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数学

摘要:一个数学系学生的自白一转眼间,我在IBM工作已经超过一个季度了。今天是11 月18号,距我参加IBM的最后一面刚好是一年。受斑竹之邀,正逢心血来潮,就在这特殊的时间写篇杂得不能再杂的杂文。 我和多人谈过职业的东西,有的去了McKensy, Microsoft, Google这样大公司,也有很多曾在这个路口彷徨。毕业前经常会去参加一些演讲,我最喜欢问的,是这三个问题:(1) 你喜欢什么样子的生活?(2) 你最适合的工作是什么?(3) 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总有一种直觉,如果一个人不能在这三个问题上给自己明确的答复,感到困惑那是必然的。你能给自己一个很明确的答复吗?在数学系四年,听到最多的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5-03 10:02 babykick 阅读(634) 评论(0) 推荐(0)
摘要:A Mathematician’s Apology G. H. Hardy First Published November 1940 As fifty or more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this book is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in the Dominion of Canada. First Electronic Edition, Version 1.0 March 2005 Published by 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 Mathematical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4-17 11:36 babykick 阅读(1304) 评论(0) 推荐(0)
摘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与数学ZZZ由 Kaka Abel 发布于 2010-08-04博客:Kaka Abel's Space署名:Kaka Abel-->183添柴泼水摘录于:http://bbs.ccnu.com.cn/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bbs.ccnu.com.cn/viewthread.php%3Ftid%3D19806831975 197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苏联数学家Leonid Vitaliyevich Kantorovich(1912-1986) 和美籍荷兰裔经济学家Tjalling C.Koopm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6 15:57 babykick 阅读(1045) 评论(0) 推荐(0)
摘要:大学里要读的数学书目录 2006-07-06 08:13:01 来自: 诡辩(将小众文化进行到底) 由于本文在网络上转载很多,而且又是论坛的帖子,所以不免有点乱,我尽量遵从作者的原意并找寻了历史资料对本文做了一些整理和补充。如果还有不当的地方希望大家回帖指出,谢谢! 从数学分析的课本讲起吧. 复旦自己的课本应该可以从六十年代上海科技出的算起(指正式出版),那本书在香港等地翻印后反应据说非常好,似乎丘成桐先生做学生的时候也曾收益与此. 到90年代市面上还能看到的课本里面,有一套陈传璋先生等编的,可能就是上面的书的新版,交大的试点班有几年就拿该书做教材.另外有上海科技版的欧阳光中(谷先生的连襟),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5 23:33 babykick 阅读(2354) 评论(0) 推荐(0)
摘要:V.I. Arnold 论数学教育2011-03-14 08:42V.I. Arnold 论数学教育地点: Palais de Découverte in Paris 时间 1997年3月7日. 数学是物理的一部分。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而数学是 物理学中只需要花费较少的代价进行实验的那一部分。例如 Jacobi 恒等式(保证三角 形三条高交于一点)就是一个实验事实,正如同地球是圆的(即同胚于球体)这样的事 实一样。但是发现前者却要比发现后者需要较少的代价。 在20世纪中叶,人们试图严格地区分物理与数学。其造成地后果是灾难性的。整整一 代的数学家在对他们所从事的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5 23:15 babykick 阅读(733) 评论(1) 推荐(0)
摘要:所谓“中国学生数学NB”的神话(转自豆瓣)2011-03-19 09:41都说中国学生数理基础NB,呵呵 中国只是中学数理比较好,到了大学就甭提了。 中外工科高等教育有巨大差异,尤其体现在数理基础课上。 国内而言,首先是数学工具对中学思维的极端迁就 中国工科教材除了基本的微积分运算之外,像中学生一样喜欢用标量式,喜欢只考虑大小,忽略方向,甚至还出现过 “略去负号不写,只考虑大小”这样的语句,尽量避免使用矢量式。 而欧美的力学课程中一开始就使用大量的矩阵理论和线性空间知识,强迫学生以比较抽象的思维从比较高的视点看问题,摒弃中学思维中的部分陋习 到这里之后才发现,很多中国留学生奇怪为什么老外出题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5 23:01 babykick 阅读(494) 评论(1) 推荐(1)
摘要:(转)让我来发代数几何参考书2011-03-24 20:50主题: (转)让我来发代数几何参考书 浏览:925 次相关分类: lixiaoxiangleon (楼主) 2010/1/22 顶楼 举报 我是学代数几何的..我认为代数几何比微分几何有趣多了. 虽然为分几何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但是代数几何有更多巧妙得构思,也有更有趣的问题..3 e* l7 K! Y( c2 X0 b2 E要想在代数解何界有一番作为, 比须学习以下各种功夫: ( 在书是困难度.(趣味)性, 从 1 到 5 从 易到难(无聊到有趣) 投资报酬率 也就市读了的话将来的有用程度 )1 武当长拳( 基本功夫), S+ k/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5 22:26 babykick 阅读(5980) 评论(0) 推荐(0)
摘要:【转】 做数学不需要天才(陶哲轩)2011-03-25 08:57转载自 kongjiadian最终编辑 kongjiadian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个大写的:不!为了达到对数学有一个良好的,有意义的贡献的目的,人们必须要刻苦努力;学好自己的领域,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和工具;多问问题;多与其他数学工作者交流;要对数学有个宏观的把握。当然,一定水平的才智,耐心的要求,以及心智上的成熟性是必须的。但是,数学工作者绝不需要什么神奇的“天才”的基因,什么天生的洞察能力;不需要什么超自然的能力使自己总有灵感去出人意料的解决难题。 大众对数学家的形象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这些人似乎都使孤单离群的(甚至有一点疯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5 22:24 babykick 阅读(501) 评论(0) 推荐(0)
摘要:On requests for career adviceEvery so often, I receive a query asking for advice on mathematical career issues, such asWhat fields in mathematics should one study? What mathematical texts should one buy or read? What problems should one try to solve? How should one approach mathematical problems? Ho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3-25 22:21 babykick 阅读(269)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