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在WPF中,界面上的动作,效果(甚至包括隐藏,显示等动作)。在界面展示的效果,实际上,在后台使用C#数据(即属性)来支撑这些效果(比如:在前台的触发器中,通过绑定后台“属性”来控制“触发器”是否被触发;当触发时,展现一种效果,当不被触发时,界面效果还原),这样通过使用MVVM框架模式来处理是最好的。2:在处理WPF控件的界面数据显示效果时(添、删、改、查,清除等显示效果),通常不使用WPF控件的属性或方法来处理,而是通过与wpf控件绑定的数据源来处理,通过改变数据源(可能为单一对象或集合),来达到控制WPF控件的界面显示效果(因为控件与数据源是绑定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2-20 16:52
长白山
阅读(20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在wpf中,定义集合属性时,字段可以使用“ObservableCollection”定义,以保证数据改变时的自动通知功能;属性可以使用“ICollection”定义,保证属性的灵活性,且只读,保证属性的安全性;对属性值的更改可以通过“ICollection.Add”方法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属性始终指向“字段”(属性可以看做 指针 或 变量的引用;而字段才是真正的对象;属性指向“字段”),所以,表面上是属性在改变,而实际上是“字段”在变化。通过打断点分析可知:“PieData”属性值的类型不是“ICollection”,而是“ObservableCollection”,很有趣吧!privat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3-12-20 15:58
长白山
阅读(531)
评论(0)
推荐(0)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