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双点双向重发布(没做完)
双点双向重发布
- 双向重发布:在边界路由器上把两个路由域的路由相互引入,称之为双向路由重发布。
- 双点双向重发布:两个路由域存在两个边界路由器,并且都执行双向路由重分发,此时称为双点双向路由重发布。
双点双向路由重发布是一种经典的路由模型,因单点的双向路由重发布缺乏冗余性,一旦单点的边界路由器故障,那么两个路由域之间的通信可能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在大型网络部署中一般采用双点双向路由重发布。
双点双向重路由发布虽然增强了网络的可靠性,但是容易引发:次优路径、路由环路等问题。
次优路径问题
以10.1.1.0/24为例:
- R1将直连路由10.1.1.0/24引入到OSPF中。
- R2、R3执行双向路由重发布,R2先将10.1.1.0/24重发布到IS-IS中,R3将会学习到来自R4的IS-IS路由。
- 对R3而言,IS-IS路由(优先级15)优于OSPF外部路由(优先级150),因此优选来自R4的IS-IS路由。后续R3访问10.1.1.0/24网段的路径为:R3->R4->R2->R1,这是次优路径。
路由环路问题
场景描述:
-
R1将直连路由10.1.1.0/24引入到OSPF中。
-
R1、R2、R3运行OSPF协议,10.1.1.0/24网段路由在全OSPF域内通告。
-
R2执行了双向路由重发布。
-
R2、R3、R4运行IS-IS协议, 10.1.1.0/24网段路由在全IS-IS域内通告。
-
R3执行了双向路由重发布。
-
10.1.1.0/24网段路由再次被通告进OSPF域内,形成路由环路。
上面说的环路和次优路径好像和做的实验有些出入,以后再来验证。
为什么就形成环路了,解释一下为什么后面引入的路由被优选。
(下面的解释好像不太对,下面说的这个时我看视频,跟着做的实验,手动修改了cost值,但是上图中的好像没有修改cost值)
因为开销小。
ospf引入默认路由时,默认外部路由开销:
- 如果没有显式配置外部路由的开销,OSPF 会使用默认的初始开销值:
- 默认初始开销:1
- 外部路由的类型默认为 Type 2(E2)。
R3将10.1.1.0/24的路由引入到IS-IS中,isis学习到后,又被R3引入OSPF,R3引入后产生的5类LSA中,该条路由的cost为1。
这时,R1就从ospf学到两条路由,一条是自己引入的外部路由(开销是引入时手动设置的2,一条是从R3那里学来的路由开销时默认的1。所以R3那里的路由被优选。
R1前往10.1.1.0/24就会发给R3,R1->R3->R4->R1形成环路。
实验:双点双向重发布
预配置要点:
- R2、R3的GE0/0/1接口不运行ospf
- R5的LoopBack0接口不运行OSPF,作为外部路由引入OSPF,并将开销更改为2
[R5-ospf-1]import-route direct cost 2
# LoopBack也相当于直连接口
配置完成后,R1、2、3、5之间能够互相通信,R2、3、4之间能够互相通信。
重发布
在R2和R3中分别把isis导入ospf和把ospf导入isis。
[R2-ospf-1]import-route isis
[R2-isis-1]import-route ospf
[R3-ospf-1]import-route isis
[R3-isis-1]import-route ospf
只做到这。。。
解决次优路径
方案一
在R3的IS-IS进程内,通过Filter-Policy禁止来自R4的10.1.1.0/24路由加入本地路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