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天考研总结

205 天考研总结

考研还是工作?曲折的过程

关于是否要考研这个问题我想我开始思考的时间应该算是早的了。大致从大二时期就在一直考虑这个问题,考研与否可能决定的是以后两条不同的道路。没错我的确是尽早的考虑这个抉择问题了,但是这样提前的考虑并没有让我早下定决心去考研或者去工作,而是始终处于一种中间模棱两可的状态。其实我内心深处可能还是有一种逃避和拖延的心理,让重要的决定尽量晚一些去做,以图得当下心理的安慰。可能人的眼界和认知在特定时候如果不能满足当时的需求,就会出现我这样踌躇犹豫的情况吧,如果就我现在(考研后的半个月)来看,考研是最佳选择。为什么呢?从我当时整个在这两条道路的岔道口徘徊的历程可以看出原因。

转机

最开始,我由于处于对编程的热爱和对赚钱的渴望,一直坚信要尽快找工作,考研从来不是我的选择。这种想法直接持续到大二末,当考研与否逐渐成为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大三的时候,有一位郑大的石教授来我们学校做宣讲,我觉得他是一位非常有实力的人,在学术和实践上都具有很多的经验。于是我后来私信他,向他提出了是否要考研,为什么考研的问题,并且主要针对工作三年带来的经验与读研三年的经历之间的对比陈述了我的想法。石教授的回答并没有说工作三年的经验更有价值,还是读研三年做学术更有意义。他直接明了的建议我读研,尤其是名校研究生。他重点提到了
眼界 , 格局 这两个词,那时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并没有在意,也就自然认为这是一次没什么意义的咨询,这件事当时似乎并没有对我做选择有太大的帮助。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学校为大四准备的毕业双选会,我在现场搜寻着合适互联网公司,结果是,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少的可怜。仅有几家也是以培训为主,剩下的一些偏向国企性质的公司则是主要评估绩点与在校表现,这对于我这样的坏学生是充满恶意的。

在招聘会回去的路上,我不禁思考,这就是我所处的环境吗?这就是我的平台?我所向往的技术,向往的激情,在这里统统没有。此时我突然回想起石教授的那句话,眼界和格局。没错啊,正是眼界和格局决定了我在哪里——我现在所在,是由于我高中的眼界与格局决定的。而现在想想我整个大学三年,相比于高中时的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就是环境带给我的变化,即便是一个不是很令人满意的环境。如果我能再次到达一个更好的环境,那么我的改变无疑又是巨大的。而以我现在所处的平台、我的能力,我之后从事的工作很有可能是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为主,并且糟糕的工作环境和人文理念将会彻底的束缚住人的发展,将一个人彻底的融入到其所处的环境,这是我十分不愿看到的。就在这一刻起,我考研的意愿变得无比强烈,而这种意愿主要是来源于我对我不得不去过我厌恶生活的强烈反感。这是导致我考研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和转机。

现在去重新考虑我当时的想法我发现当时还是充满了天真和幼稚,种种考量都是基于各种不现实或者自己臆想下的假设,分析问题仅仅抓着自己关心的主要方面去考量而不顾现实因素,这不正和小孩子一样吗?像工作三年,是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读研三年又是什么样的学校和地理位置读研等等。所有的__事实都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决不能单从一个方面,一个因素去考量__,这样做没什么意义,甚至有害。另外一点,我当时对于招聘会的失望从而得出以我现在的环境和水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一结论,也是错误的。我单单从一次规模不明(应当是小型)的招聘会的情况就大胆的推得整年的所有线上的、线下的招聘情况,简直是愚蠢至极。其实这可能也反应出我一直具有的毛躁的性格: 有一点根据就试图得出总体的情况,这是十分不理智的 。一个特定的现象只能 一定程度上、在特定条件下 反应出总体的情况,这也是你应该得出的唯一结论。

教训

所以结论与教训就是:任何时候分析事物都要分析参与事件的主体和该事件的所有相关因素和可能,明确自己假设了什么,以什么为条件。具体方法是(递归)细化选择中的主体。“如工作三年获得的经验” 细化为 :“谁 在什么岗位的什么工作 工作三年 获得什么经验”。此时由于上述的句子中的不确定项可以被多个选择填充,那就形成了一颗决策树,通过遍历这颗决策树,就会更好的把握问题的实际情况。也能通过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带入这颗树中,摸清自己的实际情况,避免不切实际的臆想影响决策。我们错误决策的根源在于没能客观的认识问题,而不客观认识问题的原因在于把问题大大的简化了以便于我们处理(主观唯心主义),然而实际上这样虽然易于处理和理解,但也严重偏离事实,所以我们要把细节添加进去,让问题变回与事实更接近的情形。

另一个因素

以上是影响我做出考研决策的转机和最大因素以及一些教训。另一个促使我考研的因素是,我相信在任何时候,选择更难的那条路也许结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收获一定是最多的(考完研我可以说这句话对我来说是真理)。考研对于我来说,比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要难太多,而且我一直不擅长考试,这使我对考研一直有一种恐惧心理。事实上我数学也的确不好,选择考研意味着对我心理的重大挑战,也确实是要面对我的最大弱项——数学。但是我最后仍决定挑战自己,因为我相信每一次挑战都会是一次突破。最后事实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我也发现,与困难斗智斗勇真的充满趣味)

