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信号发射前需要调制
电磁波波长和电磁波频率的关系
波长、电磁波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来理解:
-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
- 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振动并沿传播方向传播的波动。
- 电磁波的范围非常广,从长波无线电波到短波伽玛射线,包括了所有频率和波长的电磁辐射。
-
波长和频率:
- 波长(λ)是指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一个完整周期的距离,通常用米(m)来表示。
- 频率(f)是指电磁波在一秒内完成的振动周期数,单位是赫兹(Hz)。
- 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由公式 ( c = λ * f ) 表示,其中 ( c ) 是光速(在真空中约为 3 × 10^8 米/秒)。这意味着波长和频率成反比,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
电磁波谱:
- 电磁波谱包括了从长波无线电波到短波伽玛射线的所有电磁波。根据波长和频率的不同,电磁波谱可以划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玛射线。
- 可见光只是电磁波谱中的一小部分,其波长范围大约在 400 纳米(紫色光)到 700 纳米(红色光)之间。
例子
人类的听觉范围是20hz-20khz,如果无线电发射塔需要传输相同频率的电磁波,那么所需要的天线则尺寸会十分大。根据公式:
L=λ/2
- L为天线长度
- λ电磁波的波长
如果想要传输一个10khz的电磁波信号,则天线的长度为:
根据 c=λ*f,因为f=10khz,所以λ=c/f=(3*10^8)/(10*10^3)=30km
L=λ/2=15km
则如果不将原始信号(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加载到载波信号就进行传输的话,需要的天线长度为1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