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 - 词汇
计算机 - 词汇
把计算机学科的具有一定共性的名词汇集于此。
1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存储器
- 存取时间(访问时间)
Memory Access Time ,指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到完成该操作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分为读出时间和写入时间。 - 存取周期
是指存储器进行连续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所需的最小间隔时间,通常存储周期大于存储时间。
总线
- 总线宽度
指数据总线的根数。如8位。 - 总线带宽
总线的数据传输速率。例如,总线工作频率位 33Mhz,总线宽度为 32 位,则总线带宽为 \(33\times (32/8)=132\text{MBps}\) 。 - 时钟同步/异步
总线上的数据与时钟同步工作的称为同步总线,否则称为异步总线。 - 总线复用
一条信号线分时传送两种信号。如一条总线被复用为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 - 信号线数
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的总线数。 - 突发传输
若被传送的数据在主存中连续存放,则在访问此组数据时,只需给出第一个数据的地址,只用一个时钟周期,其后每个数据的传送各占一个时钟周期,不必每次给出各个数据的地址,因此可提高传输速率。[1]
指令
- 操作码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构成。 - 地址码
见操作码。 - 操作数
地址码=间指方式+形式地址。通过间指得到操作数,参考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寻址。
CPU
- 单指令CPU
固定数目(一个或多个)的时钟周期执行一条指令,上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再执行下一条。每条指令的耗时一致。 - 多指令CPU
指令被分解为不同数目的时钟周期,上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再执行下一条。每条指令的时钟周期数目可以不一致,因此相比单指令CPU部分指令的耗时更短。 - 基本流水线CPU
追求一个时钟周期启动一条指令,不同的指令叠加并行执行。 - 超标量流水线CPU
相比基本流水线,同一个时钟周期可以启动多条指令。包括超标量流水线、超流水线、超长指令字技术。超标量流水线是指一个时钟周期能并发启动多条指令并行执行。超流水线是指一个时钟周期被分解为更多小周期,每个小周期内指令依次执行。超长指令字是指多个指令被合并为一个超长指令字实现多指令并发执行。 - 超流水线CPU
参考超标量流水线CPU - 超长指令字CPU
参考超标量流水线CPU
微程序控制器
- 微程序
把微操作信号代码化,转换成为一段微程序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 - 微命令
对于微程序控制器,称控制部件向执行部件发出的各种控制命令为微命令。一个微命令对应一个微操作。 - 微操作
参考微命令。 - 微指令
类比指令。一条微指令对应多个微命令。与指令不同,微指令的地址码用于控制产生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 - 微地址
存放微指令的控制存储器单元地址。 - 微周期
类比指令周期,指取微指令并完成执行的时间。
2 计算机网络
网络分层结构
- OSI 参考模型
OSI 七层模型 | 传输 | 内容 |
---|---|---|
应用层 | 用户与网络的界面 | |
表示层 | 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 |
会话层 | 不同主机上的各个进程之间进行会话 | |
传输层 | 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 | 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服务质量,数据传输管理 |
网络层 | 数据报 | 路由选择,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差错控制,网际互连 |
数据链路层 | 帧 | 成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传输管理 |
物理层 | 比特 | 电路接口,信号意义,电气特征 |
网络性能指标
-
带宽
Bandwidth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是数字信道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秒。
关键词:数据
本来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 -
时延
Delay- 发送时延
结点将分组推向传输链路花费的时间 - 传播时延
数据在链路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的时间 - 处理时延
数据在结点中为转发所进行的处理需要的时间 - 排队时延
数据在结点的输入队列和输出队列中等待的时间。
- 发送时延
-
时延带宽积
指发送端的数据即将达到链路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送了多少个比特。表示链路容纳的比特数量。 -
往返时延
RTT,Round-Trip Time
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立即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往返时延描述了所有中间链路和节点的时延。 -
吞吐量
Throughput
单位时间通过某个网络(信道、接口)的数据量。 -
速率
Speed
指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
在计算机网络中,最高速率成为带宽。 -
信道利用率
描述信道利用的时间比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总的占用时间。
对发送方而言,信道利用率表示用于发送数据的时间和完成数据传输占用信道的总时间之比。在一个通信周期中,即发送方发送数据所用时间与开始发送到接收到确认之间的时间之比。 -
信道吞吐率
对发送方而言,描述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度,为信道利用率乘以发送速率。
3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并发(Concurrence)
并行是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并发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操作系统通过进程切换在单处理机上实现并发性,多个处理机同时运行多个任务便具备并行性。并发是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
共享(Sharing)
操作系统下的共享指资源复用。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
虚拟(Virtual)
通过某种技术将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的功能成为虚拟。通过时分复用和空分复用来实现虚拟。 -
异步(Asynchronism)
内存中的进程,在何时能获得处理机运行,何时又因提出某种资源请求而暂停,以及进程以怎样的速度向前推进,每道程序总共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等等,都是不可预知的。此即进程的异步性。在操作系统中配置完善的同步机制,且运行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则作业即便是经过多次运行,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 -
管程
利用共享数据结构抽象地表示系统中的共享资源,而把对该数据结构实施的操作定义为一组过程。进程对共享资源的申请、释放等操作,都通过这组过程来实现。这组过程还可以根据资源情况,或接受或阻塞进程的访问,确保每次仅有一个进程使用共享资源,这样就可以统一管理对共享资源的所有访问,实现进程互斥。这个代表共享资源的数据结构,以及由对该共享数据结构实施操作的一组过程所组成的资源管理程序,称为管程。一般而言,管程由名字、初始化程序、数据结构、操作程序四个部分组成。 -
条件变量
相比信号量,没有值。当检查条件不满足时,就执行等待,因此条件变量一旦执行等待,则必然等待。条件变量是无状态的量,因此只能被触发,触发结束后没有任何痕迹。信号量是有状态的量,因此任何触发都会被保留。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第三章,系统总线,3.3.3 总线标准,PCI 总线。 ↩︎
posted on 2020-12-01 03:53 amazzzzzing 阅读(198) 评论(0) 收藏 举报