基于以上两点,最终我选择了考研。

然而,此时已然到了五月末,六月初。也就是说,我一直在纠结,一直在逃避,一直在徘徊,处于一种不上不下的中间态直到我不能再拖为止,最后还是由于时间所迫仓皇的做出了这个决定。其实这也是考研该我最大的教训,也是我一直就有的毛病——拖延。 拖延决策一定是最差的决策 。无论工作还是考研,尽早选择一条,尽早准备绝对可以让你领先对手一大截,极大增加成功率。而如果决策是一个相对更好的决策(如考研),则会让你在更好的结果上领先对手。如果我考研失败了,我不会埋怨我是我数学太差的缘故(虽然这是很重要的客观因素),而是怪罪于我的 拖延,惰性 。另一点迟迟未能决策也是由于我未能正确估计考研的难度,更准确的说,是数学的难度或者我数学有多差的程度。如果我明确的知道我的数学需要 12 个月来准备,我就不会拖到只有 6 个月时去准备。这也是拖延得以存活的前提。

还是教训

所以基于以上,教训有两点:

  1. 拖延是最差的决策。与其拖延决策不如随机决策。

  2. 做一件事前正确估计它的难度,预留好充足的时间,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从极限法考虑:你可以用无限长的时间来做到无穷难的事情,也即没有做不到的事)并用预留时间作为拖延的一个界,超过这个预留界限,那你就是在拖延,此时必须立马决策。因为此时任何决策都比不决策要好。
    注:为了避免循环依赖,也即还没做选择怎么知道为哪个选择预留时间从而作为拖延的界限,可以先选择最难的选择所需要的准备时间来作为预留时间。

  3. 还有一点,要警惕 “中间态”

    中间态指的是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对于自己本应当用于努力奋斗的主要时间用于做一些自己认为不是很重要,但还有一些意义的事上。其实通俗将就是所谓的虚假努力。我之所以称之为中间态,就是因为它很含糊,既不是用尽全力去达成 A ,也不是尽力去实现 B ,而是做一些介于 A 与 B 之间的事,甚至与休闲为伴。进步是有的,但是最终不会有任何成就。这就是一种安慰、欺骗自己的行为。所以当你出现这样一种状态:随便做做,随便学学就行,不必较真或者达成什么定量的目标,那就是处于中间态,结局必然是失败。因为你不对你的任务认真,那么结果自然也不会对你负责。所以如果你打算规划一段时间,那么请务必制定 明确的可量化目标(可量化),并用尽全力去实现它(态度)。在 6 月份前我仍在拖延的那段时间,我就处于中间态。

如何看待失败

我在距离考研前几个月时就一直受考研失败情绪的影响,并且曾一度意志消沉。但是在和考研斗争的过程中,我逐步学会了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怎么看待失败。

我从来没有过考研成功与否将彻底改变人生这种想法。就像从前高考能否考上优秀的大学会彻底改变人生一样(客观说高考确实是一次改变人生的机遇,但不绝对,也不唯一)。考研只是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奋斗和努力才能接近自己想要的。懈怠消极的人生终将使你的所有渴求变为虚无的幻想和无病呻吟的哀嚎。它指明了永久奋斗的道路和主题。不努力的人终究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终究会被时代淘汰。高考和考研是人生两次重要的转折点,但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机遇与抉择一直都在,但是只给有准备的人。

对于失败,人可能会经常失败,但不会一直失败。没有人是天生与失败绑在一起的,你经常失败,只是在提示你,该努力了,差的还远着呢,是否定当下的能力与目标的不适, 而不是否定一个人只要不放弃,任何人都会有拥抱成功的一天。我坚信这一点。

如何看待数学学习

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我也一直怕数学考试。数学差不是由于笨,而是由于数学差才表现的笨。而数学差真正的根源在于,兴趣和努力。数学是所有小孩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难题,第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如果这个难题没能正确的解决,那么会给那些以后的理工科生带来很大的劣势。想要学好数学(来自一个数学极差的人的建议:) ),我觉得主要在于两点(其实和所有的学科一样),激发兴趣和持续的努力。关键在于持续的努力。作为实践学科,数学需要不断的、大量的练习,才能逐步掌握。这是需要大量时间堆砌的,我认为并无捷径。回想我小时候学数学的经历,真的是对于数学投入的时间太少,这导致数学从一开始就变差,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数学越差,越没兴趣,越不想投入时间。我逐渐发现,作为理工科,数学会成为你一生的加速器或者制约你的天花板。(所以我打算以后抽空做做数学题)

单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除了不断、大量的刷题外(实践以提升能力),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还要结合 定期量化考核,以目标为导向,发现不足,优化策略。 比如数学真题,模拟卷不要放到最后去做,要贯穿始终,这样才能有一个评估自己的方式。只有以目标为导向,指定与目标考核方式相同的考核方式,才能真正明确自己为达到这个目标还有哪些不足,从而制定、改变策略。以目标为导向是最不跑偏的方法,效率最高的方法。(我在考研复习上有些跑偏以致效率变低)
附:数学时间线

看待过来人的建议

许多平台中的经验贴,仅是做一个参考,其实最终你的决策还是基于你已有的认知。

写于 2019 年 12 月 30 日 19 时,工大图书馆。

更新

现在是 2020 年 2 月 21 日。

昨天刚刚出成绩,运气很好,名次稍靠前,准备复试中。




作者:Skipper
出处:https://www.cnblogs.com/backwords/p/12341942.html
本博客中未标明转载的文章归作者 Skipper 和博客园共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posted @ 2020-02-21 16:43  Skipper-  Views(556)  Comments(0Edit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