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通

华为HCIA学习笔记(数通)

1.传输介质

物理介质:

同轴电缆:

E5:粗电缆---->500m-----带宽10m

E2: 细2电缆-----200m -----10M

双绞线:

10BASE-T------------10M

100BASE-TX---------100M

1000BASE-T---------------1000M

以太网线序:

568A:白(绿)——绿——白 兰白橙白棕

568B: 白

直通线:568B——568B((链接同一种设备))

交叉线:568A——568B(链接不同设备)

光纤:

CSMA/CD技术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随机延时重发

(运用场景:共享网络中可能会出现信号冲突的情况)

以太网帧结构

物理层:比特流传输

数据链路层: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

网络层:IP寻址和路由选择

传输层:建立,维护,管理端到端连接

会话层:建立维护管理会话连接

表示层:数据格式化,加密,解密

应用层:为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服务:某一层为上一层提供一些功能

接口:上一层如何使用下层的服务

协议:如何实现本层的服务


TCP/IP

应用层——传输层——互联网层——网络接口层

传输层: TCP/UDP头 |data

网络层:IP包头|TCP/UDP头 |data

LLC子层:

MAC子层:

帧格式:

Etherme-II:

D.MAC--S.MAC--Type--Date--FCS

IEEE802.3:

D.MAC--S.MAC--Lengh--LLC--SNAP--Date--FCS

​ Type>=1536 Etherme-ll

​ Type<1500 IEEE802.3

以太网的最大包长和最小包长:

最大包长1518byte

最小包:64byte

单播

判断:MAC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第八个比特如果为0,则为单播MAC

广播

MAC全为F则为广播

IP

version:版本

Fragment offset:分移片

source发送方

destination接收方


tracert -d  地址
ping -i 地址
//实现路由跟踪,当出现“ * ”是表示不应应答

公网地址:全球唯一,由于因特网

私网地址:企业内部网络,不能用于因特网,免费使用

地址转换:如果私网地址如果要访问因特网,必须转换为公网地址,该技术为NAT

VRP学习

远程管理:telnet,ssh

命令行试图:

  • 用户模式:查看运行状态或其他参数
  • 系统模式:配置设备的系统参数(system-vim)
  • 接口模式:配置接口的参数
  • 协议模式:配置路由协议

快捷键:

  • CTRL+A:光标移动到当前命令行的最前端(e:到最后)

  • CTRL+c:停止当前的命令运行

  • CTRL+z:回到用户视图

  • CTRL+}:终止当前连接或者切换连接

  • 配置系统时钟

  • clock timezone: 设置所在时区

  • clock datetime:设置当前时间和日期

  • clock daylight-saving-time:设置采用夏时刻

路由基础

路由(Routing):从源头到目标的路径,不同网络间的转发过程

路由表(Routing Table):路由信息的集合,路由的依据

当路由器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会查看数据包的IP头部中的目的地址,并在路由表中进行查找,在匹配到最优的路由后,将数据包仍给路由所指的出接口或下一跳

出接口:本路由的地址(设置自己的路由)

下一跳(网关)

交换机配置地址需要配置vlan

display IP routing-table
  • Destination:目标,用来标识IP包的目标地址或者网络(地址全是网络号)
  • Mask:掩码,选择最佳路由的重要判断(最长匹配原则)
  • NextHop:下一跳,指明IP包所经由的下一个路由器的接口地址
  • Interface:出接口,指明IP包将从该路由器的哪个接口转发出去
  • Protocl:协议,路由的来源学习方式
  • Preference:优先级,比较不同路由来源到目标网络的优先级越低越优先
  • Cost: 度量值,比较相同路由来源到达相同目标网络的不同路径的优先级,越低越优先

路由类型

  • Direct:0
  • OSPF:10
  • RIP:100
  • STAIC:60

等价路由(ECMP):对于同一个路由来源,当达到同一个目标网络有几条相同度量值的路由时,这些路由都会被加入到路由表中,数据包会在这几个链路上进行负载分担

最长匹配原则

把地址转换成二进制,进行二进制匹配,匹配最长的选择。

静态路由配置:

ip route-static 目标网络 子网掩码/前缀 下一跳地址/出接口

数据是双向的

上图所示pc4要和pc1通的话首先:

