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

IP地址

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

  • A类地址

    A类地址网络号占8位,且第一位(最高位)固定为0;主机号占24位。

  • B类地址

    B类地址网络号占16位,且前两位(最高两位)固定为10;主机号占16位。

  • C类地址

    B类地址网络号占24位,且前三位(最高三位)固定为110;主机号占8位。

划分子网的IPV4地址

作用:将多余的ip地址划分给其他网络
从32位的IPV4地址中的主机号借用一部分当作子网号就成了划分子网的PIV4地址


用1表示网络号,0表示主机号,就构成了子网掩码,可以表明主机号被借了几位当作子网号

将IPV4地址与子网掩码逻辑与运算则得到该IPV4地址所在子网的网络地址,常用来判断设备是否在同一子网上


218.75.230.0显然是C类地址,网络号24位,对应子网掩码255.255.255,而剩下的.128,展开是10000000
说明从主机号中借了1位作为子网号,所以划分了2的1次方=2个子网(∵比特只有0和1)
而对于每个子网,主机号只有7位比特,还要除去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可分配到网络数为2的7次方-2=126
具体划分如下

首先,218.75.230.0是该网络的网络地址,218.75.230.255是该网络的广播地址
所以该网络可分配的地址在218.75.230.1~218.75.230.254之间,共254个
因为用主机号一位作为子网号,将该网络划分为子网0和子网1

将8位主机号展开分析,第一位为0时,表明子网号0,再分析剩下7位主机号
其余七位主机号全为0时,点分十进制为218.75.230.0,这是子网0的网络地址
其余七位主机号全为1时,点分十进制为218.75.230.127,这是子网0的广播地址
∴比子网0的网络地址大1的218.75.230.1是子网0可分配的最小地址,比子网0的广播地址小1的218.75.230.126是子网0可分配的最大地址。
子网1同理

无分类编址的IPV4地址CIDR



/20说明网络号占20位,主机号12位。展开分析时可以从点分十进制的第三位开始(前16位肯定是网络号)
最小地址是主机号全0,最大地址是主机号全1,地址数量是2的12次方,包含了网络和广播地址
聚合C类网的数量:该CIDR地址数量/C类的地址数量(即2的8次方)
地址掩码,20位网络号对应的掩码全为1,12位主机号对应的掩码全为0,拼起来就是子网掩码

  • 路由聚合
    CIDR可以在路由器相互告知信息时简化路由表

IPV4地址的应用规划

  • 用定长的子网掩码
    要求将218.75.230.0划分为5个子网,就需要借3位主机号当子网号,所以对应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24

    这种情形容易造成IP地址浪费,比如网络N1只需要9个地址但每个子网却有30个可分配地址

  • 用变长的子网掩码


    变长的子网掩码可以按需分配,大大减少地址浪费。

IP数据报的发送和转发过程


相同网络间的设备可以直接通信,不同网络间的设备需要通过路由器通信
将IPV4地址与子网掩码逻辑与运算得到该IPV4地址所在子网的网络地址来判断是否在同一网络,C给F发报文,先判断是否在同一网络(子网)

不同网络的通信需要指定一个路由器帮忙转发,所指定的路由器就是默认网关。可以指定路由器接口0作为ABC的默认网关,接口1作为DEF的默认网关。

如A要发数据跟D,将IP数据报中的目的地址与路由表中的子网掩码相与,若结果跟路由表中的目的网络相同就证明查到了
192.168.0.129与255.255.255.128相与结果为192.168.0.128,跟路由表第一条对不上,跟第二条相同,所以路由器下一跳是接口1

  • 路由器不会转发广播地址(子网的也不会),即隔离广播域
posted @ 2022-06-08 23:25  ben10044  阅读(336)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