化

(一)民俗

定义:民俗是文化团体基于传统创造的全部,通过群体或个人表达出来,被认为是就文化和社会特性反映团体期望的方式。

特点:民族性、地城性、历史传承性、变异性、群体性、约柬性类型:物质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

(二)民问信仲

定义:民间信仰是精神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促进民众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的传统理念,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和传承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等文化形态。

类型:灵魂信仰、自然神值仰、围腾信仰、祖先信仰、生育神信仰、行业神信仰、神话人信仰

传承特征: 1. 有相对完整的仪式2、有悠久的历史


(三)生产与消费民俗

定义:生产与交换相关的观念及行为形成物质生产民俗和消费民俗。物质生产民俗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直接的和问接的物质生产形成的一系列民俗文化现象。物质消费民俗反映的是以物质交换为中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指商业民俗和交通民俗等。

类型:物质生产民俗、物品交换习俗

传承特征: 1. 行业特征突出2.功能发生变化

(四)生活民俗
定义:生活民俗指的是直接反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物质生活习俗,主要包括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建筑习俗等。

类型: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建筑习俗

传承特征: 1.时空差异突出2. 生活功能尚在

(五)传统礼仪

定义:传统礼仪指在人生历程中某个关键节点举行的具有标志性的仪式,主要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葬礼等。人

类型:诞生礼习俗、成年礼习俗、婚礼习俗、葬礼习俗,寿礼习俗传承特征: 1. 传统功能依然存在2.传统表征淤化发形式改变

(六)节庆习俗

节庆习俗的文化表征主要集中为两方面:一是自发性、周期性地举行,集体参与,打破常规时空的民间文化传统。二是同一节庆因文化空间差异而表征不同。

类型:农事节庆、紧把节庆、信仰节庆、纪念节庆、庆贺节庆、杜交游乐节庆

传承特征: 1,传统特征依然存续2.传统功能趋于综合性

 

第十二章 文化空间

定义:“文化空间”是基于物理空间(场所、地点、建筑等)的人类行为(传承演示、周期行为、节庆聚会)在场的自然空间和文化空间的组合空间形态。

其内涵包括:①具有作为人类创作天才代表作的特殊价值;

②根植于相应群体的文化传统或文化历史之中;

③在该民族及文化群体中起着确认文化身份的作用;

④作为灵感及文化问交克的源泉和凝聚各民族或各群体的手段所表现的重要性;

⑤目前在该群体中所起的文化及社会作用;

⑥超凡的实践技能和技术水平;

⑦具有唯-见证某个鲜活传统文化的价值;

⑧或因缺乏拯救和保护措施,或因变革过速,或城市化,或外来文化切入而西临消亡的危险;


特征:

(一)地城性与民族性

文化空间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指文化生存的自然地理位置、空间条件及其生态环境。

1、独特的地域性

自然环境是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第一 重要变量,离开了人类生存、繁行的自然生态环境,一切文化创造活动将不会有客观存在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生产方式造就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城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所呈现的最基本特征,自然环境是决定非物质文化遗户地城性特征的重要因素。

2、鲜明的民族性

民族是指经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稳定共同体,即一群基于历史、文化、语言与其他人群有所区别的群体。各民族有其固定的生活地城,在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各民族极具差异化和极富魅力的民族文化空间。首先,因不同民族社会群体性的生活和生产需要,形成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空间特征。其次,由于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在相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形式。

 


(二)日常性与周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性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时间上的纵向延续性、具体文化事象内在的时间秩序性,以及普通日常生活事象在-定时空中被赋予文化内涵之后的化值增值性。

1、日常生活的节奏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场所,是民众具体直观的、初始的、生活性文化的载体。不同历史时期民众的全部生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形成、维系和发展的现实基础、重要主体和关键因素,它既是民众日常实践的领域,也是蕴含着普通人共同的本源性文化意义和价值的领域。

2、周而复始的周期性

文化空间(场所)是一个地点、场所或空间,但不是静态的,是有时间因素、有周期性文化活动、反复演示的时空,是有人类活动、有文化表演、有文化行为的地点。



(三)制度性与精神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就是这种既能满足人愉悦身心的欲望又能制约人的越矩行为,具有制度性与精神性的空间。
1、深层的制度性

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规则多数是在社会中通过一种渐进式反馈和调整的演化过程而发展起来的,并且多数制度的特有内容都渐进地循着一条稳定的路径演变。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具有制度化组织形态。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具有制度化活动形式。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具有制度化文化传统

2、内在的精神性

人从诞生之日起,就生活在两个空间,一个是客观存在的物理空间,这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一个可以感知与触摸的空间:一个是主观创造的精神空间,这是我们体现生存价值与意义的场所,是一个虽然不可触摸但却可以感知的精神世界。

(四)综合性与活态性
文化空间作为文化载体、远是固定的又是变动的,固定的是其物理空间,变动的是流动的传承人。
1、空间的固定性
在传统社会环境中,乡村里的农民生活在村落,都市里的居民生活在社区,民众生活流动性不大,人们一般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群体或者某个区域,生活空间总的说来,没有大的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生态中长期形成的相对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

