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运行Oracle 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 创建数据库

通过运行Oracle 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 创建数据库
一、创建数据库的一个具体的步骤:
1、 点击【开始】---【所有程序】---【OracleOraDB10g_home1】---【配置和移植工具】---【Database Configuration Assistant】
或者 运行—‘cmd’—‘dbca ’
2、 进入 “欢迎使用界面”,点击【下一步】如图:

3、进入“步骤1(共12步)操作界面”,里面支持五种操作类型,分别为创建数据库、配置数据库选项、删除数据库、管理模版、配置自动存储管理。选择默认选项,点击【下一步】。如图:

4、进入“步骤2:数据库模版界面”,该配置页面下面有四种选择分别为:一般用途、事务处理、定制数据库、数据仓库。(在Oracle11G中,一般用途和事务处理被合并为一个叫做一般用途或事务处理),默认选项,点击【下一步】。如图:

5、进入“步骤3:数据库标识界面”。在这里,需要输入全局数据库名以及Oracle的系统标识符(SID)。全局数据名是Oracle数据的唯一标识,所以不能与已经有的数据库重名。打开Oracle数据的时候,将启动Oracle实例。实例由Oracle系统标识符唯一标识,从而区分该计算机上的其他任何实例。在默认情况下,全局数据库名和SID同名。

6、进入“步骤4:管理选项界面”:
可以看到,这个窗口可以配置使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Grid Control集中管理每个Oracle数据库,也可以使用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 Database Control本地管理Oracle数据库。默认的是“使用Enterprise Manager配置数据库”的,“使用DataBase Control管理数据库”。在这个地方可以选择是否启用数据库的备份。点击【下一步】。如图:

7、进入“步骤5:数据库身份证明界面”,该窗口的配置作用是为SYS,SYSTEM,DBSNMP以及SYSMAN用户指定口令,可以选择所有的账户使用相同的口令,也可以分别设置这四个用户的口令:点击【下一步】,如图:

8、进入“步骤6:存储选项界面”,在这里可以选择数据库的存储机制,包含三种存储机制:文件系统、自动存储管理(ASM)、以及裸设备 。点击【下一步】,如图:

9、 进入“步骤7:数据库文件所在位置界面”:
这里可以配置Oracle数据文件的位置,可以单击右下角“文件位置变量”按钮来查看当前Oracle数据文件变量的相关设置。点击【下一步】,如图:(注意图中的箭头哦!!)

10、进入“步骤8(共12步):恢复配置界面”,这里可以配置Oracle数据库的备份以及配置选项。可以使用快速恢复区,也可以启用归档。默认的归档恢复区为{ORACLE_BASE}/flash_recovery_area,快速恢复区的大小为2048M。建议:将数据库文件以及恢复文件放到物理位置下面不同的磁盘中,以便于保护数据和提高性能。点击【下一步】,如图:

11、进入“步骤9:数据库内容界面”:
该窗口有两个选项卡,分别为“示例方案”和“定制脚本”。(如果只有一个示例方案也是正确的,点击【下一步】)
示例方案选项卡,可以配置是否在新的数据库中安装示例方案,这个选项卡里面会创建一个叫做EXAMPLE的表空间,大小约为130M。
定制脚本当中,可以指定创建数据库之后需要自动运行的sql脚本,例如创建默认的表等等,可以选择不运行或者运行指定的脚本。

12、 点击“下一步”按钮,打开“步骤10:初始化参数”窗口。
该选项卡可以配置数据库的初始化参数,包含以下几个内容:内存、调整大小、字符集、连接模式。
内存:包含典型和定制两种选择。通常可以选择典型配置,也可以手动设置SGA(系统全局区)和PGA(程序全局区)的大小。
调整大小:设置数据块的大小,指定可以同时链接数据库操作系统用户进程的最大数量。
字符集:设置数据库使用的字符集,通常使用操作系统的默认语言设置。
连接模式:Oracle提供了两种数据库的连接模式,专用服务器模式和共享服务器模式。专用服务模式将为每个客户机链接分配专用资源。当预期客户机连接总数较小或者客户机向数据库发出的请求时间较长,使用专用服务器模式。多个客户端连接共享一个数据库分配的资源池。当大量用户需要同时连接数据库并且需要有效的利用资源的时候,使用共享数据库模式。点击【下一步】,如图:



13、进入配置11:数据库存储界面。在这里,可以指定创建数据库的存储参数,可以查看和修改存储参数的对象,包括控制文件、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组。
点击左侧的树状列表,选择查看或者修改的对象,在右侧窗口中将会显示对象的存储信息,通常可以使用默认数据。点击【下一步】,如图:

14、进入“步骤12:创建选项界面”,在这里,可以选择“创建数据库”也可以保存编辑的数据库模版,还可以生成创建数据库的脚本。

15、点击“完成”,打开“确认”窗口,显示数据库模版,这里将提示用户创建新的数据库。
16、 点击“确定”按钮,开始创建数据库,并且显示数据库创建的过程以及进度:

17、创建数据库的时间取决于计算机的硬件配置以及数据库的配置情况,选择安装的组建越多,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创建完成之后,弹出“创建完成”窗口。可以打开“口令管理”对话框,编辑数据库中各个用户的口令,点击“退出”按钮,完成创建数据库的过程。
18、如果只是创建数据库,那么到17步,我们的操作步骤就结束了。下面讲的是连接数据库:
数据库创建完成后,会在Oracle的安装目录中生成一个tnsnames.ora的文件(默认的Oracle的安装路径如下F:\oracle\product\10.2.0\db_1\NETWORK\ADMIN\),第一次创建数据库时会自动生成tnsnames.ora的文件,如果不是第一次创建数据库,那么就需要在tnsnames.ora的文件中写出下图中的语句:下图以数据库名为TESTDATEBASE为例:

19、连接数据库,先要在该数据库中创建用户,所以先要进入系统用户,创建用户,再将权限授予给需要创建的用户,下图中的口令就是上面说要记住的口令:如图:

20、创建一个用户,需要先创建一个表空间,如下图:

21、创建用户,如图:

22、给创建的用户授权,如图:

23、创建表空间、用户、授权完成后,那么可以利用新建的用户登录pl\sql了,如图:
输入数据库的口令,就可以登录了。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