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系统规划 20174319 安睿韬

一、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

1. 信息系统规划的必要性

  • 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
    • 周期长,投资大,不确定性
  • 重要性
    • 好的规划+好的开发=优秀的系统
    • 好的规划+差的开发=好的系统
    • 差的规划+好的开发=差的系统
    • 差的规划+差的开发=混乱的系统
  • 联想一下:
  • 城市规划,没有规划或差的规划会带来哪些严重后果;
  • 比如:雄安特区的建设与规划。

 2. 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

  • 系统规划的任务
    • 制定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 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
    • 制定信息系统开发计划;
    • 制定信息系统资源分配;
  • 系统规划任务&特点
    • 制定信息系统发展战略的高瞻性;
    • 制定信息系统总体方案的全面性;
    • 制定信息系统开发计划切实行;
    • 制定信息系统资源分配合理性;

 3. 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

  • 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一般包括三年或更长期的计划。
  • 内容包括:
    • 信息系统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
    • 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
    • 业务流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业务流程在新技术条件下的重组;
    • 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4. 系统规划的特点

  • 面向全局、长远,不确定性,结构化程度低
  • 面向高层管理人员
  • 不宜过细,着眼于子系统划分及相互关系
  • 应与企业规划同步

5. 系统规划的原则

  • 支持企业的总目标
  • 着眼于高层管理,兼顾各管理层的要求
  • 摆脱信息系统对组织机构的依从性
  • 使系统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
  • 便于实施

 


二、系统规划的技术与方法

  • 战略目标集转移法( SST-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usiness system planning)
  • 关键成功因素法(KSF-key successful factors,或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 critical:adj. 鉴定的;临界的;批评的,爱挑剔的;危险的;
  • 价值链分析法(VCA-value chain analysis)

1. 战略目标集转换法

  • 基本思想:

将组织战略集转换成与它相关联和一致的信息系统战略集。

  • 规划步骤
  • 基本思想:
    • 将组织战略集转换成与它相关联和一致的信息系统战略集。
      • 描绘各类人员(群体)结构:如经理、雇员等;
      • 识别各类人员的目标和要求;
      • 识别各类人员在组织中的使命及战略;
      • 组织战略集转化为信息系统战略。

2. 企业系统规划法

  • IBM公司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规划方法,适用于信息系统规划。
  • 该方法的四个关键步骤:
    • 定义管理目标
    • 定义管理功能组
    • 定义数据分类
    • 定义信息结构
  • 企业系统规划法

3. 关键成功因素法

  • 寻找影响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 每个因素的可测量性能,性能指标和标准
    • 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
  • 围绕关键成功因素确定需求
  • 根据需求进行规划

4. 价值链分析法

  • 价值链分析法(value chain analysis,VCA)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
  • 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 不同的企业价值链的活动中,只有特定的能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才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战略制定者优先考虑战略环节引入信息技术应用,优化其处理流程,最大地增加其价值。
  • 规划步骤
  • 价值链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识别企业价值链
    • 确定关键价值增加环节
    • 确定关键价值减少环节
    • 明确信息技术对关键价值环节的支持

三、 IS战略规划的步骤

 

  • 实际信息系统规划过程中并没有通用的一套标准可遵循,通常会融合上述的多种规划技术和方法。
  • 基本步骤分以下几个阶段
    • 环境准备
    • 企业调查和分析
    • 信息系统调查和分析
    • 制定方向
    • 评审及方案建议

 

 


四、可行性分析报告

 

  • “可行性”是指在企业当前情况下,研制这个信息系统是否有必要,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
    • 可能性、必要性、合理性
  •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 技术可行性
    • 经济可行性
    • 社会可行性

 

      1. 技术可行性

  • 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分析能够达到系统所提出的要求
    • 硬件:存储量、速度、质量、可靠性等方面
    • 软件:各种系统软件的能力、是否已有专用软件
    • 技术人员:水平、数量、流动性
  • 是否具备所需的物理资源

       2. 经济可行性

  • 资金许可性
    • 初始成本
    • 日常维护费用:维护、易耗品、其他各种开销
  • 经济合理性
    • 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资回报率
    • 直接效益:节省人员、减少库存、增加产量
    • 间接效益:准确的信息、决策支持、竞争力
    • 投资回收期?

        3.社会可行性

  • 组织内部的改革是否能够推行(体制变化、人员精简)
  • 领导和员工的素质、支持度/阻力
  • 上级单位的认同
  • 政策、法规

        4. 可行性分析报告

  • 可行性报告的内容:
  • 引言
  • 系统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 拟建系统的候选方案
  • 可行性论证
  • 几个方案的比较
  • 结论(立即开发/改进原系统/不可行)



posted @ 2020-03-30 11:10  20174319安睿韬  阅读(26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锚点链接
跳转一 跳转二
我是占位的块
我是跳转一跳到的位置
我是跳转二跳到的位置
我是占位的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