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图像空间域锐化算法
五. 图像空间域锐化算法
目的:增强图像的边缘或者轮廓。
数学意义:通过微分使得图像边缘更加突出、清晰。因为图像边缘灰度变化率更高,显然微分后得到的值相较于其它部分更大。
5.1 梯度
数学定义:
对于图像\(f(x,y)\),在点\((x,y)\)处的梯度定义为:
本质上,梯度是一个向量,其大小为:
其方向为:
5.2 梯度算子
差分公式:
在离散图像中适用一阶差分来近似一阶偏导数,公式如下:
模板:
模板使用方法:分别使用相对位置的数字乘上对应位置的灰度值,然后相加。
\(g_x\):
\(g_y\):
简化计算:
为了简化计算流程,尝试用以下两种公式代替数学上定义的向量计算公式:
-
\[grad(f)=Max(|g_x|,|g_y|) \tag{5} \]
-
\[grad(f)=|g_x|+|g_y| \tag{6} \]
5.3 Roberts算子
差分公式:
对应模板:
模板使用方法:分别使用相对位置的数字乘上对应位置的灰度值,然后相加。
\(g_x\):
\(g_y\):
5.4 Prewitt算子
差分公式:
对应模板:
\(g_x\):
\(g_y\):
5.5 Sobel算子
对应模板:
\(g_x\):
\(g_y\):
5.6 不同梯度输出图像
不同梯度:
-
\(g(x,y)=grad(f)\):
增强的图像仅显示灰度变化比较陡的边缘轮廓,而灰度变化比较平缓或均匀的区域则呈黑色。
-
\(g(x,y)=\begin{cases}grad(f),grad(f)\geq T \\ f(x,y),其它\end{cases}\):
适当选取T,可以使得明显的边缘轮廓得到突出,又不会破坏原来灰度变化比较平缓的背景。
-
\(g(x,y)=\begin{cases}L_G,grad(f)\geq T \\ f(x,y),其它\end{cases}\):
\(L_G\)是一个固定值,将明显的边缘使用一个固定的灰度值来表示。
-
\(g(x,y)=\begin{cases}grad(f),grad(f)\geq T \\ L_B,其它\end{cases}\):
\(L_B\)是一个固定值,将图像较为平滑的部分(也就是锐化后的背景)使用一个固定的灰度值来表示。便于研究边缘灰度值的变化。
-
\(g(x,y)=\begin{cases}L_G,grad(f)\geq T \\ L_B,其它\end{cases}\):
\(L_G、L_B\)均为固定值,可以生成二值图像,便于研究边缘所在位置。
输出图像案例:

5.7 Laplacian增强算子
原理:使用二阶偏导数,可以更加精确的过滤背景,仅求出边缘部分。
作用:通过求出的边缘图像与原始图像叠加,能够得到对图像边缘进行增强的锐化图像。
二阶差分公式:
算子公式:
算子的四种常用模板表达:
-
\[\begin{bmatrix} 0 & 1 & 0 \\ 1 & -4 & 1 \\ 0 & 1 & 0 \end{bmatrix} \]
-
\[\begin{bmatrix} 1 & 1 & 1 \\ 1 & -8 & 1 \\ 1 & 1 & 1 \end{bmatrix} \]
-
\[\begin{bmatrix} 0 & -1 & 0 \\ -1 & 4 & -1 \\ 0 & -1 & 0 \end{bmatrix} \]
-
\[\begin{bmatrix} -1 & -1 & -1 \\ -1 & 8 & -1 \\ -1 & -1 & -1 \end{bmatrix} \]
锐化公式:
其中:\(\alpha\)视我们采用的算子模板来决定:
- 使用前两个算子模板:\(alpha=1\)
- 使用后两个算子模板:\(alpha=-1\)
最终的Laplacian锐化模板:
-
四邻域Laplacian锐化模板:
\[\begin{bmatrix} 0 & -1 & 0 \\ -1 & 5 & -1 \\ 0 & -1 & 0 \end{bmatrix} \] -
八邻域Laplacian锐化模板:
\[\begin{bmatrix} -1 & -1 & -1 \\ -1 & 9 & -1 \\ -1 & -1 & -1 \end{bmatrix} \]
实际操作步骤:
- 选定Laplacian算子模板。
- 根据选定的Laplacian算子模板,选择相应的\(\alpha\),构造Laplacian锐化模板。
- 遍历图像,对所有像素求二阶差分。
- 边界图像不求直接归0,或填充后再求。
- 二阶差分小于0的注意归0。
- 得到了加重边缘的图像,将其与原始图像相加,得到锐化图像。(注意越界的像素灰度设为上限值,一般是255)
Laplacian锐化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