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IOC原理简析

 

所谓IoC, 就是一个用XML来定义生成对象的模式。

 

1、现有三个类,Human是接口,Chinese是一个实现类,American是另一个实现类。 

  

   

2、获取以上对象采用工厂模式的用法如下:
  创建一个工厂类Factory,如下:

  

  

3、下面是一个测试的程序,使用工厂方法来得到了不同人种的“对象”,并执行相应的方法。

  

  

4、采用SpringIoC的用法如下:
  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一个bean.xml文件:

  

  

 

总结
  (1) 也许有人说,IoC和工厂模式不是一样的作用吗,用IoC好象还麻烦一点?
    举个例子,如果用户需求发生变化,要把Chinese类修改一下。那么前一种工厂模式,就要更改Factory类的方法,并且重新编译布署。而IoC只需要将class属性改变一下,并且由于IoC利用了Java反射机制,这些对象是动态生成的,这时我们就可以热插拨Chinese对象(不必把原程序停止下来重新编译布署).

  (2) 也许有人说,即然IoC这么好,那么我把系统所有对象都用IoC方式来生成?
    注意,IoC的灵活性是有代价的:设置步骤麻烦、生成对象的方式不直观、反射比正常生成对象在效率上慢一点。因此使用IoC要看有没有必要,我认为比较通用的判断方式是:用到工厂模式的地方都可以考虑用IoC模式。

  (3) 关于IoC的低侵入性。
    什么是低侵入性?如果你用过StrutsEJB就会发现,要继承一些接口或类,才能利用它们的框架开发。这样,系统就被绑定在StrutsEJB上了,对系统的可移植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代码中很少涉及某一个框架的代码,那么这个框架就可以称做是一个低侵入性的框架。

  Spring的侵入性很低,Humen.javaChinese.java等几个类都不必继承什么接口或类。但在ClientTest里还是有一些Spring的影子:FileSystemXmlApplicationContext类和ctx.getBean方式等。
现在,低侵入性似乎也成了判定一个框架的实现技术好坏的标准之一。

  

  可以把IoC模式看做是工厂模式的升华,可以把IoC看作是一个大工厂,只不过这个大工厂里要生成的对象都是在XML文件中给出定义的,然后利用Java 反射编程,根据XML中给出的类名生成相应的对象。从实现来看,IoC是把以前在工厂方法里写死的对象生成代码,改变为由XML文件来定义,也就是把工厂和对象生成这两者独立分隔开来,目的就是提高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posted on 2016-02-29 09:30  快跑的小鸡  阅读(63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