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某物体的固有频率
一、 实验测量方法
1.频响函数测量
方法:用激振器以可控方式(通常使用正弦扫描或随机噪声)激励物体。同时使用加速度计(或激光测振仪、位移传感器等)测量物体关键点的振动响应。
原理:计算输入力信号与输出响应信号之间的频响函数(或传递函数)。频响函数在固有频率处会出现明显的峰值(对幅值)或相位突变(对相位)。
优点: 最直接可靠的方法,可以考虑阻尼、耦合等复杂因素,可测得模态频率(即实际工作频率)。缺点:需要相对昂贵的设备(激振器、功率放大器、数据采集系统、分析软件),测试复杂。
2.锤击法试验
方法:使用带力传感器的力锤敲击物体,产生宽频带激励(脉冲)。
原理: 一次敲击近似于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同时激发物体的振动。测量响应信号(通常是加速度)并计算其傅里叶频谱(或和输入的力信号一起计算频响函数)。频谱上的峰值即对应固有频率。
典型应用:使用脉冲法获取空间混响特性。空间混响的本质是声音在边界反射形成的延续声场。通过测量空间对脉冲声(如气球爆破声或扫频信号)的响应,可以得到完整的混响特征,包括:混响时间(RT60)早期反射声能量分布 *衰减曲线
二、 理论分析/计算方法
1.等效单自由度系统
方法: 将复杂物体简化为一个质量(m)和一个无质量弹簧(刚度 k)组成的系统。
公式:
\(f_n = (1 / (2π)) * √(k / m)\) (Hz)
优点: 非常简单快捷,能抓住主要特性,用于估算基本频率特别有用。
缺点: 高度简化,忽略了很多复杂因素(分布质量、刚度、模态耦合、阻尼),只能得到一个固有频率(通常是基频)。
2.使用工程公式与标准解法
方法: 利用经典力学对规则形状物体(如均匀圆棒、矩形板等)推导出的固有频率计算公式。公式通常包含材料的物理性质(密度ρ、弹性模量E、泊松比ν)和物体的几何尺寸(长度L、宽度b、厚度h等)。
优点: 比较精确(在模型成立的假设下),计算方便,结果明确。
缺点: 只适用于特定边界条件(如两端铰支、固支、自由)的规则形状。高阶频率公式可能复杂。忽略一些实际因素(如阻尼、连接刚度、质量集中等)。
例子:
简支梁: \(f_n = (π * n²) / (2 * L²) * √(E * I) / (ρ * A))\) (n为模态阶数)
3.连续体建模与有限元分析
优点:通用方法
缺点:需要昂贵软件与专业建模技能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cynety,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onnection0x00/p/18957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