在AR2中配置:IP route-s 1.0.0.0 24 12.0.0.1

这时我们ping 主机1的话还是不通,这是应为数据交换是双向的,主机4能前往1但是主机1不能前往4,所以要在AR1上配置ip route-s 4.0.0.0 24 12.0.0.2

此外这时我们的主机2也能到达主机4,但是主机4不能达到主机2,所以要在ra2上配置ip route 2.0.0.0 24 12.0.0.1

静态路由负载分担

tracert 目标地址(查看路由走那条链路)

全部链路一起通

路由备份-浮动静态路由

  • 利用优先级的特征,配置浮动路由
  • 在主路由失效的情况下,浮动路由会加入路由表并承担数据转发业务

配置原理:修改优先级 下一跳 pre 数值

删除路由:undo xxxx

缺省路由

0.0.0.0 0

一种特殊的路由,能匹配所有目标网络

常用于末梢网络(家庭上网,企业出口)

Loopback接口

interface loop back 编号:创建或配置一个回环口,创建后默认up

动态路由

概要:

1.使用路由器协议从其他路由那里获悉的路由

2.当拓扑发生变化时自动更新

IGP(内部网关协议):用于一个AS内部交换路由信息,RIP,OSPF,IS-IS

EGP(外部网关协议):用于多个AS之间交换路由信息,BGP

AS:处于单个管理机制下的网络(企业,电信,移动,联通)

协议算法

  • DV(距离矢量):基于距离矢量算法,路由器并不了解网络拓扑结构,类似于路牌(RIP,EIGRP)
  • LS(链路状态):基于SPF(shortest path first 最短路径优先)算法,路由器了解完整的网络拓扑结构(OSPF,ISIS)
  • 有类:不带掩码
  • 无类:ospf,isis,bgp((主要))
  • 单播路由协议:RIP,OSPF,BGP,IS-IS
  • 组播路由协议:PIM-DM(直播时用到)

路由操作规则

  • 协议是在接口上运行的
  • 只能学习和发布相同协议已知的路由协议
  • 如果不同的路由协议间需要路由交换信息,就需要进行注入(import)

路由器收敛

  • 当所有路由表包含相同网络的可达性信息、
  • 网络进入一个稳定状态
  • 网络在达到收敛前无法完全正常工作

动态路由的性能指标

  • 正确性
  • 快收敛
  • 低开销
  • 安全性
  • 普适性

RIP学习

  • 基于UDP目标端口号520
  • 周期性更新(路由表),
  • 支持水平分割,毒性逆转

工作原理:

1.路由表运行RIP后,会首先发送路由更新请求,收到请求的路由会发送自己的RIP路由进行响应

2.网络稳定后,路由器会周期性发送路由更新信息

RIP度量:

1.RIP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来衡量到达目的网络的距离

2.缺省情况下,直连网络的路由跳数为0,当路由器发送路由更新时,度量值加1

3.RIP规定超过15跳为网络不可达

RIP的v1和v2:

v1:

  • 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
  • 不支持认证

v2:

  • 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VLSM,支持路由聚合与CIDR
  • 支持以广播或组播方式发送报文
  • 支持明文认证和MD5密文认证

回环原理:

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路由器之间可能会出现回环:

回环就是两台或多台路由器之间不断发送路由,使路由形成环路

环路避免-水平分割:

路由器从某个接口学到的路由,不会从该接口再发回邻居路由器

环路避免-触发更新:

触发更新是指当路由器信息发生变化时,立即向邻居设备发送触发更新报文

环路避免-毒性逆转:

毒性反转是指路由器从某个接口学到路由后,将该路由的跳数设置为16,并从原接口发回给邻居路由器

RIP的命令:

