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PCB设计准则(转)

减少串扰的措施

1.         增加平行线之间的间隔,不要走长的平行线;线间距不小于线宽;

2.         如果空间允许,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加一条地线。

3.         微带线中导线尽量与地平面接近(小于10mil),

4.         在地平面的边沿尽量不要走线

5.         争取做到负载匹配,通过减小反射的方法来减小串扰

6.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自屏蔽

7.         关键信号线布在中间层(上下都是地平面);切中间层线与线的间隔要大于表层

8.         差分线一定要平行等长。

9.         走线要充分考虑回流路径,不要‘跨越’地平面

-------------------------------------------------------------------------------------------------------------------------------

减少EMI措施

1.         topbottom的覆铜区域上每隔1/20波长的距离打孔接地。

2.         减小传输线分布电感,增加分布电容。即减少Z0

3.         当信号换层时,如果参考平面是GND1GND2,那么在信号过孔的旁边多打一些GND1-GND2过孔;如果参考平面是电源层和地层,那么在信号过孔的旁边加一些电容。

4.         器件的布局:按照器件的功能和类型、按照电源的类型、按照共地和转换点。

5.         一定要让电源层和地层尽量的接近。

-------------------------------------------------------------------------------------------------------------------------------

PCB布线规则

1.         高频信号靠近地平面

2.         电源层和地层设计满足20H规则。即地平面的边缘比电源平面大20HH是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距离)

3.         将时钟信号走在中间层

4.         地平面完整,不要被割断。

5.         信号走线尽量不换层;如果一定要换层要保证其回路的参考平面一致;如果不一致,需要加过孔(地对地)或电容(电源对地)。

6.         走线长度(英寸)数值上大于信号的上升时间(纳秒),就应该考虑加串联电阻了。

7.         减小走线的不连续性。例如线宽不要突变,拐角不要小于90度,不要形成环。

8.         重要信号周围加上保护地线。

9.         对于跨地信号,想办法保证回流面积。

posted @ 2007-06-13 12:31  曹立松  阅读(50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