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船长

一直飘~哪里是我的岸?

  博客园 :: 首页 :: 博问 :: 闪存 :: 新随笔 :: 联系 :: 订阅 订阅 :: 管理 ::

免费——伴随着Google模式的大红大紫而开始日益得到关注,长尾理论作者也专门搞了一本书——名字就是《free》  互联网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将很多原本昂贵的东西变成了免费,例如:Google的所有产品或服务都对用户免费, 吉列免费为用户提供刀架借此促进刀片的销售,移动运营商通过精美手机来促进资费套餐的销售……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在竞争市场上,价格随边际成本的下降而下降。没有什么能比互联网产业更具竞争性,数字信息的边际成本日益趋零。因此互联网将免费日益汹涌的推向了广大消费者。

 

 

Freemium(Free+Premium=免费增值模式)。免费产品:网络软件与服务,部分内容;免费对象:普通版使用者;例子:Flicr,Flckr Pro。

免费品:网络软件和服务,部分内容。免费对象(对谁免费):普通(简版)用户。

该模式由风险投资家Fred Wilson提出,是媒体订阅模式的基础,也是最广为人知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之一。它又可分为如下几种形式:从免费到付费的内容分级,或者一个额外的比免费版带有更多特性的“专业”版网站或软件(如Flickr25美元每年的Flickr Pro)。

这听起来倒又挺熟悉的。从香水柜台到街边小摊,这种免费模式的例子可不就是无处不在的吗?正是如此,但都做了些巧妙的调整。传统的免费例子包括派送糖果,或给那些婴儿母亲赠送尿布。这些免费模式都得花钱,制造商仅能免费派送极小数量的产品——他们希冀以此引消费者上钩,从而激发更多的消费欲望。

但就数字产品而言,这种免费品与付费品之比却倒了过来。一个典型的网站通常遵循1%法则——1%的用户支撑起其他所有用户。在免费增值模式中,这意味着对使用增值版网站的用户而言,其它99%的人可以免费享受基本服务。这种模式的可行之处在于,服务其他那99%的用户的成本几乎为零,甚至完全能够忽略不计。

 

Advertisement(广告模式)。免费产品:内容,服务,软件及其它;免费对象:所有人;例子:Google Adsence。

在广播电视节目或印刷物上安放广告,这种方式在基于互联网的广告模式前节节败退:包括雅虎的按页面浏览量付费的横幅广告、Google的按点击率付费的文本广告、Amazon按交易付费的“会员广告”以及网站赞助,但这一切仅仅只是开始。接着兴起的是下一波广告模式:付费的内置搜索结果、付费的信息服务清单,以及对某些特定人群的第三方付费。如今,企业正试图从产品推介(按文章付费,PayPerPost)转向按关系付费,如Facebook。所有这些策略都建立这个原理上:通过免费赠品可形成偏好显著的受众;为影响他们,广告客户愿意付费 

 

Cross-subsidies(交叉补助模式)。免费产品:所有能诱使产生其它消费的产品;免费对象:所有最终愿以某种方式支付的人;例子:吉列的刀架与刀片;免费CD与付费演出。

沃尔玛的最新热门DVD仅售15美元,这都是为招徕顾客而削本出售的产品。这家公司靠提供低于成本价的DVD诱惑你进去,在你进去之后他们可以卖给你一台洗衣机,这将有利可图。餐馆通常以廉价食物补贴昂贵的葡萄酒;最初的“免费午餐”出现在十九世纪末的洛杉矶,但也只是对那些至少有定购一瓶啤酒的顾客免费提供。不管是任何产品或服务套餐,从银行理财计划到手机消费计划,单个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往往取决于消费者心理,而非成本。你的电信服务商并不靠你的每月分钟数(monthly minutes)赚钱——其价格定得很低,因为它知道当你拿上一部手机时,你会第一时间需要它——但你的月度语音邮件服务却一本万利。
在圣保罗的一个喧闹角落,摊贩们抛售着最新的“tecnobrega”CD,包括一支名为Banda Calypso的当红乐队。像这些出自摊贩之手的CD,均未烙上任何唱片公司的标签;但它们并不是违法的,而是直接来源于那些乐队。Calypso将自己的CD主盘和海报派发给他们相关镇上(他们将会到那里巡演)的摊贩,他们协定:摊贩可拷贝这些主盘,并出售它们,同时独得所有的收入。没事,因为卖唱片并非Calypso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支乐队的主营业务是商业表演——商业即利益。Calypso在各镇之间来回巡演,由于事前超便宜CD的宣传造势,他们的演出场场爆满。他们还买下了一架私人飞机。
城里的小贩实实在在地为Calypso打造着街头信誉,在市区他们的音乐无所不在;这意味着,他们为自己演出俘获了大批受众。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免费音乐要远为有用。没有人将此视作盗版。

Zero marginal cost(零边际成本模式)。免费产品:可以极低单位成本提供的产品;免费对象:所有人;例子:P2P传送的音乐,Radiohead 和NineInchNails在线销售的专辑。

 没有什么比在线音乐更能描述这一模式。在数字复制品和P2P传输方式的推动下,音乐发行的实际成本几乎为零。在这里,不管有没有商业模式,在无限制的传播手段下,产品变为免费。这股趋势是如此强大,以致于法律、道德规制、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内容数字版权加密保护技术)以及其它所有的盗版障碍都纷纷走向破产。一些歌手在线派发他们的音乐,并籍此作为演唱会、正版唱片、播放许可证以及其它付费品的营销方式。然而其他受众却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它们;对他们而言,音乐不是用来赚钱的生意,而是另有其美好意义——从快乐到创意性表达。当然,对大多数音乐人来讲,也的确如此。

 

Labor exchange(劳务交换模式)。免费产品:网站和服务;免费对象:所有用户,因为使用网站的行为实际上已经创造了价值;例子:Digg的投票机制。

你只需通过验证程序,就能得到免费色情内容;那些混乱不堪的文本框通常充斥着木马。你要做的就是回应木马,木马背后的黑客会将你转接到其它站点——比起你浏览图片所引发的带宽消耗,此举颇有赚头。同样,通过在Digg或雅虎问答上的投票,或使用Google的411服务(参见“查号台服务为何能免费?”),也都是如此。不管怎样,使用这些服务的行为本身就能创造价值,或提升这种服务,或创造一些可能有其它用处的信息。

 

Gift economy(礼品经济模式)。免费产品:包括开源软件或UGC在内的大量资源;免费对象:所有人;例子:Wikipedia。

从Freecycle(像二手物品,对想要带走它们的人而言,也是免费品)到Wikipedia,我们发现,金钱并非唯一的激励。利他主义一直都存在,互联网却为其创造了一个平台;在那里,个体行为将引发全球性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零成本分发使得共享成为一种产业。在货币经济中,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免费的——其实,在货币经济中,这看起来更像是不合理竞争——但这更多是折射出我们在价值尺度上的急功近利,而并非是指我们所创造的这一切。
 

posted on 2011-01-09 15:12  wind_su  阅读(30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