命令 作用
version 2 开启rip v2
rip 1 开启rip进程,进程缺省为1
network 10.0.0.0 宣告网络,即指定运行rip到的接口,只需要输入接口得到主类网络地址即可;只有处于此网络中的接口,才能进行rip报文的接收和发送
rip metricin 5 在接收路由时增加度量值
rip metricout 5 在发送路由时修改度量值
rip split-horizon 开启水平分割,默认开启
rip poison-reverse 开启毒性逆转,默认关闭(优先级大于水平分割
undo rip input 禁止接收rip数据包
undo rip output 禁止发送rip数据包
silent-interface g0/0/0 配置被动接口,只收不发(优先级大于intput,output
display rip 验证rip信息
display rip int g0/0/0 verbose 验证rip接口

ospf学习(开放最短路径优先)

概述

  • 大小行网络上使用最为广泛的igp协议
  • 链路状态协议
  • 无类
  • 使用组播(224.0.0.5和224.0.0.6)
  • 收敛较快
  • 以开销(cost)作为度量值
  • 采用的SPF算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环路
  • 触发式更新
  • 区域的的设计使得OSPF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网络
  • 通过LSA的形式发布路由(核心)
  • 不支持自动汇总,支持手动汇总

OSPF区域概述

区域:以接口为单位作为划分;每个ospf路由器只维护所在区域的完整链路状态信息

区域id:可以表示成一个十进制的数字

区域优点:减少路由条目,使拓扑变化只影响本区域内部

区域类型

骨干区域:area 0 ,核心区域也叫传输区域

非骨干区域:非area 0

ps:所有其他

路由器类型

IR:内部路由器,所有接口属于同一区域

BR:至少有一个接口属于骨干区域

ABR:连接一个或者多个区域到骨干区域

ASBR:

ospf核心工作流程

1.发现邻居建立连接

2.传播LSA(链路状态宣告,路口信息;路由器接口,描述接口信息(地址,掩码,开销))

3.将LSA泛洪到区域中的所有ospf路由器,而不仅仅是直连路由

4.收集LSA创建LSDB(链路状态数据库,地图)

5.使用SPF算法计算到每个目标网络的最短距离,并将其置于路由表中

邻居表(记录所有邻居关系),链路状态数据库(记录所有链路状态信息),路由表(记录最佳路由)

Router ID:

1.运行ospf之前必须选择一个RID

2.用来唯一标识一台ospf路由器

3.RID可以手动配,也可自动生成

选区规则:手动;活动回环接口上选取IP地址最高的;物理回环接口上选取IP地址最高的;

OSPF数据包

(1:ICMP;6UDP;17TCP;89OSPD)

OSPF数据包类型 作用
Hello 建立并维护邻居关系
Database Description(DD) LSDB的摘要
Link State Request(LSR) 请求LSA
link state update(LSU) 发生LSA
link state acknowledge(LSACK) 对LSU的确认

OSPF状态

Down:失效状态;没有收到数据包

init:初始状态;但没看到自己

2-way:双向通讯状态;收到hello包,且看到了自己,形成邻居关系

Exstart:交换初始状态;决定信息交换时的主从关系

EXchange:交换状态;向邻居发送DD数据包

Loading:LSR和LSU交换

Full:LSDB同步,形成邻接关系

PS:只有two-way和full是稳定状态

邻居建立条件:必须三层

  • RID唯一
  • Hello/Dead时间间隔一致
  • 区域ID一致
  • 认证一致(如果启动了认证)
  • 链路MTU大小一致(默认不开启检查,思科默认开启)
  • 子网掩码一致(以太网环境)
  • 网络地址一致
  • 末梢区域设置一致(option)

OSPF网络类型:基于接口

缺省情况下,OSPF认为以太网的网络类型是广播类型,PPP,HDLC的网络类型是点到点类型

NBMA(非广播多路访问)

点到多点

MA网络选举:DR,DBR

DR和BDR

只要是多路访问BMA和NBMA网络中,为了减少邻接关系的数量,从而减少数据包交换次数,最终节省带宽,降低对路由器处理能力的压力,选举DR和BDR

术语 备注
DR Designed Router,指定路由,类似于班长,总经理
BDR Backup DR ,备用DR,类似于副班长,副总经理
DRothers 类似于学生,普通员工
关系 DR,BDR,RDothers之间保持邻接关系(full)DRothers之间保持邻居关系(2-way)
选举规则 首先比较Hello报文中携带的优先级:最高被选举为DR,优先级次高的被选举为BDR(优先级为0不参加选举);优先级一致的情况下:比较RID,越大越优先(非抢占性
地址 224.0.0.6向DR和BDR发送链路状态更新;224.0.0.5向所有OSPF路由器发送

