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极限编程的十二大原则——每周只工作40小时

       终于说到很多人最热衷的话题上了,加班的话题是永恒的,其实我觉得是否加班并不是主要问题,重要的是这个加班是不是自愿的。

       曾 经,为了能够保证项目投标的成功,连续三天两夜的安装、调试系统、完善、装订投标书,反复的对投标时的演讲进行模拟练习,整个团队的人虽然整夜的不眠,靠 着咖啡、香烟和快餐来争分夺秒,那个时候身体虽然疲惫,甚至因为长时间在机房受到噪音辐射而呕吐,可是心里却是激动地,为了期望中的成功。也曾经,为了不 影响客户白天正常的使用系统,彻夜加班修改白天收集的问题,团队中的成员互相讲笑话来驱逐睡意……。所有的这些辛苦,每每回忆起来总是感到很沸腾。那时 候,加班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然 而,当加班成为一种常态、一种惯例、甚至一种文化时,所有的一切都变了,有事没事都加班,不加班就意味着工作量不饱满,加班时间甚至成为考核的参考指标。 同样一件事情,追求高效的人提前完成了反倒被看作是工作量不饱满,再给加上新的工作,于是,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使得大家不再追求效率,只是想办法让自 己看上去忙忙碌碌。最终的结果就是加班不但没有保证工作的按时完成,反正成了降低效率的诱因。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个原因,敏捷开发中提出了每周只工作40小时的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自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吸引大家进一步的去了解敏捷开发的理论体系。可以肯定地说,敏捷开发的创始人并不是说每周工作40小时之后就呼呼大睡了,关键的话在这里:“充分利用你的时间”。

       回头来看看配对编程大家就会感受到,其实敏捷开发体系中对时间的要求更加严格,在那种机制下,每个人的8个小时是没有时间干私事的,每周40个小时是真正忙碌和充实的。反观一下我们目前的工作,扪心自问,谁能做到这一点?

-----------------------------------------------------------------------------------------------

摘自:

鹿寒的专栏

http://blog.csdn.net/blueluhan/archive/2008/08/08/2787273.aspx

posted @ 2008-09-11 21:10  badapple  阅读(75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