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音乐作品赏析--齐豫《飞鸟与鱼》
一、歌曲简介
《飞鸟与鱼》是台湾歌手齐豫作词并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其弟齐秦作曲,收录在齐豫1997年12月9日发行的专辑《骆驼·飞鸟·鱼》中。这首歌曲是齐豫的代表作品之一。
齐豫的演唱作品多是先确定歌词,再定制曲,她希望歌词不仅能优美,也能给听者一种启发,一种意境。《飞鸟与鱼》这首歌就是由齐豫自己作词的作品。齐豫曾看过一部电影,电影中的男主角白天是人,晚上就变成了狼;女主角晚上是人,白天就变成了老鹰,相爱的两个人总是无法相见。受这部电影的触动,她将自己的爱情感受写成了《飞鸟与鱼》。 对于飞鸟与鱼的故事,齐豫保持悲观。
二、歌词
我是鱼 你是飞鸟
要不是你一次失速流离
要不是我一次张望观注
哪来这一场不被看好的眷与恋
你勇敢 我宿命
你是一只可以四处栖息的鸟
我是一尾早已没了体温的鱼
蓝的天 蓝的海 难为了 难为了我和你
什么天地啊 四季啊 昼夜啊
什么海天一色 地狱天堂 暮鼓晨钟
Always together forever apart
Always together forever apart
什么天地啊 四季啊 昼夜啊
什么海天一色 地狱天堂 暮鼓晨钟
Always together forever apart
Always together forever apart
睡不着的夜 醒不来的早晨
春天的花如何得知秋天的果
今天的不堪如何原谅昨日的昏盲
飞鸟如何去爱 怎么会爱上水里的鱼
飞鸟和鱼
三、歌曲赏析
这是一首将文学性、哲学性与艺术性结合得比较好的经典之作。
- 文学性
这首歌从飞鸟和鱼的一次偶然相遇开始,引出鱼鸟相处的难处。最后感叹飞鸟和鱼的相处结果并不是那么圆满。歌词具有文学性。
第一段,飞鸟和鱼是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才相知相识(飞鸟失速流离、鱼儿张望观注),进而产生了感情。第四句道出了这是一场不被看好的眷恋,确定了全曲的忧伤基调。
第二段从飞鸟和鱼的各自生活特点来道出相处之难。飞鸟可以四处栖息,而鱼只能在水里生活。飞鸟是勇敢和热情的象征,鱼儿是内敛和冷静的象征。两者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是怎样才能在一起呢。
第三段是全曲的精华所在。从天地,到四季,到昼夜,活动范围逐渐变小,生活也慢慢细化。海天一色和地狱天堂衬托了飞鸟和鱼的生活特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海中;一个在地狱,一个在天堂。最后生活归于平静,以暮鼓晨钟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每一天。后两句的英文句子也是很经典的,它形象的描述了飞鸟和鱼的交往过程和结果,也就是说,他们虽然能一直交往,但是没有结果。
第四段描述了飞鸟和鱼的爱情煎熬,它们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来,为了爱情而辗转反侧。怎样从开始就能预测到结局(春天的花如何得知秋天的果),怎样从结果来寻找相识相爱的原因(今天的不堪如何原谅昨日的昏盲)。最后以飞鸟怎么会爱上鱼儿的问题来映射飞鸟和鱼的最终关系,结束全曲。
这首歌的歌词借用了佛教的一些专有词来表达情感,例如地狱天堂、暮鼓晨钟。用地狱天堂反衬了飞鸟和鱼的关系有时候是冰点,有时候是高潮。暮鼓晨钟比喻飞鸟和鱼的有规律的生活,而它们的结局可能就是佛教的教义“空”。副歌中的英文歌词“Always together forever apart”简练而涵义深刻。
2.哲学性:
全曲唯一的一句英文歌词“Always together forever apart”,可能是齐豫的首创(我没有找到比齐豫更早的来源),翻译起来也是挺有难度的。从歌词的语境来看,可以翻译成“咫尺天涯”,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也就是说,鱼和飞鸟一直是相知相守,最终却是擦肩而过。非常简洁的一句话道出的正是鱼鸟之间的关系。一位诗人曾经写过诗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也印证了这个意境。
这句英文歌词也揭示了一个哲学道理,就是“天下没有不散的聚会”。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团聚是相对的,终究要分离的。三国演义中的开头【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苏轼的诗词名句【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都是印证了这个哲学道理。
电影《Blade Runner》中也有一句台词非常经典:All thos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rain(所有这些时刻中将消逝在时间长河中,就像泪水消失在雨中)。这句词体现了人对世事无恒却又无能为力的感伤。结合这首歌,飞鸟和鱼虽然能暂时在一起,但是最终它们还是会分开的,这是它们无能为力的。这也是飞鸟和鱼的宿命。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会遇到这种情况。无论亲情、爱情还是友情是多么的真挚感人,都会湮没在时间长河中。这也是不随人的意愿而转移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唯有时光才能将真挚深厚的感情进行隐藏,真挚深厚的感情也许可以跨越很长的时间进行流传。
3.艺术性
歌曲结构平稳,旋律舒缓悠长。歌曲结构分为前奏曲、主歌、主歌、副歌中奏曲、副歌、主歌这7大部分。
前奏曲结合了大海(飞鸟和鱼的生活环境)的特点,将大海的声音体现在前奏曲中,意境悠远。
主歌和副歌都很有特点。奇特的是,歌曲的高潮出现在副歌之中,也就是第三段和第四段,“什么天地啊四季啊昼夜啊,什么海天一色,地狱天堂,暮鼓晨钟”,这样回环的旋律,在这个氛围下也显得婉转悠长,像是在诉说飞鸟和鱼之间遥不可及的距离和最终的宿命,是多么让人无可奈何而又喟叹不已,而后面的英文歌词让歌曲达到了最高潮。
最后一个主歌里,复现了歌曲之前较为简单的旋律,与第一段的主歌遥相呼应。“飞鸟如何去爱,怎么会爱上水中的鱼”,齐豫用温和有感情的歌声赋予了叹息和反问的语气,也赋予了整首歌伤感的悲剧结尾:飞鸟和鱼之间,终究是咫尺天涯,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
整首歌曲曲调忧伤,有佛教悲悯的意识。歌曲演唱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要想完美的表达歌曲承载的情感,是需要一定的感情的,也需要歌手有一定的唱功。
四、后记
齐豫是一个很奇特的歌手,她的演绎风格和其他人是不同的,她创造了一种表现华语音乐的形式。她的歌曲的审美和艺术境界很高,演绎的歌曲有血有肉有灵魂。而且齐豫后期工于学佛,在心态上是恬淡平静的。吴宗宪曾经问她为什么不出专辑了,她坦言说她所喜爱的曲风与音乐已经无法迎合当前的音乐市场,所以她早早地退出了。其作品风格与流行歌曲相去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歌曲的流行度,不过这无损她的歌曲的艺术性和灵魂性。《飞鸟与鱼》就是这样的歌曲,该歌曲风格奇特,与流行歌曲不一样,有艺术性和灵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