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页转换功能由驻留在内存中的表来描述,该表称为页表(page table),存放在物理地址空间中。页表可看做简单的220个物理地址数组。线性到物理地址的映射功能可以简单地看做进行数组查找。线性地址的高20位构成这个数组的索引值,用于选择对应页面的物理(基)地址。线性地址的低12位给出了页面中的偏移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17 17:09
ArgenBarbie
阅读(7687)
评论(0)
推荐(1)
摘要:
http://book.51cto.com/art/200812/103230.htm 分页机制是80x86内存管理机制的第二部分。它在分段机制的基础上完成虚拟(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转换的过程。分段机制把逻辑地址转换成线性地址,而分页则把线性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分页可以用于任何一种分段模型。处理器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17 16:28
ArgenBarbie
阅读(1213)
评论(0)
推荐(0)
摘要:
缓存就是数据交换的缓冲区(称作Cache),当某一硬件要读取数据时,会首先从缓存中查找需要的数据,如果找到了则直接执行,找不到的话则从内存中找。由于缓存的运行速度比内存快得多,故缓存的作用就是帮助硬件更快地运行。 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率很快。L1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17 16:15
ArgenBarbie
阅读(310)
评论(0)
推荐(0)
摘要:
1. FIFO -- 先进先出 如果一个数据最先进入缓存中,则应该最早淘汰掉。也就是说,当缓存满的时候,应当把最先进入缓存的数据给淘汰掉。 实现: 利用一个双向链表保存数据,当来了新的数据之后便添加到链表末尾,如果Cache存满数据,则把链表头部数据删除,然后把新的数据添加到链表末尾。在访问数据的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17 15:17
ArgenBarbie
阅读(10088)
评论(0)
推荐(0)
摘要:
http://blog.163.com/zhubinbin0516@126/blog/static/12257726201051735823602/ 一、分区表、分区索引概念 为了满足而非常大的数据库的管理,需要创建和使用分区表和分区索引,分区表允许将数据分成成为分区甚至子分区的更小的、更好管理的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17 11:55
ArgenBarbie
阅读(799)
评论(0)
推荐(0)
摘要:
插入: 1. 数据从另一个表中获取 (1)两表结构不一样insert into tb1 需要的列名 select 按照前面写上需要的列名 from tb2(2)两表结构一样insert into tb1 * select * from tb2 2. 数据直接输入 (1) INSERT INTO My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17 11:32
ArgenBarbie
阅读(3236)
评论(0)
推荐(0)
摘要: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的栈。 用于存放函数的参数值,用户程序临时创建的局部变量等,即函数括号"{}"中定义的变量(但不包括static声明的变量,static意味着在数据段中存放变量)。除此之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17 10:11
ArgenBarbie
阅读(3341)
评论(0)
推荐(0)
摘要:
字节的高位与低位举个例子,int a = 0x12345678 ; 那么左边12就是高位字节,右边的78就是低位字节,从左到右,由高到低,(注意,高低乃相对而言,比如56相对于78是高字节,相对于34是低字节)。 大端模式,是指数据的高字节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低字节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这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17 09:44
ArgenBarbie
阅读(277)
评论(0)
推荐(0)
摘要:
http://blog.csdn.net/piaoairy219/article/details/17333691 1. 管道 管道的优点是不需要加锁。 缺点是默认缓冲区太小,只有4K。 一个管道只适合单向通信,如果要双向通信需要建立两个。 只适合父子进程间通信,而且不适合多个子进程,因为消息会乱。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6-04-17 09:08
ArgenBarbie
阅读(399)
评论(0)
推荐(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