OSPF度量值:cost 开销

  • 在每一个运行ospf的接口上,都维护着一个接口cost
  • cost=10*8/BW =100Mbps/BW=接口带宽参考值/接口带宽
  • 到一个目标网络的度量值=从原到目标所有出站接口的cost值累加(数据方向)
  • 从源到本路由器沿途所有入站接口的cost值累加(路由方向)

OSPF配置

命令 备注
ospf 1 router-id 1.1.1.1 开启ospf,进程号缺省为1,手动配置Router ID
area 0/0.0.0.0 配置区域
network 192.168.0.0 0.0.0.255 宣告网络,即指定运行ospf的接口;使用反掩码来匹配(255.255.255.255—掩码)
display ospf peer [brief] 显示ospf邻居信息
ospf timer hello 10 修改hello包发送间隔
ospf timer dead 10 修改hello包的超时时间
display ospf interface g0/0/0 显示ospf接口信息
ospf dr-priority 100 修改ospf接口的优先级
ospf cost 10 修改开销 范围1-65535,缺省为1
bandwidth reference 100 调整带宽参考值,默认是100Mbps,需要在整个ospf网络中进行统一调整
reset ospf process 重启ospf进程

在同一个网段里面要访问外部网段,不通过ospf时,这时这个网段里面的每一台主机需要配置静态路由,这样的结果是在大型网络中这样配置的工作量巨大,这时我们可以在这个网段的ASBR路由器中配置import-route direct(引入直连路由)

OSPF缺省路由发布命令:default-route-advertise

OSPF认证命令

int g0/0/0

ospf authentication-mode md5 1 cipher wakin (配置接口认证)

ospf 1

area 0

authentication-mode md5 1 cipher wakin (配置区域验证)


交换机

交换基础

网络分层设计:通过使用分层网络设计原则和条理化设计方法,设计人员可以创建易于管理和易于支持的网络

  • 出口层:广域网接入出口策略带宽控制
  • 核心层:高速转发服务器接入路由选择
  • 汇聚层:流量汇聚链路冗余路由选择
  • 接入层:用户接入接入安全访问控制

调制接口带宽

  1. 进入接口:int g0/0/0
  2. 强制关闭自动协商:undo negotiation auto
  3. 设置带宽:speed 100
  4. duplex full 设置全双工

交换机工作原理

  • 学习:当从一个接口收到帧时,把帧内的源MAC与该接口进行绑定,存入MAC地址表
  • 泛红(Flood):当从一个接口收到广播帧,组播帧,未知单播帧(目标mac不在mac地址表中),把该帧从所有接口转发出去,除了接收口
  • 转发:当从一个接口收到以只单播帧,立即从相应的接口转发出去
  • 更新:默认每条记录保存300秒;交换机重启之后清空所有接口学习到的记录;接口关闭后会清空该接口的学习记录;一个源MAC出现在另一个接口上,会删除老的记录,添加新的记录

vlan原理

优点

  • 隔离广播域
  • 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
  • 简化网络管理

vlan接口概述

  • Access(接入端口):用于连接主机;收到数据后会添加vlan tag ,vlan id 和端口的pvid相同;转发数据前会移除vlan tag(终端主机不识别Tag)

  • Trunk(干道端口):用于连接交换机或者路由器;收到帧时:如果该帧不包含Tag,将打上端口的PVID,如果该帧包含Tag,则不改变---发送帧时,该帧的vlan id在Trunk的允许发送列表中:若与端口的PVID相同时,则剥离Tag发送;若与端口来的PVID不同时,则直接发送

