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1
任由自己分心吧!
要保持精力集中并不容易。注意会被明亮、有声音的东西吸引,会被新鲜、令人感动或念念不忘的事物吸引,会被他人盯着的东西吸引,或者只是被我们习惯注意的东西吸引。但是,我们真的有必要抱怨吗?如果没有这种任由自己分心的能力,大脑就会生活在一个封闭的世界里,仅仅关注考察对象……这可能带来危险。分心和疼痛一样,是一种警报。有些人感觉不到疼痛,特别是患有先天性痛觉缺失症的病人。这看上去似乎是件好事,实则不然。这些病人因为无法收到疼痛构成的警报,意识不到自己被咬伤、烧伤、刺伤、割伤,他们的身体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损害。如果在未来出现让人感觉不到疼痛的神奇妙药,在吃药之前一定要三思!同理,如果有了抗分心的药物,在吃药前也一定要三思,因为你很快就会后悔万分。你可能会上报纸头条:“有人在图书馆火灾中丧生。他在阅读时过于投入,没有听到警报和消防队员的呼唤。”分心把注意引向生死攸关的刺激,从而保护着我们。当我们集中注意时,我们就制造出一种气泡,把自己和一切与正在进行的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事物隔离开来。然而,有些大脑区域会在必要时粉碎这种气泡。美国圣路易斯医学院的莫里西奥·科尔贝塔发表了几项研究成果,表明某个系统会把注意引向处于任务背景之外,但对生命而言可能十分重要的事件。这是一套监视系统,连最微小的警报也不放过,在大脑集中精力时提醒它外部世界的存在。[插图]这个监视网络最关键的区域之一位于颞顶联合区,也就是颞叶和顶叶相连的地方。多亏了格勒诺布尔医院的癫痫治疗团队,我们有幸在一名玩填字游戏的病人身上实时追踪这一区域的活动。我们能够观察到,每当我们让这名病人分心,比如盯着她看、咳嗽或者弄出一点动静,颞顶联合区就会做出反应。反应持续的时间根据意外和分心的程度长短不一;这样我们就直接测量了分心程度,相应地也就测量了注意集中状况(参见图5.9)。毫无疑问,分心的源头位于大脑。不管你愿不愿意,这套监视系统会伴随你一生,随时准备向你报告周围世界的存在。但是,事情有那么严重吗?分心的代价究竟有多大?在本章开头提到的寻找物体的实验中,分心物捕获注意后,只会使搜索减慢零点几秒。所以,注意捕获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即使额叶区域也采取了行动。一种被称作注意瞬脱的奇怪现象使我们能够估算出,前额叶皮质在分心时浪费的时间大约是0.5秒钟。
启发:分心是一种防止人过于专注而带来危害的生物系统。神经系统级别较低但是像呼吸一样伴随人一生。虽然有方法提高注意力但是人的设计中分心本就是系统的一部分。是不是意味着:比起专注于一项工作,大脑更喜欢在不同工作之间切换,从而满足分心的设计需求。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通过一定的设计,比如主要工作+次要工作,主要工作+有益处的电子书这种多任务同时切换,来代替工作+刷手机或看视频这种操作,以提高时间利用率。(主要工作+写博客也不错哦hhh)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17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