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65 下一页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5 19:55 cnetsa 阅读(4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标准I/O提供流缓冲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使用read()和write()等系统调用的数量。标准I/O提供了3种类型的缓冲存储。 全缓冲:在这种情况下,当填满标准I/O缓存后才进行实际I/O操作。对于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通常是由标准I/O库实施全缓冲的。标准I/O尽量多读写文件到缓冲区,当缓冲区已满或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5 19:53 cnetsa 阅读(3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I/O处理模型 阻塞I/O模型 非阻塞模型 I/O多路转接模型 信号驱动I/O模型 异步I/O模型select和poll的I/O转接模型是处理I/O复用的一个高效的方法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5 19:51 cnetsa 阅读(3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文件锁包括建议性锁和强制性锁。 建议性锁要求每个上锁文件的进程都要检查是否有锁存在,并且尊重已有的锁。 在一般情况下,内核和系统都不使用建议性锁。强制性锁是由内核执行的锁,当一个文件被上锁进行写入操作的时候,内核将阻止其他任何文件对其进行读写操作。采用强制性锁对性能的影响很大,每次读写操作都必须检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5 19:42 cnetsa 阅读(22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5 19:39 cnetsa 阅读(1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对于Linux而言,所有对设备和文件的操作都是使用文件描述符来进行的。文件描述符是一个非负的整数,它是一个索引值,并指向在内核中每个进程打开文件的记录表。当打开一个现存文件或创建一个新文件时,内核就向进程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当需要读写文件时,也需要把文件描述符作为参数传递给相应的函数。 一个进程启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5 19:38 cnetsa 阅读(42) 评论(0) 推荐(0)
摘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5 19:37 cnetsa 阅读(15) 评论(0) 推荐(0)
摘要: Linux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具有与其他操作系统和谐共存的能力。Linux的文件系统由两层结构构建。第一层是虚拟文件系统(VFS),第二层是各种不同的具体的文件系统。 VFS在linux系统中的位置如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5 19:36 cnetsa 阅读(3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系统命令相对API更高了一层,它实际上一个可执行程序,它的内部引用了用户编程接口(API)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5 19:36 cnetsa 阅读(5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Linux中,用户编程接口(API)遵循了在Unix中最流行的应用编程界面标准——POSIX标准。POSIX标准是由IEEE和ISO/IEC共同开发的标准系统。该标准基于当时现有的Unix实践和经验,描述了操作系统的系统调用编程接口(实际上就是API),用于保证应用程序可以在源代码一级上在多种操作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12-25 19:32 cnetsa 阅读(22) 评论(0) 推荐(0)
上一页 1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6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