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编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

1 计算机基础

1.1 什么是编程

  1. 编程语言是什么:人与计算机交流的媒介

扫地机器人也是计算机,各种计算机都为人提供便利。

  1. 什么是编程:用编程语言写出一堆文件,文件达成一个目的。

  2. 编程有什么用:计算机解放劳动力。

总结:使用编程语言通过编程达成目的,让计算机帮我们工作。

1.2 计算机组成原理

硬件(作为了解)

  1. 大脑-中央处理器CPU:控制四肢、运算+逻辑判断

    • 控制四肢-->控制器:控制 硬件

    • 运算+判断-->运算器:逻辑运算+算术运算

  2. 记忆/笔记本-->存储器:内存/外存(存储事件的步骤,以便于重复使用。)

    • 内存(人脑缺点:容易忘记):
      • 缺点(相较于外存):断电即消失。
      • 优点(相较于外存):速度快
    • 外存(笔记本:永久保存):Ctrl+s从内存写入到外存
      • 优点(相较于内存):永久保存
      • 缺点(相较于内存):速度慢
  3. 输入设备:键盘 、鼠标、U盘;用于输入信息

  4. 输出设备:屏幕、打印机、U盘;用于输出信息。

  5. I/O设备:既可以输入信息又可以输出信息的硬件;称为I/O设备,如U盘。

1.3 计算机组成原理补充

1. 多核CPU:多个CPU处理,同时完成多件事的CPU,如4核CPU:一个大的CPU集成了4个小的CPU。

多进程:同时工作,同时完成

区分
多线程:一个CPU干多个事情

2. x64 64位

  • 计算机只能识别0和1

  • 64位和32位软件下载基于计算机操作系统是多少位,获取速度不同。

  • 64(32)位:下载64(32)位软件一次性获取64(32)个0或1(二进制位)的操作系统

  • 64位电脑能下载32位软件,32位不能下载64位软件,64只能拿32个文件丢失。

  • 0和1:二进制数(了解)

  • 8个二进制数成为一个字节,Bytes

  • 1024Bytes=1KB

3. 存储器相关

  • ROM存储器
  • CMOS存储器

4. 总线:连接电脑的各个设备

5. 机械硬盘工作原理 (了解)

  1. 机械手臂:读取数据

  2. 磁道:存取数据

  3. 扇区:划分磁道,一般划分的单位为512kb

  4. 平均寻道时间:由于工业水平限制,一般为5ms

  5. 平均延迟时间:以7200r/min的操作系统为例,为4.15ms

  6. 平均寻找数据时间:最快0ms,最慢1r才能找到qq

7200/min

120r/s

1/120=0.0083s=0.83ms

(0+0.83)/2=4.15ms

机械硬盘寻找数据的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延迟时间=5+4.15=9.15ms

6. 固态硬盘

基于算法和电存储数据

posted @ 2025-07-31 20:54  bokebanla  阅读(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