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读后感
大一的时光一眨眼就飞逝过而去,已经到了大二,从大一的c语言以及c++的学习之中我感受到了编程的魅力。暑假当中老师安排我们看《大道至简》,这本书并没有讲到了什么关于专业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一些技巧和思维方式。如何更有效率的完成工程,是一个团队所要思考的东西。这其中分工要合适,就像有的人适合做界面那就不要让他做底层的结构。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沟通,好的沟通能使我们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错误,经常在一起汇报自己任务的进度和正面临的问题然后大家一起相互讨论交流,能使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毕竟众人拾材火焰高。
在过去的大一一年中,我一直是认为软工就是敲代码,但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才知道,当一个工程很大,甚至能够达到100多万行代码,这时就需要上百人精诚合作开发,然而三人便会成众,更何况是人数如此庞大的团队?此时人员之间分工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另一个观点是,工程如此的浩大,倘若为了图一时省事儿,对重要的代码部分不写注释,不会按类分放在不同的文件中就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想要找到一个关键词搜索几百遍,往往遇到一个bug而却不知应当从何处找起。
关于我的感受,在我的大一一年的学习当中,每当敲一段代码时往往都是一部分一部分敲得,而现在的我认识到,当遇到代码行数多的时候,这样敲代码是很容易混乱且出现错误的。应该从简到繁,先将程序的大概结构构建出来,然后往里面添加细节,最终从简到繁完成这个目标工程,这样会省力很多,也不容易出现错误,就算出现错误在寻找错误的时候也会比较轻松。
到了大二也就是一个新的开始,这本书看完对于我来说挺有帮助,至少在以后的编程步骤方面会有改变,会注意自己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凭经验做。算法种种,分解到底,无非顺序、选择和循环。然后平凑起来计划就是一个工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吧。
大道至简,顾名思义,就是最有价值的道理其实是最朴素的道理,很重要的道理其实是很平常的道理。一个伟大的目标,一个浩大的工程甚至于一个我们现在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软件,都是由由一点一滴的努力,一点一滴的知识以及一行一行的程序语言实现的,这其中需要团队的合作与分工,需要我们互相讨论交流和我们“大道至简”的思维方式。如今我已经步入大二,希望我能始终记住“大道至简”当中的一些技巧与思维方式,把它带入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