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经测试 IE+和其它主流浏览器均支持min-height属性,已经满足目前的需求。2、当height和min-height同时设置时,浏览器自动选择数值更大的一个(测试IE7+及其他主流浏览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09 22:09 charling 阅读(48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将设置float的元素的父元素也设置float。 缺点:很有可能不符合情况要求2、设置父元素的position为absolute,前提是父元素的父元素并没有设置position:relative。 缺点:很有可能不符合情况要求3、设置父元素的overflow为hidden。 尚不知晓,猜测是只能清除浮动带来的父元素塌陷,但无法闭合浮动(待验证)4、设置父元素的display为inline-block。 缺点:可能不符合情况要求。5、设置父元素的zoom为1。 缺点:zoom为IE私有属性6、浮动元素的下方加入额外的元素 缺点:增加额外的标签使HTML结构看起来不够简洁7、使用a...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09 21:52 charling 阅读(311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兼容性:IE6、IE7不识别inline-block但可以触发块元素。其它主流浏览器均支持inline-block。解决IE6、IE7兼容性的方法:1、首先设置inline-block触发块元素,具有了layout的特性,然后设置display:inline使块元素呈现内联元素,此时layout的特性不会消失。2、直接设置display:inline,使用zoom:1触发layout。兼容所有浏览器的方法是:display:inline-block;*display:inline;*zoom: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09 09:14 charling 阅读(17794) 评论(0) 推荐(3)
摘要: outline 和 border的区别: outline不占据文档空间,border占据文档空间。 outline无法单独设置上下左右,只要设置outline,必须所有的边都设置;border可以设置任意一个方向时候有border。outline的兼容性问题: IE8一下不支持outline。由于outline不占据文档空间的特性,在很多情况下很好用。但它最大的限制就是无法单独设置某个方向的边。并且存在兼容性问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08 22:03 charling 阅读(137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var ajaxTimeoutTest = $.ajax({ url:'',//请求的URL timeout : 1000, //超时时间设置,单位毫秒 type : 'get',//请求方式,get或post data :{},//请求所传参数,json格式 dataType:'json',//返回的数据格式 success:function(data){ //请求成功的回调函数 alert("成功"); }, complete : function(XMLHttpRequest,status){ //请求完成后最终执行参数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07 22:13 charling 阅读(194257) 评论(5) 推荐(4)
摘要: 当字体大小被设置小于12px时,IE、firefox可以起作用。但chrome中仍然显示为12px大小。解决方法为:html, body {-webkit-text-size-adjust: none;}(并不好)加入该段css后,可以在chrome中设置小于12px的字体。但同时引入的问题是,在缩放页面时,不能自动缩放字体的大小。所以尽量不要吧这句css写到html和body上,而是写到需要将字体设置到12px一下的元素上。(以上方法在网上查到,但实际却并没有-webkit-text-size-adjust属性,当然也没有起作用)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07 21:56 charling 阅读(5857) 评论(1) 推荐(0)
摘要: 非绝对定位情况下,一般使用margin:0 auto的方法来进行居中,但在绝对定位情况下,margin:0 auto会失效。这时,进行水平垂直居中可以如下:position:absolute;left:50%; //left设置为50%,这时是以元素的左侧进行的水平居中,所以需要设置margin-left为元素宽度的一半。top:50%;//垂直居中原理同水平居中margin-top:-100px;margin-left:-100px;width:200px;height:200px;z-index: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07 21:24 charling 阅读(10490) 评论(0) 推荐(2)
摘要: 1、link属于html标签,而import属于css范畴。2、link可以定义其它属性,import只能引入css3、link引入的css会在页面加载时同时加载,import引入的css在页面完全加载之后才加载(?)4、link无兼容性问题,import在css2.1之后提出,低版本不支持5、使用js控制css加载时,只能用link,不能用impor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07 21:02 charling 阅读(64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性能排序:1.id选择器(#myid)2.类选择器(.myclassname)3.标签选择器(div,h1,p)4.相邻选择器(h1+p)5.子选择器(ul < li)6.后代选择器(li a)7.通配符选择器(*)8.属性选择器(a[rel="external"])9.伪类选择器(a:hover,li:nth-child)在编写css时,应该首先考虑使用性能好的选择器。大家一般会关心js的性能,很少去考虑css对性能的影响,为什么?因为css对性能的影响可以忽略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07 20:52 charling 阅读(22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如果是实现链接,a标签中必须有href属性,并且属性值是合法的url如果实现锚点,a标签中必须有name属性,当点击该标签时,会跳转到id同该标签的name值相同的元素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0-07 20:01 charling 阅读(540)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