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1

1、Python变量定义

数据类型:字符串(string)、整数(Int)、小数(float)/布尔型(bool)真/假     True/False

定义变量示例:

# 字符串需要加引号,整数小数,不需要加引号
name = "小黑"
age = 18
score = 98.5


input输入 示例:
# name = input("欢迎登陆,请输入你的名字:") #接收输入的
# #py2里面 raw_input()

# #字符串格式化格式化
# today = datetime.datetime.today()
第一种+号连接
# words5 = "欢迎登陆," + name + ",今天的日期是" + str(today)
第二种占位符方式%s:
# words6 = "欢迎登陆,%s,今天的日期是%s" % (name,today)

2、Python运算符
示例:
age = 5

sum = age + 1
number = age - 1
number2 = age * 3
number4 = age / 4 #正常,在python2里面它就是地板除,如果你要变成正常的除法,那么除数或者被除数要有一个是小数类型
number5 = age // 4 #地板除,只保留整数部分
number6 = 2**3 #取N次方的,2的3次方
number7 = 10 % 3 #取余,取模,取余数的意思

print(sum)
print(number)
print(number2)
print(number4)
print(number5)
print('取次方的',number6)
print('取余的结果',number7)
3、类型转换、字符串格式化:
字符串格式化:
%s 什么类型都可以
%d 只能是数值型的,它不保留小数,只取整数,如果写了字符串会报错
%f 只能是数值型的,保留小数,如果写了字符串会报错
input接收到的都是string类型
type是看变量的数据类型
age = 10.123

# age2 = 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input接收到的始终都是str类型
转换类型为int
# age2 = int(age2)
age2 = 10
# age2 = int( input("请输入你的年龄:")) #input接收到的始终都是str类型
type查看类型
print("age的类型",type(age))
print("age2的类型",type(age2))

4、判断
#比较运算符
# ==
# >
# <
# >=
# <=
# !=
#并且 或 and or
#in 在xxx里面
#not 不

使用字符串长度判断

len(s) ==0  则字符串为空

语法:
# if xxx:
# xxx
# elif xxx:
# else:
# xxxx


5、字符串布尔类型(boll):
布尔型(bool)真/假     True/False
如果变量是bool型,在计算时:True是1,False是0
 
6、循环、迭代、遍历
for循环 、while循环

while需要定义计数器,否则为死循环
循环:
continue #如果在循环里面遇到continue,那么结束本次循环,立马进行下一次循环
break #如果在循环里面遇到break,循环立即结束,不管还有多少次没有循环


while 循环,使用循环的话需要定义一个计数器,用来控制循环次数
对应的else,如果循环是正常结束的,那么会执行else里面的代码,如果循环是被break结束的,不会执行

for循环不需要定义计数器,for循环写不了死循环
示例:
#for循环
# for i in range(7):
# print(i)
7、list
列表

列表的定义:

-- list 是Python中使用最频繁的数据类型 ,在其他语言中通常叫做数组

-- 专门用于存储一串信息

-- 列表用[] 定义,数据之间用,分割

--列表的索引从0开始

索引 就是数据在列表中的位置编号,索引又可以被称为下标

注意:从列表中取值2时,如果超出程序范围,程序会报错
方法描述
list.append(x) 把一个元素添加到列表的结尾,相当于 a[len(a):] = [x]。
list.extend(L) 通过添加指定列表的所有元素来扩充列表,相当于 a[len(a):] = L。
list.insert(i, x) 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第一个参数是准备插入到其前面的那个元素的索引,例如 a.insert(0, x) 会插入到整个列表之前,而 a.insert(len(a), x) 相当于 a.append(x) 。
list.remove(x) 删除列表中值为 x 的第一个元素。如果没有这样的元素,就会返回一个错误。
list.pop([i]) 从列表的指定位置移除元素,并将其返回。如果没有指定索引,a.pop()返回最后一个元素。元素随即从列表中被移除。(方法中 i 两边的方括号表示这个参数是可选的,而不是要求你输入一对方括号,你会经常在 Python 库参考手册中遇到这样的标记。)
list.clear() 移除列表中的所有项,等于del a[:]。
list.index(x) 返回列表中第一个值为 x 的元素的索引。如果没有匹配的元素就会返回一个错误。
list.count(x) 返回 x 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list.sort() 对列表中的元素进行排序。
list.reverse() 倒排列表中的元素。

8、元组

Python 的元组与列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


元组使用小括号 ( ),列表使用方括号 [ ]。

有两个方法:count、index
9、字典

字典的每个键值 key=>value 对用冒号 : 分割,每个对之间用逗号(,)分割,整个字典包括在花括号 {} 中 ,格式如下所示:
d = {key1 : value1, key2 : value2, key3 : value3 }

新增方法:
# student_info["age"] = 19
# student_info.setdefault("car","bmw")
中括号方式和setdefault方法区别:如果是已经存在的key,setdefault已有的值并不会修改已有的值

修改
student_info["age"] = 19   中括号方式

取值
# print(student_info["age"])  中括号方式
# print(student_info.get("addr"))get方式
区别:取字典里 不存在的值,中括号方式会报错,get方式会none

删除
# student_info.pop("age") pop方式
# del student_info["age"] del方式
# student_info.popitem() #删除定义的最后一个元素
其他的方法
# student_info.clear() #清空
# d = {"phone":110}
# student_info.update(d) #合并两个字典
# print(student_info.values()) 输出字典所有的valuse
# print(student_info.keys()) 输出字典里所有的key
# print(student_info.items()) 以列表方式输出
#
# print("name" in student_info.keys())
# print("name" in student_info)#直接用in判断的话,就判断这个key是否存在

#student_info.has_key("name")#python2里面有,python3里面没有
# for key in student_info:#直接循环字典,每次取的是字典的key,比较高效的方式
# value = student_info[key]
# value2 = student_info.get(key)
# print("%s -> %s" %(key,value))
# print("%s -> %s" %(key,value2))








posted @ 2021-04-19 00:56  黑。白。  阅读(74)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