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梦想

       十七年前,我以一个普通农村小孩的身份,进入了隔壁村的小学念书。我开始步入了,别人说的外面的世界,听着别人说世界是多么的大,外面的风景是多么的美,我不停的幻想,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结合着父亲给我讲的神仙的故事,我把前方的风景想象得很美,心中期待,下一刻出现在我面前的风景是什么。

    我的小学离家的距离有二十公里左右,学校那边的山与小河虽然和家里的山与小河不一样,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美。每个周末都要从学校回家,周五放学就往家的方向跑,走五个钟左右才能到家,星期天又从家里去学校。冬天的时候,昼短夜长,周五放学了,跑到一大半的时候就在外婆家住下,第二天再走,外婆家到我家还有一个钟的路程。那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辛苦,只知道爸爸要我娶学校好好读书,上学是该做的事,所以去学校,因为想家,想妈妈,所以回家。时间长了,渐渐的习惯了身边的风景。我的乐趣转移到了书本上,那时的我,数学学得比较好,语文比较差,有时窃喜,有时烦恼。语文究竟还是语文,带给了我许多情感,现在还能记起许多小文章的大意,我记得有一篇文章是《夕阳下的奔跑》,文章不是很长,大意是作者小时候每天放学都要从学校回家,回家的路上他找到了一个乐趣,就是和夕阳奔跑,最后是母亲在家等后儿子回家的幸福,回家是一件多么兴奋的事,所以从来就不会觉得累,我觉得我的经历和作者的有些相似,所以印象特别深。小时候的环境影响可谓是根深蒂固,有些事平时都记不起来了,偶尔会在梦中出现,醒来又猛然想起。

    小时候有两个梦想,也都是从书上来的,学了《桂林山水家天下》这篇文章,让我有了去桂林的梦想,那时候并不知道桂林在何方,也不知道去桂林有多远,我有一种感觉就是遥不可及,那里的风景那么美,普通人是没有办法涉足的,而我又是那么的渺小,我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能在桂林读大学。现在想想当初的确是遥不可及,可是时间会改变很多事。现在我在桂林,心想,就算能穿越,我也不会告诉曾经的自己,你的梦想能够实现。我曾经想过,如果预知未来,人生就不会有那么的冒险和惊喜,那么就会少了许多的乐趣。我的第二个梦想是去北京,小学时学了好多篇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建筑,有故宫、天安门、紫禁城、人民大会堂等,那些课文的题目都记不清了。它留给了我一个梦想,我也就是我的下一站。快毕业了,心中有些小紧张,也有些小期待,不知道未来会是怎么样。我想,人生要不断的冒险,不断的挑战未知的领域,才有乐趣。不管怎样,都要对得起曾经小小的我,满怀期待、多么真诚的把未来托付给现在的自己。

    上初中以后,我就开始拼命的读书,心中也没有特别强烈的愿望,路就在脚下,只管一直往前走,也行是课程太多,没有太多的遐想,只要是做起数学题或者是物理题,语文课本上带来的情感都会烟消云散,越是考验思维的题目我越喜欢,每次能做出一些难题,我就会有莫名的快感,简单的题目就靠刷分寻找乐趣。所以我很期待公布分数的时刻,无论大小考试,那种带着幸福感的等等,也许是当时最大的乐趣了。当然我也许多有课外的乐趣,比如打球,和朋友出去玩,打游戏等,但这些活动都集中在周末,平时上课时间太紧了。

    上了高中后和初中没有多大差别,也是努力的读书,高一的时候,觉得英语很差,就一直努力的补英语,努力了一年,到了高二的时候,英语才有所提高。也是在高二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强的信念,就是一定要考上大学,考大学是我唯一的出路,我相信我一定能考上大学,当时我的心情一直很平静。高三的时候也是一直在努力的复习着,但没有像别人那样说得那么幸苦,也没瘦没胖,和原来一样。高考的成绩比平时的好一些,比我想象的也要好一些,也是意料中的。虽然自我满意,但跟那些高手也是没法比。高中毕业后,我和几个同学去打暑假工,工作了一个月,那日子度日如年,也许就是所谓的炼狱般的感觉,但是我还是顽强的活着,因为那样才有希望。那是从来都没有过的感觉,才体会到了,工作是那么幸苦,比在学校早上六点起晚上十一点才睡都还要累,也体会到了父母的幸苦。我明白了,有些痛苦是无法躲避的,只有熬过去了才能过去,那些我们躲避了痛苦,都是别人帮我们承受了。

    接到通知书,我也顺利的上大学了,大学的学习和以前的学习完全都是两个状态,以至于失去了平衡。在大学有很多想要去做的事,最后发现都没有做好,也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大学生活我就不细细的分享了,如果有机会我会写一篇关于大学生活的文章。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别人不会在乎,只有自己能体会到它的美好。大学也快要毕业了,想想学了那么多东西,还有那么多的东西没有学会,学会了得不一定会用到。虽然这样,我还是觉得读书不是亏本的投资,至少提高了我们的眼界。

    此笔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读者。

posted @ 2015-12-28 14:21  cloudhidden  阅读(14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