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NET 设计模式] 用Visual Studio2010搭建一个简单的WCF分层结构示例Step by Step —— 01 准备工作
注:本例来自图书Professional ASP.NET Design Pattern,该书的亚马逊链接为:http://www.amazon.com/Professional-ASP-NET-Design-Patterns-Millett/dp/0470292784/ref=sr_1_1?ie=UTF8&qid=1296479229&sr=8-1
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博客园 http://www.cnblogs.com/charrli
本文源自于该书第六章的一个SOA示例。
本例主要是利用WCF实现了一个售票系统,模拟了电影售票系统终端的两种可能的行为。一是订票(reverve),二是买票(purchase)。
本文涉及到的售票系统的数据库表有三张,分别是:
它包含三个field,一是该Event(比如电影演出等)的系统内部使用的ID,该活动的名字以及系统总共可以售出的票的张数。
这张表记录了所有买票的行为,即系统内部对该行为赋予的ID,买票的张数,以及该票对应的事件的独特的内部ID(EventID,与Event表的记录对应起来)
这张表记录了所有的订票行为。与买票的行为相比,订票的行为多了两个field,分别是Expirytime和HasBeenRedeemed。其中ExpiryTime指的是票的过期时间,一旦该票过期,则可以定的票的张数增加;其中HasBeenRedeemed指的是预定的票是否被人买走,如果已经被人买走,那么计算剩余票数的时候减去该票。
在正式开始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新建一个空工程,然后建立两个工程文件夹,一个是Service,一个是Client:
接下来我们就会一层一层探索这样一个完整的WCF的工程是如何最终完成的。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