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模式
raid 0
至少两块以上硬盘(2,3,4,5.....),读写速度理论上为X(硬盘数量)倍
没有冗余
raid 1
RAID 1称为磁盘镜像,一块写数据,另一块作镜像,硬盘利用率仅为50%,具有冗余功能。支持2的倍数量的硬盘
raid 3
至少三块硬盘,有一块校验盘,硬盘使用率为(x-1)x %,通过异或算法实现冗余,允许一块硬盘损坏
更换硬盘重构时间长通过x-1块硬盘向一块硬盘写入,硬盘IO有限(解决方法:raid2.0,同时向多块硬盘写入、重构)
raid 5
分布式奇偶校验,热备盘不固定,减少热备盘损坏的可能利用率与raid3相同
写入的时候有写惩罚,写惩罚指闪存设备需要将一个单元(cell)清空后才能将数据写入,当单元中还有数据时,清空单元的程序必须在新数据写入之前执行。因此,写入的时间就变慢了。读操作相较于单块硬盘有所提升。
raid 6
两种校验算法:分布存储的奇偶校验码。至少需要4块硬盘,2块数据盘,2块热备。写入性能变差。最多可以坏两块硬盘
raid 10 (raid 1+raid 0)
先做0在做1,两组raid 0 可以各坏一块硬盘,先1后0,两边分别可以坏两块。写惩罚比raid 5 小,最少需要4块硬盘
raid 50 (raid 5+raid 0)
最需要6块硬盘,先做raid 5 然后做raid 0,两组raid 5 可以最多可以各坏一块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