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第1次作业:阅读与准备作业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18级软件工程基础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第一次个人作业:阅读与准备
我在这个课程的目标是 学会使用Markdown,了结软件开发理念等基础知识
这个作业在哪个具体方面帮助我实现目标 编写了一篇博客,并从阅读中汲取了很多前人的经验
其他参考文献 https://blog.csdn.net/dhjzl1982/article/details/78072293

1.个人介绍

   我叫杨依天,来自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家乡是四川广元。广元虽说不上经济发达,但算得上是养老怡情的好去处。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之地,也促成了我偏为感性的思维模式。钢琴、舞蹈都有接触,平时喜欢看各种小说和电影,对科幻题材尤为狂热,我为何会选择计算机专业,也跟这个有一点关联,下面的问题会讲到,这里就不多做赘述。以往不爱运动的我,高中时接触到了网球,并在教练和队友的协助下,参加了一些省内的网球比赛,拿到二级运动员证书。但在上大学后,因为时间关系,和无人督促导致的懒怠,致使球技持续下降。“有一定的惰性、不爱吃苦”是很多老师对我的评价,当然我也有意识到这一点,并在努力克服中。

2.阅读和思考

(1)回想一下你初入大学时对你所在专业的畅想

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你所在专业的决定的?

    当初填志愿时,虽然做了很多功课,对自己有意向的专业有一定了解,但毕竟不能切身体会哪个更适合自己。最终为何会选择计算机,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我高中时期拜读过很多科幻书目,很喜欢科幻作品,对富有科技感未来感的东西有一定的向往和憧憬。当时,计算机在我眼中就是这样一个富有科技感和未来感,并且潜力无穷前景坦荡的科目,所以在一系列对比下,我选择了计算机专业。第二个原因,父母知道我想学计算机后,很反对,觉得我的性格偏向和头脑发达程度在学计算机上不合适、会吃很多苦、学不下来。可能是因为爸妈老师觉得我越是不行,越是激发了我的一点点叛逆。于是这就促成了我最终选择计算机这个专业。

你认为过去一(两)年中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你自己所在专业的期待,为什么?

    总体来说,过去一年的的课程大体符合我对这门学科的设想。虽然到现在,我已掌握的数据结构或者程序设计的知识,对于整个计算机领域来说都还死很浅层次的东西,但我在为它们头大的同时,也体会到了编程给我带来的一定乐趣。

你觉得你所在的专业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就目前对此专业的接触来说,肯定不会说得上擅长。在上文的自我介绍中,我说道其实自己的思维不够理性,个人感觉自己的逻辑思维、对数字符号的敏感程度都不太强,学起来还是比较吃力。所以客观的讲,对此学科说不上太过喜欢。但既然选择了该学科,就要努力做好。兴趣和喜欢总是在在取得成就感和对自我的肯定之后才会建立起来的。

将来你会选择从事和你专业相关的工作吗?是的话给出你想去的城市、公司和岗位,否的话给出原因

    我大概未来不会选择专业相关的工作。因为上了大学后,对很多事物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有了自己更为感兴趣和想要发展的领域。计算机对我来讲更多是一门很有用的工具学科,如果未来有机会往我更喜欢的领域发展的话,计算机会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

(2)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

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已经写过的代码量是多少?描述你做的最复杂的项目/作业。

   虽然现在已经学习了一些专业知识,但我觉得我掌握到的大多都是皮毛。对付考试绰绰有余,实际运用起来不尽人意。就拿上学期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来说,我觉得自己掌握到的大概只有思维上和卷面上的一些知识,并不能让我灵活的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我的代码量也不多,我未做过统计,但应该没有上千行。做过最发杂的作业大概就是上学期程序设计综合实践课的做贪吃蛇项目,就这么一个小项目,我做起来还是相当吃力,废了不少功夫。

离成为一个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离一个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我在专业领域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最重要的就是专业技能,我现在大概只处于入门阶段。再者我发现上了大学之后,我有点回避社交,在生活方面社交能力还需要提高。

(3)目前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考研、工作、考公、出国,不同的选择在大三就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无论考研还是工作的每条路径,也有许多不同的分支。

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我目前的选择是,大三准备考研。学习是让人终生获益的东西。既然还有时间有机会继续深造学习,我还是想要把握住。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相比起其他同学,我的优势在于,由于个人兴趣,我接触到的不同的领域大概会比部分同学多一些。劣势也在于此,由于外界信息接收的较多,脑子里的想法容易变更,导致自己瞻前顾后不够坚定。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大三设定的规划安排是什么?