  • Hybrid(混杂端口):既可以连接主机,又可以连接其他交换机,既可以连接接入链路又可以连接干道链路;允许多个vlan的帧通过,并可以在出接口方向将某些vlan帧的Tag剥离(由命令决定)

ACCESS的工作原理

Access接入链路接收数据帧的工作过程 接收数据帧:接收一个untagged的数据帧会打上接口的PVID接收一个tagged的数据帧会比较与接口的PVID是否一致(一致接收,不一致丢弃)
Access接入链路发送数据帧的工作过程 发送数据帧:发送一个数据帧会剥离VLAN (也就是丢弃dot1q字段)

Trunk的工作原理

Trunk干道/中继链路接收数据帧的工作过程 接收数据帧:接收一个untagged的数据帧会打上接口的PVID接收一个tagged的数据帧会查看tagged List是否存在(存在接收,不存在丢弃)
Trunk干道/中继链路发送数据帧的工作过程(最多一个数据帧是untagged形式发送) 发送数据帧:发送一个数据帧会查看tagged list和PVID(tagged list表中存在则直接发送,如果PVID一致会剥离VLAN)

vlan转发流程

收到对端设备以太网-->判断有无tag-->无添加pvid,有使用自己的id-->交换机是否创建l该vlan-->没有则丢弃,有则查看目的端口是否允许该vlan通过

VLAN 概述

  • 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
  • 1 VLAN = 1 广播域 = 1 子网 (划分最好一个子网一个VLAN)
  • 广播不会在不同VLAN间转发,而是限制在相同的VLAN中
  • 不同VLAN间的设备默认无法通信

vlan配置

命令 备注
vlan 10 创建单个vlan
vlan bach 10 to 20 创建多个vlan
port link-type access/trunk/hybird 配置接口类型
port default vlan 10 配置access 关联vlan/pvid
port trunk allow-pass vlan 10 配置trunk允许vlan;默认只允许vlan1
port trunk pvid vlan 10 配置trunk的pvid
port hybird tagged/untagged vlan 10 配置hybrid标记的vlan
port hybrid pvid vlan 10 配置hybrid的pvid
dsiplay vlan 验证vlan
display port vlan 验证vlan

GARP-GVRP

GARP,全称是通用属性注册协议,它为处于同一个交换网内的交换机提供了一种分发,传播,注册某种信息的手段

GVRP是GARP的一种具体应用或实现,主要用于维护设备动态vlan属性

  • 通过GVRP协议,一台交换机上的vlan信息会迅速传播到整个交换网络
  • GVRP实现了lan属性的动态分发,注册和传播,从而减少了网络管理员的工作量,也能保证vlan配置的属性

GARP(通用属性注册协议)

  • 在交换机间分发、传播、注册某种信息(VLAN属性、组播地址等)
  • 主要用于大中型企业网络中,用来提升管理交换机的效率
  • 一种协议规范

GARP消息类型:

类型 备注
Join 加入,端口加入VLAN
Leave 注销,端口退出VLAN
Leave 注销所有

GVRP的应用:

  • 接收来自其他交换机的VLAN注册信息,并动态的更新本地的VLAN信息同步
  • 将本地的VLAN注册信息向其他交换机传播,以便同一交换网内所有支持GVRP的设备VLAN信息同步
  • 手动配置的VLAN是静态VLAN,通过GVRP创建的VLAN是动态VLAN
  • GVRP传播的VLAN注册信息包括静态创建的VLAN信息和动态学习的VLAN信息

GVRP的注册模式:

  • Normal正常模式是默认模式 创建静态和动态都会发送VLAN注册
  • Forbidden禁止模式 不会接收动态VLAN注册,同时删除所有学习到的VLAN (除VLAN1)
  • fixed固定模式 不会发送和接收动态的注册信息,只会发送静态注册消息

GVRP配置:

命令 配置
Gvrp 全局开启GVRP,默认关闭
Gvrp 接口开启GVRP,接口类型必须是Trunk
Gvrp registration fixed/ forbidden/normal 配置GVRP注册模式
Display gvrp status 查看GVRP状态

STP(生成树协议)

