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晔老师的RHCSA串讲笔记

 
vncviewer 172.40.50.113:7000
 
  曾  晔
 
 
访问虚拟机的方式:
建议从真机SSH远程虚拟机
ssh  -X  root@虚拟机地址
 
真机:RHEL 7.2/7.3,有图形桌面
虚拟机:RHEL 7.0,无图形桌面
 
 
资源获取:
http://172.40.50.113/rhce/
 
 
1)答题顺序:先高风险题(内核、分区),再其他容易的题
2)所有用到的系统服务,别忘了设置开机自起
# systemctl  enable  sssd  NetworkManager  ....
3)答题完毕后,先重起一次,检查全部结果,再交卷
 

RHCSA 核心考点列表
####################################################
 
一、开考准备 ——  
1. 重设虚拟机的root密码
!!!! 修改 linux16 .. .. rd.break  console=tty0
!!!! 重新挂载 mount  -o  remount,rw  /sysroot
 
chroot  /sysroot
touch  /.autorelabel  【不要写成...relable】
 
 
2. 为虚拟机配置网络
 
配置主机名:
# vim  /etc/hostname
或者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新主机名
 
列出网卡设备:
nmcli  device  status
列出连接:
nmcli  con  show
 
添加/删除连接:
nmcli  con  add  con-name  "连接名"  ifname  网卡名  type  ethernet
nmcli  con  del "连接名"
 
配置连接参数:
nmcli  con  mod  "连接名"  ipv4.method  manual  ipv4.addresses  "IPv4地址/掩码  默认网关"  ipv4.dns  DNS服务器地址  ipv4.dns-search  默认搜索域  connection.autoconnect  yes
 
!!!! 对RHEL7.2及以上系统,通过 ipv4.gateway 配网关
 
激活/禁用连接:
nmcli  con  down  "连接名"
nmcli  con  up  "连接名"
 
 
 
二、系统管理任务 ——
1. 添加YUM源
#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软件源网址
# vim  /etc/yum.conf
gpgcheck = 0
 
3. 添加用户/组账号
11. 配置用户账号
4. 设置文件权限
6. 建共用目录(SGID)
5. 配置计划任务
分  时  日  月  周  任务命令行
 
每三天 ——
0  0  */3  *  *
 
crond
 
7. 升级内核
# wget  内核文件的下载地址
# rpm  -ivh  内核文件的路径
.. .. 安装过程中千万不要中断
 
 
三、文档管理 ——
13. 查找文件(find)
14. 检索文本(grep)
16. 创建归档(tar)
 
 
四、配置应用客户端 ——
10. 设置NTP时间同步客户端
万一chrony已经安装而且有错误配置:
# rm  -rf  /etc/chrony.conf
# yum  -y  reinstall  chrony
 
 
# vim  /etc/chrony.conf
server  NTP服务器的地址  iburst
# systemctl  restart  chronyd
 
8. 设置LDAP客户端
# yum  -y  install  sssd  
# authconfig-tui
.. ..
提示部署证书时,另开一个终端
# cd  /etc/openldap/cacerts
# wget http://classroom.example.com/pub/example-ca.crt
 
返回 authconfig-tui 界面,选定 OK 确定
# id  ldapuser0  
 
 
9. 设置autofs触发挂载+NFS共享客户端
 
autofs,自动文件系统 【触发】
作用:
1)当用户需要访问一个文件系统时,能自动挂载
2)当用户不需要访问一个文件系统时,能自动卸载
 
实现思路(/A/B):
1. 提前准备文件系统挂载点B的上一层目录A
2. 请autofs监控A目录,一旦发现有用户或程序需要访问目录B
,那么立即创建目录B并挂载指定的设备到目录B
3. 如果目录B挂载的文件系统闲置(默认300秒),那么autofs会卸载已经挂载到目录B的文件系统,并且删除目录B
 
 
实现步骤:
1. 装包
# yum  -y  install  autofs
2. 配置
1)建立挂载点父目录A
# mkdir  -p  /home/guests
2)告诉autofs监控A目录
# vim  /etc/auto.master
被监控目录的路径    监控策略文件的路径
/home/guests      /etc/auto.guests
3)告诉autofs当访问哪个目录时挂载哪个设备
# vim /etc/auto.guests
挂载点目录名     -挂载参数      服务器地址:设备路径
ldapuser0 -rw  classroom:/home/guests/ldapuser0
或者
*            -rw  classroom:/home/guests/&
3. 起服务
# systemctl  restart  autofs
 
 
 
五、磁盘分区及存储 ——
15. 添加逻辑卷
# vgcreate -s  PE大小   卷组名   设备路径
# vgremove  卷组名
 
# lvcreate  -L  大小  -n  逻辑卷名  卷组名  
# lvcreate  -l  PE个数  -n  逻辑卷名  卷组名  
 
2. 扩展逻辑卷
先检查逻辑卷vo的大小、在哪个卷组?
# lvscan
 
扩展卷组空间:
# vgextend  卷组名  空闲设备路径
 
扩展逻辑卷:
# lvextend  -L  新大小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文件系统扩容以后如何刷新:
# blkid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 .. TYPE="xfs"             【有可能是ext3/ext4】
 
如果是 xfs,需要执行:
# xfs_grow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如果是 ext3/ext4,需要执行:
# resize2fs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检查结果:
# mount  /dev/卷组名/逻辑卷名  /mnt
# df  -h  /mnt
 
 
12. 添加交换分区
# mkswap  /dev/vdb7
# vim  /etc/fstab
/dev/vdb7    swap    swap  defaults,pri=5  0  0
# swapon  -a
 
如果有要求指定交换分区的优先级,只需要在挂载参数添加 pri=5
 
# man  swapon
==》查找 /-p ,优先级范围 -1~32767,数字越大优先级越高
 
 
考试环境:
只有一块磁盘/dev/vda(/boot、卷组(/、……)、剩余空间)
 
练习环境:
有一块磁盘/dev/vda(没有剩余空间)
有一块磁盘/dev/vdb(空磁盘)
 
使用/dev/vdb模拟成考试环境  
 
 
分区之前先要明确2个问题:
1)需要增加几个新的分区?3
2)新增加的分区各自的大小是多少?500M、1000M、512M
 
检查磁盘的分区模式:
# fdisk  -l  /dev/vda
.. ..
Disk label type: dos         【万一有可能是gpt】
.. ..
 
根据分区模式不同,选择不同的分区工具。
如果是dos模式(4个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那么
# fdisk  /dev/vda
.. ..
将剩余空间全部作为扩展分区:
—— n、e、回车、回车
在扩展分区内再划分3个逻辑分区
—— n、起始位置回车、结束位置(+大小) 。。。。
 
 
如果是gpt模式(128个主分区),那么
# gdisk  /dev/vda
.. ..
n、分区编号、起始位置、结束位置(+大小)、类型(Enter)
.. ..
 
刷新分区表:
# partprobe /dev/vdb
# reboot
 
####################################################

posted @ 2017-12-09 17:49  百川汇海  阅读(24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