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个人作业

一、个人介绍:我的兴趣与闪光点

兴趣爱好
日常喜欢用碎片化时间做自己热爱的事:喜欢在闲暇时听歌放松,尤其爱刷舞台表演视频,会认真记录偶像的舞台亮点;偶尔也会约朋友打乒乓球,在运动中释放压力。

我的优势与成长经历
• 临时记忆力好:这是天生的优势,不需要额外花精力,比如课堂上记重点、考试前突击背诵,效率比身边多数人高,能快速抓住信息核心。
• 学动作快+组织能力强:这两项技能是靠实践练出来的。为了成为2024年军训教官,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从跟着学长练队列动作(因为学动作快,能快速掌握标准姿势并纠正他人),到主动组织小范围训练模拟,协调人员、制定训练计划,慢慢积累了组织经验,最终通过选拔成为教官,带领新生完成军训任务。
• 对文字信息敏感:平时喜欢“咬文嚼字”,读材料时能快速发现逻辑漏洞或表述问题,写作业、整理笔记时也能把内容梳理得更清晰,这点在整理专业知识点时特别有用。
二、现状、经验与未来规划

(1)技能树、技术偏好与课程期待

• 当前具备的能力:

  1. 数据预处理:能对基础数据集进行清洗、去重、缺失值处理,满足简单分析需求;

  2. 数据采集:掌握爬虫基础操作,能从公开网站获取所需数据;

  3. 数据挖掘:了解基础挖掘算法(如分类、聚类),能使用工具完成简单的挖掘任务。

• 待补充的能力:

  1. 数据结构:对复杂数据结构(如栈、队列、树)的理解和应用不足;

  2. 操作系统:不熟悉操作系统的核心原理(如进程管理、内存分配),影响对程序运行机制的理解;

  3. 统计学:缺乏统计学理论基础,在数据建模和分析时难以选择合适的方法。

• 技术偏好:对数据相关技术(如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更感兴趣,希望能将数据转化为直观的结论或图表。

• 课程期待与角色:希望通过课程让Excel操作和数据可视化技术达到“过硬”水平,期末专业成绩进入前5%。
(2)未来方向与本学期规划

• 未来目标:毕业后入伍,利用专业从事军队文职工作。

• 优劣势分析:

◦ 优势:军队文职工作稳定性高,且与我的职业期待匹配,能发挥专业价值;

◦ 劣势:军队文职对专业能力要求更严格,需要扎实的技术基础和知识储备。

• 本学期规划:①备考计算机教师资格证;②专业课程成绩达到85分以上,夯实专业基础。
(3)代码量统计与目标

• 当前代码量:

◦ C++:60行

◦ Python:80行

◦ Java:50行

◦ SQL:50行

• 入职一流公司的代码量目标:累计1000行代码。
(4)课程时间投入与代码量计划

• 每周课程时间投入:8小时(含上课时间),选择D(比以前课要多很多,直到达到目标为止)。

• 课程结束代码量目标:累计完成600行代码,平均每周完成50行代码(按12周课程周期计算)。
三、WOOP计划:实现课程目标

第一步:Wish(确定愿望)

课程结束时,掌握Excel高级操作和数据可视化技术,专业成绩进入前5%,累计完成800行代码。

第二步:Outcome(确定结果)

若愿望实现,不仅能为军队文职的专业要求打下基础,还能提升学习信心;Excel和数据可视化技能能直接用于后续的教资备考和专业作业;专业前5%的成绩也能让我在后续竞争中更有优势,甚至可能获得奖学金,让家人和自己都满意。

第三步:Obstacles(找出障碍)

• 内部障碍:偶尔会拖延,比如写代码时容易被手机消息打断,刷视频停不下来;遇到复杂知识点(如数据可视化工具操作)时会畏难,想跳过直接看答案。

• 外部障碍:需要兼顾计算机教资备考,有时会和课程学习时间冲突;身边同学偶尔约玩,可能会占用学习时间。
第四步:Plan(风险防范计划)

• 若写代码时被手机消息打断,就把手机调至“专注模式”并放在视线外,用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5分钟休息)推进,完成1个番茄钟再看消息;

• 若遇到复杂知识点畏难,就先拆分任务(比如把“学可视化工具”拆成“看教程→跟着做1个简单图表→修改参数调试”),每完成一步给自己小奖励(如听一首歌);

• 若教资备考与课程学习时间冲突,就每周日晚上制定下周时间表,优先分配固定时间给课程(如每天19:00-21:00学课程),教资备考利用早间或碎片化时间。
四、课程反馈态度

选择C(有问题就问,至少一学期提三个问题,认真按时填写反馈)。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如数据挖掘算法应用场景、代码报错解决)会及时向老师或助教提问;每次课程反馈都会认真梳理自己的学习情况,如实填写收获和困惑,帮助自己和老师调整学习与教学节奏。

posted @ 2025-09-23 11:31  纪与月  阅读(11)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