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医疗白皮书》小结

0.前言

本文总体上是关于AI医学影像和辅助诊断技术上的现状和市场需求的一些总结。原书中还有企业运营模式和国家政策方面的内容,由于笔者对这些知之甚少,请有兴趣的读者自行阅读。

1. 应用领域

医学影像、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健康管理、疾病预测。本文只讨论前两个领域。

2.发展现状

2.1 医学影像

在医学影像方面,借助医疗影像大数据及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优势,医学影像已成为中国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台最成熟的一个领域:无论从融资情况(2018年前三季度融资额高达26亿元)、还是2018年预计收入前十强情况,AI医学影像行业均表现亮眼,并且在肺结节、眼底、乳腺癌、宫颈癌领域已有较为成熟的产品。但由于该领域至今无一例医疗A产品获得三类医疗器械证书,因而我国基本成型的AI医学影像产品大多处于医院试用阶段,该领域的公司基本没有实现盈利。

Global Market lnsight的数据报告,从应用划分的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市场作为人工智能医疗应用领域第二大细分市场(全球人工智能医疗市场中,第一大细分市场为药物研发,份额最大,占比达35%),将以超过40%的增速发展,在2024年达到25亿美元规模,占比达25%。
中国的医疗人工智能市场究竟有多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市场规模达到96.61亿元,增长37.9%;2017年将超过130亿元,增长40.7%;2018年有望达到200亿元。

2.1.1 知名企业

  1. 2018年收入前十强
  2. 企业性质
    i. 跨界的互联网科技巨头,如IBM、谷歌、微软、阿里、腾讯等。有钱有技术,通常有长期的布局和投资
    ii. 设备型公司,国外的GE、Philips、Siemens和国内的联影、迈瑞等。可以依靠医学影像设备进入医疗机构,获取数据的同时产生营收支持人工智能业务。补充:现在有一种观点是将AI诊断做成一个影像设备上的一个“按钮”,这应该也是未来医疗器械的一个发展方向。
    iii. 技术型公司,1中的前十强基本上都是技术型公司。它们通常聚焦于算法并只提供解决方案,简单来说就是重点放在软件开发上。

2.2 辅助诊断

在辅助诊断方面,医学影像、电子病历、导诊机器人、虚拟助理是主要的应用场景,并且产品多为软硬件一体化全套解决方案:目前产品仍处于打磨阶段,未来可能倾向服务收费的模式。

总结起来,辅助诊断主要用在两方面

  1. 预诊阶段
    一个很直观的场景就是:我身体有些不舒服,但是又不知道问题可能有多严重,病症轻的话去医院会浪费时间,而且当下我国的初诊误诊率不低,即便去了医院也不一定能很快得到准确的结论。这种情况下AI就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通过描述病情提供一定的医疗建议(不能代替医疗!)。现在医院的app或者小程序通常会提供这方面的预诊服务。

  2. 临床决策
    类似于医学影像。
    就目前而言,辅助诊断的应用场景还集中在院内导诊和智能问诊方面。(这一论断可能有误)

2.2.1 知名企业

3.目前面临的问题

原文中说的比较宽泛,总结起来就是

  1. 从产品的开发来看:缺少人工智能人才、缺少临床数据(这里的数据包括病人原始数据和标注)、目前的AI诊断系统还缺少可解释性(黑盒风险)。补充:标注其实也是一个问题,实际应用中存在多名医生对同一病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

  2. 从落地的角度来看:AI医疗器械审批难以通过、对医疗机构来说引入AI并不是刚需、引入AI产生的额外费用由谁承担不明确(付费方不清晰)

4.其他个人关注的点

国内的城市:上海(白皮书中有说明其优势)
国外:美国(大量的AI人才和商业巨头)、瑞士(医学发达、医保报销全面、大量的高质量数据)

知乎上推荐的一个路线:
想创业的朋友可以先来epfl(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位于瑞士法语区)或者eth(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位于瑞士德语区)读个书, 然后在学校的支持下孵化项目,找中国或者瑞士资本, 进军欧洲或者国内市场。

补充阅读:

  1. 知乎:请问机器学习生物医学图像处理方向研究前景如何?
  2. 知乎:医疗人工智能前景——医学影像
  3. 一些综述文章
  4. Deep Learning for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Overview, Challenges and the Future
  5. 联影官网(联影在NUAA开过宣讲会)
posted @ 2020-07-22 22:19  绝望的我  阅读(497)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