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和第十七章阅读笔记

阅读了第四章和第十七章,了解了一些全新的概念,对开发流程有了更深的体会。

第四章:

1

原文

在结对编程模式下, 一对程序员肩并肩、 平等地、 互补地进行开发工作。 他们并排坐在一台电脑前, 面对同一个显示器, 使用同一个键盘、 同一个鼠标一起工作。 他们一起分析, 一起设计,一起写测试用例, 一起编码, 一起做单元测试,一起做集成测试, 一起写文档等。 结对编程不是程序开发者独到的发明, 在现实生活中, 也存在类似的搭档关系:越野赛车( 驾驶, 领航员)驾驶飞机( 驾驶, 副驾驶) [注释2] 这些任务都有共同点: 在高速度中完成任务, 任务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任务失败的代价很高。 结对编程中有两个角色:
1. 驾驶员( Driver) : 控制键盘输入。
2. 领航员( Navigator) : 起到领航、 提醒的作用。

结队编程就是两人并排坐在一台电脑前,一个人写代码一个人在一边看着,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模式。

 

问题结队编程真的现实么

我觉得结对编程模式有点“危险”,因为写代码可能比读代码要轻松得多,所以我们怎么能保证看着的人不出洋工呢?而且两个人很可能因为风格不同或一些细枝末节搞砸。有一篇博文,谈到了结队编程的一些误区:

 

 

 

 

 

还有一篇文章谈到了结队编程的利与弊:

 

也就是说,结队编程多少有点麻烦:需要找两个合适的人,他们技术水平不能差太多,而且观察的人应该要有某种品质:耐心,负责,不计较于细枝末节。结队编程作为一种古老的敏捷编程,可能在调试等其他方面更加有用,应用的范围更加广。

 

 

 

 

2 原文:

注意: 有些程序设计语言的教科书对于基本的语法有详细的注释, 那是为了教学的目的, 不宜在正式项目中也这么做。 下面的示例代码中有很多注释, 但是那些注释是非常必要的吗? 哪些错误处理是多余的?

 

我的问题也就是这里的问题,就是代码的注释要怎么写才显得好看又规范,另外,某些一块块的注释要不要删掉,或者留着?

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很多人认为:优秀的代码就是最好的注释,也就是代码写得越清晰明快,那么就不用太多的注释,而不得不加上注释的时候,我们必须要遵循奥卡姆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在具体遇到那些麻烦的代码时,应该把自己写代码时怎么思考的用精简的语言写下来,最好在注释里写个例子,对于接口来说应该做到一看就能懂,如果确实做不到一看就能懂,那就加一点注释描述这个接口是在整个代码中是处于什么角色,如果有例子,也把例子写下。在风格和格式上,注释要优秀,注释排版必须要好看。



第十七章:

1 原文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恶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 —— 连同他的专业知识 —— 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

    ---- 爱因斯坦

 

.一个新人能加入一个团队,团队领导看重他什么呢?首先是知识。

 

 

问题:作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到底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

 

我们以魏则西事件为例,在这次事件中,那些勤劳能干的程序猿们扮演了怎样的一种角色呢?他们对魏则西的死应不应该负责呢?如果他们没有责任(即是把一切责任都可以归为上层决策层),那么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是否应该自发地抵制百度?作为技术优秀的毕业生是否应该自觉地不去百度?那些一行一行敲出竞价排名代码的工作者,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如果是知道,他们应不应该继续干下去呢?

经常可以听到一种论调:技术是无罪的。可是技术的应用是不是有罪的?李在此次事件中一直强调自己的公司损失了几百亿,可我们又怎么知道它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呢?

极客很像手中拿着刀剑的侠客,他们有着常人不能拥有的能力,那么,如何看待他们用这些“特权”去谋一些小利呢?对,接下来我想说的就是阿里的月饼事件,五个用脚本抢月饼的人,因为不符合公司的价值观被开除了。我认为,如果这是不合适的,此事件的性质与前面所说的事件性质完全不同,在今年,阿里爆出的一次抄袭丑闻中,带头骗取抄袭他人代码的团队几乎没受损失,与抢月饼的人遭受的待遇完全不同。这倒是可以凸显另一个问题:就是程序员自身相对于大公司的脆弱和渺小。

我想,技术和道德,总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将这个问题推到极端的情境里,如果组织/公司要求程序员做一件显然违背公俗良知的事情,他应该将把责任都推给命令者去完成这个任务,还是出于良心不做呢?

 

posted @ 2018-03-31 18:14  AstudentON  阅读(13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