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
工厂模式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是 Java 中最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 在工厂模式中,我们在创建对象时不会对客户端暴露创建逻辑,并且是通过使用一个共同的接口来指向新创建的对象。
介绍
意图: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其子类自己决定实例化哪一个工厂类,工厂模式使其创建过程延迟到子类进行。
主要解决:主要解决接口选择的问题。
何时使用:我们明确地计划不同条件下创建不同实例时。
如何解决:让其子类实现工厂接口,返回的也是一个抽象的产品。
关键代码:创建过程在其子类执行
应用实例: 1、您需要一辆汽车,可以直接从工厂里面提货,而不用去管这辆汽车是怎么做出来的,以及这个汽车里面的具体实现。 2、Hibernate 换数据库只需换方言和驱动就可以。
优点: 1、一个调用者想创建一个对象,只要知道其名称就可以了。 2、扩展性高,如果想增加一个产品,只要扩展一个工厂类就可以。 3、屏蔽产品的具体实现,调用者只关心产品的接口。
缺点:每次增加一个产品时,都需要增加一个具体类和对象实现工厂,使得系统中类的个数成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同时也增加了系统具体类的依赖。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工厂模式(Factory Pattern)是 Java 中最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创建型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创建对象的最佳方式。
在工厂模式中,我们在创建对象时不会对客户端暴露创建逻辑,并且是通过使用一个共同的接口来指向新创建的对象。
一、什么是工厂模式?
一个类通过本身的静态方法来,实例化一个类并返回一个实例对象;
二、工厂模式特点?
类命名特点:nameFactory eg: class mysqlFactory{} 【这是为了规范,当然也去起其他任意名字】
静态方法名称:static public function factory($class_name){} 【静态方法是类与外界的接口, 返回的是一个对象】
三、优点?
如果已经使用的类内部发生改变,哪不需要在所有的地方都改变,只需要在类工厂类里改变既可,
比如:连接数据库,可以使用mysql 、mysqli、pdo,根据不同参数配置使用不同的数据库操作类
四、应用场景
做支付接口的时候,未来可能对应不同的支付网关:支付宝、财付通、网银在线等。
方便未来扩展,设计成工厂模式。定一个专门生产网关接口的工厂,抽象出来,
做成接口形式,让所有的子类都要实现它的接口。
以后加一个支付方式,要使用哪一种支付方式,改变一下参数即可。
在为用户注册的时候,分为很多种角色的用户。
比如册用户,匿名用户、管理员用户等。完全使用可以使用工厂的思想来实现,
代码也容易维护,为每种角色可以生成操作的类等等。
系统对接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库,mysql,oracle,sqlserve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interface mysql{ public function connect(); } class mysqli2 implements mysql{ public function connect(){ echo 'mysqli' ; } } class pdo2 implements mysql{ public function connect(){ echo 'pdo' ; } } class mysqlFactory{ static public function factory( $class_name ){ return new $class_name (); } } $obj = mysqlFactory::factory( 'pdo2' ); $obj ->connect(); |
参考资料:
https://www.cnblogs.com/DeanChopper/p/4764512.html
https://blog.csdn.net/gurenshen/article/details/5399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