2、文化的综合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往往呈现的是口头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综合文化事象,这些文化与民族民问信仰、民众日常生活承密联系,其中往往包含了多样化的民族民间文化类型。

3、传承的活态性

人类在文化传递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上一代把经验、知识,技术、思想、理论、方法等传递给下一代:另一方面,下一代又通过自己的实践不断补充、发展、丰富原有的经验、知识、技术、思想、理论和方法等,进行新特质文化的创造和积累。

保护的意义:

(-)文化空间保护的文化生态学意义

文化生态是指文化所处的总体生态环境。整体性保护既包括对特殊时问点在特殊空间里进行的仪式的保护,也包括对物理空间的日常维护以及仪典制作技艺、主持者的文化修养等方面的全面保护,而这一系列事象的保护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其他更多更复杂的文化与物质的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文化空间的保护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一体化,更有利于文化生态的良性循环。


(二)文化空间保护的民俗文化意义

文化空何的民俗文化蕴含丰富,是当地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地域、语言、 经济、宗教等多种因素,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集合体。在发展中赋予民俗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是传统文化能够有活力地传承下去的应有之意。当特定的文化空间得以保护时,人们在其中重复与发展展的民俗才能得以沟通过去、展现现在、预示未来,才能在特定的时空里,不断重复民族记忆,用时展现时代精神和个体价值。文化空间的保护是现代社会文化发展中,民俗得以继续承前启后的重要途径。

(三)文化空间保护的历史文化意义

文化空间作为时间与空间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呈现,更是较为全面地了解民众真实历史与现状、保护民众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保护文化空间,就是在保护一地、一族民众的历史文化记忆,共传承历史文化知识。同时,对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生态博纷馆式保护等,也是及时保存这些历史文化知识,为更长久的历史文化研究保留有价值的活态资料。


(四)文化空间保护的日常生活意义

文化空间是指每年固定地、周期性地举办具有规模的民间传统综合文化活动的场所。这些综合性的文化活动既是文化意义上的“这一次”与“这一个”,对于生活于这-空间中的群体而言,又是其年复一年的日常生活状态之干.从外部视角来看,保护文化空间就是保护文化的多元化,然而从文化空间的享用主体,即空间中的民众而言,外界强调的保护对象即是他们自身的日常生活。对文化空间进行整体性保护,即是尊重其文化的传统意义与价值,并保护该空间中民众的日常生活。

保护的方法:

(一)博物馆式保护

博物馆式保护又称文化生态博物馆式保护,主要是以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方式,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存环境的稳定,以保证非物
质文化遗产在适合的环境里有着持续的生命力。其基本做法是,将文化遗产、自然景观、传统建筑、生产及生活工具,甚至包括传统民俗保存较好的地方,直接指定为生态博物馆,并对上述传统实施就地保护。”对文化空间进行博物馆式保护,主要是对文化遗产的权利归属和诠释权保存、保护在原地和原住民中间。生态博物馆是将文化遗产原状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社区及环境之中。

(二)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又称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这,是指在一特定的区域中,通过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与之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和村镇等。文化生态保护区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关,并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文化生态保护的观念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视为整体性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实践。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天然地属于文化生态保护范畴,对文化空间的文化生态保护相对完整地展现相应区域内的民族民间文化,既保护其自然属性,也保护其文化属性。

(三)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本意是指称某一乡镇拥有杰出的民间文化艺术的文化空间。能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地方,必须是具有某一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井广泛参与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同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特定区域,主要指乡镇(街道),也包括部分县。在文化生态博物馆式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的基础和原则之上, 民间文化艺术之 乡更多地运用了生产性保护的方式, 也是更为积极的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的实施是在社会和政府的扶持之下,以国家立法作为保障,传承人进行个性化创造的基础上进行的。

 

第十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定义: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熟练掌握其传承的项目如识和核心技艺: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并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发挥作用,自觉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的人物。特征:

(一)个体性与群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是指民间文化艺术的优秀传承人,即掌握着具有重大价值的民间文化技艺、技术,并且具有最高水准的个人或群体。”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个体传承人的传承,如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等;

另-种是集体传承,如民俗中的婚丧嫁娶、传统节日等,为民众集体创造和共享,须民众集体遵循共传承。

进行集体性表演的传统舞蹈、传音乐、传统戏剧等,也需要集体的分工和配合以传承发展,其中个体传承人的表现和作用亦十分重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具有个体性与群体性相结合的特点。

 

(二)传统性与创新性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而言,传承的

第一要义在于习得,即通过学习相对稳定的文化传统或文化模式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

第二要义是在时代背景下创造性地发展这些知识和技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创新发展而有所增益。

作为传承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遭产传承人具有传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

保护制度:
(一)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

1、《建立“活的人类财富”国家体系指南》

2、日本《文化财保护法》

3、韩国《文化财保护法》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

1、《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3、《关于推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4、《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6、《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

 

 

posted @ 2023-07-05 10:22  凡酷软件  阅读(15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