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遍读书论
最近看了些读书方法论的文章,对比了下自己的读书方式。发现有明显的规律,这里总结下说不定对他人有些许的帮助
我读书一本书一般分三次,当然前提是本好书,而且每次读的时候也会反复的去读些章节,并非一气呵成的读完,那些看了前几章就味如嚼蜡的不提也罢。另外不读中国人写的技术类书,这个有些偏激哈,可能是当初做菜鸟的时候留下的心里阴影。出书的大牛们别较真。当初为了捞些外快也写过诸如“**从入门到精通”,“30天学会***”之类的书,自认为误人子弟。不提也罢。下面开始说说为啥叫三遍读书论。
第一遍 典型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性,通读一遍,读起来讲究一气呵成,看完有莫名的成就感。往往上千页的一本书一周就看完了。对里面的知识似懂非懂。但是知道了有什么个东东可以来解决个什么问题。然后就开始纵横各大技术站点喷口水了。当然最终还是被教训的时候比较多。偶尔也能唬住一帮,跟着叫高手再指导指导。这时候可以得意一定不能忘形。露馅了口水也能淹死你。讲究个高深莫测,见好就收。
第二遍 有目的的查着读 有了第一遍的基础,碰到难题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可以拿来用,就搬出大部头去查,前后几个章节反复的啃几遍。大部分时候就能恍然大悟。嘿嘿不过如此嘛,这么这么就解决了。但是如果没有前次的通读。熬干了脑汁估计也没辙,网上能查到算你运气好,但是网上大部分也都是直言片语的。没有上下文语境,移植过去也不见得合适。当然那些举一反三的天才不在此列。
第三遍 一个大部头查个十次八次后,就感觉像喝了老酒,老觉得意犹未尽。缺少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一块块的知识还形不成体系,老是琢磨这些东西是怎么串起来的呢? 这时候就是读第三遍的时候了。夜深人静,哄睡了了老婆,安顿了孩子。一册在手别无所求!真是越读越开心,越读越酣畅。很多梗塞的地方豁然开朗。 对其中绝妙的地方又不禁拍案叫绝。读到这个地步就可以纵横各大口水集散地,纵横捭阖、喷涂长江、发粪涂墙那啥那啥了。当然也有些“高高手”就开始拷贝粘贴,又是一本国人版的“精通***” 新鲜出炉,开始在各大站点拉帮结派,招蜂引蝶了。不过这种事我辈已不屑为之。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