  在上面老师提供的阅读材料中,有一篇名叫《徐宥:掉进读书的兔子洞》给我了一定的启发。这个文章的作者写到,他在大三时依然对前路感到迷茫,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拿不断的读书和汲取知识来填充自己,最终书到用时,无心插柳。就我目前的安排,大三我应该会准备考研。考研当然时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最终能不能成功现在无从知晓。但多读书多学习总不会错,书到用时,自会柳暗花明。

你对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已经做了或者计划做什么样的准备?

  有去阅读一些相关书目。也有意识的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在大二多修一些课程,给大三留更多的时间去准备考研相关事宜。

3.提有质量的问题

①在第八章需求分析中,讲到其中一种调研用户需求的方法为“焦点小组”,大致为找到一群目标用户,以议会的模式发表用户想法,以此作为结果的参考。同时也讲到这种方法有弱点:容易被善于表达者控场。为什么这种方式不能被取而代之呢?就我日常的经验来讲,一群人面对面讨论时,是很容易被表达能力强者带风向,大家的观点是很难做到多元化的。一对一交流或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都更能采集到准确数据。

②同样是第八章需求分析,本书讲功能分为了四种类型:必要需求、辅助需求、杀手功能、外围功能,将此归为了四个象限,并讲到不要把资源平摊到所有象限中。在我看来,这四种类型在吸引用户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的问题是,如何做到将资源有价值的倾斜?

③在本书的第十二章用户体验中举到一个飞机上“呼叫空乘服务人员”的按钮,有不少人因为不清楚按钮的功能,或者手误,导致空人员做了很多无效工作。其中一个解决方法是让用户再次确认。但如果遇到更紧急的情况,比如手机的自动报警功能,“再确认一次”可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那么有方法能平衡这两种情况吗?

④在第十六章IT行业的创新中讲到,开发《愤怒的小鸟》的游戏公司在此之前制作过51款不同的游戏,却都成绩平平。成绩平平意味着盈利甚微,而创新者大多都是屡战屡败,那么怎样在坚持创新的道路上保证人才不流失?

⑤同样是在第十六章,讲到一个“赢者通吃”当年概念,第一名几乎得到全部的分数,第二名无论多接近第一名也只能获得0分。这种情况在IT行业太过普遍,很多软件在某一领域经常造成垄断式的效益。比如新浪公司的新浪微博在这一领域几乎是一骑绝尘,腾讯微博等类似的软件分不到半杯羹。这种情况不会造成此软件因在此领域一家独大、没有竞争而停滞不前吗?

4.了解和调查源程序版本管理工具

1、Microsoft TFS

优点:①由数据库储存源码,性能更高;
②有误删除恢复保护,安全性更高;
③根据项目完成情况自动编译测试源码。
缺点:能将此应用起来的团队数量极少,能实际运用起来的只有小部分功能。

2、GitHub

优点:①支持多人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可以在同一页面对话交流。可以将项目存档,与其他人分享交流。
②Bugs可以公开,你可以通过Github评论,提交错误。
③在GitHub页面,你可以直接开始,而不需要设置主机或者DNS。
缺点:上手困难,学习周期较长,需要不断地时间和摸索。

3、Bitbucket

优点:①提供二级域名个人主页,可以绑定域名,使个人代码主页直接用自己的域名访问,方便你的团队协作。
②操作较为简单,方便上手。
缺点:访问速度较慢。

posted @ 2019-09-11 18:18  bx05  阅读(220)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