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园logo
  • 会员
  • 众包
  • 新闻
  • 博问
  • 闪存
  • 赞助商
  • HarmonyOS
  • Chat2DB
    • 搜索
      所有博客
    • 搜索
      当前博客
  • 写随笔 我的博客 短消息 简洁模式
    用户头像
    我的博客 我的园子 账号设置 会员中心 简洁模式 ... 退出登录
    注册 登录
掩耳盗心
博客园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管理    订阅  订阅

数据库设计流程

数据库设计流程  目前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6个阶段,

即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运行与维护阶段。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指通过充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 详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情况, 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 然后确定系统的各项功能。数据库系统不仅要按照当前的应用要求来设计, 而且必须充分考虑今后可能的扩充和改变。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将需求分析阶段所得到的用户需求抽象为概念模型, 而描述概念模型的具体工具主要是E- R 模型。

  (3)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的基本E- R 模型转换为与选用DBMS产品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具体来说, 就是首先将概念结构转换为一般的关系、网状、层次模型, 然后将转换来的模型向特定DBMS 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最后对数据模型进行优化。

  (4) 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物理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为一个指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符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具体来说, 就是首先确定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即数据库的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 然后对数据库的物理结构进行评估, 评估的重点是存取时间的长短和存储空间的大小。

  (5) 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用RDBMS 提供的数据定义语言和其他实用程序将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的结果详细描述出来, 成为DBMS 可以接受的源代码; 再经过系统调试产生目标模式, 最后完成数据的载入工作。

  (6) 运行与维护阶段 

运行与维护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 数据库完整性和安全性控制, 数据库性能改造、分析和监督, 数据库的重构造和重组织

posted @ 2014-06-27 08:16  剑在心中  阅读(493)  评论(0)    收藏  举报
刷新页面返回顶部
博客园  ©  2004-2025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ICP备20210404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