二层网络设计需求和问题

  • 为了提高可靠性,交换机之间会通过多条链路相连,从而避免单点故障
  • 但也会带来一些致命的环路问题

环路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后果:网络体验差、延迟高、丢包

环路引起的问题:极大占用链路带宽资源和设备资源,造成大量的垃圾流量

网络广播风暴

MAC地址表不稳定

消除环路 通过阻断冗余链路来消除网络中可能存在的环路
链路备份 当活动路径发生故障时,激活备份链路,即使恢复网络连通性

stp操作:通过构造一棵树来消除网络中的环路

1.选举一台根桥

2.选举一个根端口

3.选举指定端口

4.阻塞剩余端口

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 桥协议数据单元

  • 使用组播地址:01-80-C2-00-00-00

PID:STP的ID(无论是STP、RSTP、MSTP都是STP)

PVI:标识使用的是什么模式(STP、RSTP、MSTP)华为默认的模式是RSTP

BPDU 类型:

  • 配置BPDU:Configuration

    • 选举根交换机以及确定每个交换机的角色和状态。
    • 在初始过程中,每个桥都主动发送配置BPDU。
    • 在网络拓扑稳定后,只有根桥主动发送配置BPDU,其他交换机在收到上游传来的配置BPDU后,才会发送自己的配置BPDU。
    • 发送周期为Hello Time。
    • 老化时间为Max Age。
  • 拓扑变更通告BPDU:TCN BPDU

    • 下游交换机感知到拓扑变化时向上游发送的拓扑变化通知。
参数 描述
Root ldentifier根桥ID 发送此配置BPDU的交换机所认为的根交换机的标识
Root Path Cost根路径开销 从接收此根桥的配置BPDU的交换机到达根交换机的最短路径总开销(我到根桥有多远)
Bridge identifier桥ID 标识自己的BID
Port Identifier端口ID 发送此配置BPDU的交换机端口的端口标识

STP的配置

命令 备注
stp mode 调整STP的模式,默认MSTP
stp priority 4096 调整BID优先级值,0~61440,步长为4096的倍数
stp root primary / secondary 自动修改优先级,指定主/备根桥
stp pathcost-standard 配置计算路径开销值得标准
开销标准: legacy标准:cost=1200000,华为私有802.1d标准:cost=165535802.1t标准:cost=1~200000000,默认
stp cost 10 修改STP开销
stp port priority 144 修改PID优先级,0~240,步长为16的倍数
display stp brief 显示STP配置信息和参数
display stp int g0/0/1 显示接口上的STP信息

STP的端口状态:

STP端口状态 接收BPDU 转发BPDU 学习MAC 转发数据 过渡状态 稳定状态
Disabled禁用 × × × × ×
Blocking阻塞 × × × ×
Listening监听 × × ×
Learning学习 × ×
Forwarding转发 ×

1.禁用 disable 未开启STP协议

2.阻塞 blocking 接收BPDU

3.侦听 listening 接收BPDU 转发BPDU

4.学习 learning 接收BPDU 转发BPDU 学习MAC地址

5.转发 forwarding 接收BPDU 转发BPDU 学习MAC地址 转发用户流量

注:华为交换机默认显示RSTP状态,附RSTP状态与STP端口状态对比

0

STP的计数器:

计时器 备注
Hello 2s,根桥发送BPDU的间隔
Forwarding Delay转发延时 15s,监听和学习的持续实际(监听到学习需要15S,学习到转发需要15s)
MSG Age 当前的年龄,每经过一个设备就加1(从根桥开始为0往下算),最大为20,超过20则丢弃.(不建议接太多设备影响交换机性能)
Max Age 20s,保持阻塞的最大时间(每2秒收到一次,通过比较最后阻塞,若20秒没收到就不再阻塞)

STP的配置

命令 备注
stp mode 调整STP的模式,默认MSTP
stp priority 4096 调整BID优先级值,0~61440,步长为4096的倍数
stp root primary / secondary 自动修改优先级,指定主/备根桥
stp pathcost-standard 配置计算路径开销值得标准
开销标准: legacy标准:cost=1200000,华为私有802.1d标准:cost=165535802.1t标准:cost=1~200000000,默认
stp cost 10 修改STP开销
stp port priority 144 修改PID优先级,0~240,步长为16的倍数
display stp brief 显示STP配置信息和参数
display stp int g0/0/1 显示接口上的STP信息

