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IA学习笔记十一:ARP地址解析协议

一、概念

•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

二、原理

• 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局域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

三、功能

OSI模型把网络工作分为七层,IP地址在OSI模型的第三层,MAC地址在第二层,彼此不直接打交道。在通过以太网发送IP数据包时,需要先封装第三层(32位IP地址)、第二层(48位MAC地址)的包头,但由于发送时只知道目标IP地址,不知道其MAC地址,又不能跨第二、三层,所以需要使用地址解析协议。使用地址解析协议,可根据网络层IP数据包包头中的IP地址信息解析出目标硬件地址(MAC地址)信息,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四、实验

1)在交换机拖出一台S5700,接着在终端中拖出两台PC机,然后选择设备连线,点击Auto进行设备接线,完成后开启设备。之后,将PC1的IP地址配置为192.168.1.1/24,将PC2的IP地址配置为192.168.1.2/24。

2)在PC1上右键,点击"数据抓包",选择"Ethernet 0/0/1",系统会自动打开抓包工具Wireshark。

3)双击PC1,在命令行中PING一下PC2,即可看到.1 PING .2的广播包以及.2对.1回复的单播包。

4)双击序号为56的广播包:

可以看到封装的源IP地址、源MAC地址及目标IP地址等信息。

5)双击序号为57的单播包:

可以看到回复的报文中,包含有发送方IP地址、发送方MAC地址及目标IP地址、目标MAC地址等信息。

posted @ 2022-08-08 13:45  缥缈的尘埃  阅读(35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