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inerd 常用命令

#下载镜像

#ctr images pull --all-platforms docker.io/library/nginx:alpine   #全平台下载(--all-platforms nginx:alpine 要全路径 )

 

#挂在镜像 (可以查看到镜像内容)

#ctr images mount docker.io/library/nginx:latest /mnt

# umount /mnt #卸载镜像

 

#容器镜像导出

ctr i export --all-platforms nginx.img docker.io/library/nginx:latest   (nginx.img 是导出文件名字)

 

#容器镜像删除

#ctr image rm 镜像名

 

#容器镜像导入

#ctr images import nginx.img  #nginx.img 是镜像文件。

 

#修改容器镜像TAG

ctr images tag 源镜像名称 目标镜像名称

ctr images check   镜像检查

 

创建静态容器

ctr container --help #查看帮助

ctr container create  #创建的是一个静态容器,创建后没有运行,表示用户进程没有运行。

 

创建动态容器

ctr run --help  

 

#查看容器

ctr container ls

ctr c ls

#查看容器里面进程(查看任务)

ctr task ls

 

#创建静态容器

ctr container create 镜像  容器名字   (需要先下载下来,才能启动容器)

ctr container info 容器名   #查看容器信息

#静态容器启动为动态容器

复制container 链接runc 垫片工具系统

 

 

 

 # ctr task tart -d nginx1  #启动一个已经创建的容器

#ctr task ps nginx1  #查看系统运行的PID

#ctr task ls  #查看运行的动态容器。

 

 

#进入容器操作

ctr task exec --exec-id 1 nginx1 /bin/sh

运行一个容器

ctr run -d --net-host docker.io/library/nginx:alpine nginx2  #本机模式运行。

 

 

 

 #暂停容器

ctr tasks pause nginx2 #暂停nginx2 容器

ctr tasks resume nginx2 #恢复nginx2 容器,恢复后容器PID不变。

 

#停止容器

ctr task kill nginx2  #只是关闭了进程。

 

#删除容器

ctr tasks rm nginx2  (不能删除一个已经停止的容器)

 

 

containerd 常见命令操作

更换Containerd后,以往我们常用的docker命令也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分别是 crictl 和 ctr 两个命令客户端。

  • crictl 是遵循CRI接口规范的一个命令行工具,通常用它来检查和管理kubelet节点上的容器运行时和镜像。
  • ctr 是 containerd 的一个客户端工具。
  • ctr -v 输出的是 containerd 的版本,crictl -v 输出的是当前 k8s 的版本,从结果显而易见你可以认为 crictl 是用于 k8s 的。


一般来说你某个主机安装了 k8s 后,命令行才会有 crictl 命令。而 ctr 是跟 k8s 无关的,你主机安装了 containerd 服务后就可以操作 ctr 命令。
使用crictl命令之前,需要先配置/etc/crictl.yaml如下:

       vim /etc/crictl.yaml
  runtime-endpoint: unix:///run/containerd/containerd.sock
  image-endpoint: unix:///run/containerd/containerd.sock
  timeout: 10
  debug: false

 

也可以通过命令进行设置:

crictl config runtime-endpoint unix:///run/containerd/containerd.sock
crictl config image-endpoint unix:///run/containerd/containerd.sock

 

posted on 2023-01-03 19:52  yanghz_2013  阅读(3940)  评论(2)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