MAC地址表老化太长,链路角色变换,但是MAC地址还是原来(要么等待300S或ARP老化)

解决方法:

0

  • 检测到拓扑变化的交换机通过根端口向根桥发TCN,步骤1
  • 上游交换机收到TCN后回应TCA,让下游交换机停止发送TCN,步骤2
  • 再通过根端口发送TCN直到根桥收到,步骤3
  • 根桥通过指定端口发送TC通知所有下游交换机把MAC地址表的老化时间300秒变成15秒。

BPDU字段中的Flags中:

1000 0000最高位为1作为TCA

0000 0001最低位为1作为TC

DHCP

DHCP:动态主机协议

  • 从BOOTP协议发展而来

  • UDP封装哦,服务器=67,客户端=68

  • 动态分配TCP/IP信息(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服务器等)

  • 分配出去的信息有租约的

DHCP系统组成

DHCP client:需要动态活得ip地址的主机

DHCP server:能提供DHCP功能的服务器或网络设备

DHCP relay: 一般为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等设备

报文类型 备注
DHCP Discover 发现 客户端寻找DHCP服务器
DHCP Offer 提供 服务器响应DHCP Discover报文,该报文携带了各种配置信息
DHCP Request 请求 客户端请求服务器对网络信息确认或者续约租期
DHCP ACK 确认 服务器对DHCP Request报文确认响应
DHCP NAK 不确认 服务器对DHCP Request报文的拒接响应
DHCP Release 释放 客户端要释放地址时用来通知服务器

注:Office报文和ACK报文也可以是广播包,因为服务器只是根据Mac地址回应,根本没有看三层 (在ACK确认之后才是真正的使用地址)

NAK报文出现:

  • 1.IP地址可能已经被使用
  • 2.租期未到网络信息还存在,换了DHCP服务器 (回家,请求续约,但是服务器根本不存在该网络信息)

dhcp request为广播这是因为在请求discover时,可能有多台dhcp服务器,发广播是告诉所有的DHCP服务器`

DHCP地址池(pool):所分配地址的集合

0

  • 地址池的分类:接口地址池和全局地址池
  • 同时配置,接口地址池优先级比全局地址池高

DHCP配置:

命令 备注
dhcp enable 开启DHCP功能
interface G0/0/0 进入具体接口开始配置
dhcp selcet interface 创建DHCP接口模式地址池
dhcp server dns-list 114.114.114.114 223.5.5.5 配置接口地址池的DNS服务器地址(可以配置多个)
dhcp server lease day 1 hour 12 配置接口地址池的租期,默认1天
dhcp server excluded-ip-address 192.168.10.100 配置接口地址池排除的地址
dhcp server static-bind-ip-address 192.168.10.100 mac-address xxxx.xxxx.xxxx 配置静态绑定
dhcp select globa 创建DHCP全局模式地址池
ip pool RoomA 创建全局地址池名称
network 192.168.10.0 mask 24 配置全局地址池可分配的网段地址
gateway-list 192.168.10.1 配置全局地址池的网关地址
dns-list 114.114.114.114 223.5.5.5 配置全局地址池的网关地址
lease day 1 hour 12 配置全局地址池下的租期,默认1天
excluded-ip-addess 192.168.10.111 配置全局地址池下的排除地址范围
dhcp select relay 关联接口开启中继代理
dhcp relay server-ip192.168.10.254 指定DHCP服务器的地址
display ip pool interface vlanif10 used 验证某接口地址池的信息
display ip pool name huawei used 验证全局地址池的信息
display ip pool [interface 接口名 all] 查看地址池的属性
ipconfig /release 释放租期
ipconfig /renew 重新获取

DHCP接口地址池配置:

0

DHCP全局地址池配置:

0

0

ACL学习(访问控制表)


HCIP

posted @ 2023-11-03 00:22  kill比尔  阅读(19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