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例设计模式是怎么来的?
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中,当业务并发量非常大时,那么就会出现重复创建相同的对象,每创建一个对象就会开辟一块内存空间,而这些对象其实是一模一样的,那么有没有办法使用得内存对象只创建一次,然后再随处使用呢?单例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
实现方式:
1、创建一个类静态字段(类变量)__instance
2、创建一个静态函数,通过函数的逻辑判断 __instance 是否已存在,如不存在就将对象值赋于__instance,即__instance = 类(),否则直接返回__instance,也即创建的对象都是一样的
3、使用单例模式创建对象时直接通过类调用静态函数创建即可
# class A:
#     __instance = None
#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         self.name =name
#         self.age = age
#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         if cls.__instance is None:
#             obj = object.__new__(cls)
#             cls.__instance = obj
#         return cls.__instance
# ret1 = A('alex',123)
# ret2 = A('wusir',22)
# ret3 = A('barry',18)
# print(ret1)
# print(ret2)
# print(ret3)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